首页 理论教育宁波梅枝田村的特色饮食,丰富多样

宁波梅枝田村的特色饮食,丰富多样

【摘要】:日常饮食主食以稻米为主,薯类、麦类、玉米、豆类为辅。菜肴叫“下饭”,沿海多海产品,山区多山货,平原兼而有之。风味食品以米粉、麦粉制作者为主。天寒时,加辣热食最佳。厚寸许,色浅绿,用竹片划食,加红糖汁、薄荷水等,软滑微香,为夏令凉食。实心糯米圆与麦面加作料合炒者称“炒圆”。梅枝田村的“四盆八碗”是村民们自古以来婚丧寿喜、进住分家、立业祭祀等大事时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的传统美食,寓意四平八稳。

日常饮食

主食稻米为主,薯类、麦类、玉米、豆类为辅。一日三餐,干稀往往因地因时而异。立夏至中秋,农事繁重,力作时上下午各加一餐“点心”,称“接力”。

菜肴叫“下饭”,沿海多海产品,山区多山货,平原兼而有之。梅枝田村人喜食蔬菜海鲜的干制、腌制品,咸菜、咸鱼、咸肉为居家必备常菜,宴请时,有“六碗”“八碗”“十二大碗”等规格,不足其数不成席。

风味食品

以米粉、麦粉制作者为主。

水浸糕。以粳米粉蒸熟捣揉制作成条状称“年糕”,以糯米蒸熟捣制成块状或厚片状者称“麻糍”。

米面。大米粉蒸熟后,捣块压挤成丝,晒干后可久藏,又称“面干”。

豆面。以番薯为淀粉,搓揉成熟后,以麻孔漏碗挤压成形,入沸汤烧熟,经凉水冷却,阴干再晒干,青绿有光泽,滑润可口;和作料汤煮,称“豆面羹”。又可作小吃,称“豆面碎”。天寒时,加辣热食最佳。

猪肉麦饼。以肉糜为馅,入锅以少许油煎,也有不和油者,香软可口。

汤包。近似多肉馄饨,又如饺子而皮薄。作料先炒,可煎可蒸,也可汤煮。

光饼。扁圆形小麦饼,加糖少量,炉烘胖发,半脆半软,可口而易于保存。中有小孔可以串绳,便于携带,俗称“肚脐饼”。

鱼面。以净鱼肉蘸淀粉捶制,贴锅以文火烙熟,切丝成面。(www.chuimin.cn)

豆腐圆。将豆腐以刀压捻,分成小圆,蘸淀粉,汤煮并加作料,鲜美滑软。

蛋清羊尾。豆沙成圆,蘸淀粉,外挂蛋清泡沫,油炸而成,外撒白糖,色泽金黄,外脆里嫩,甜香可口。

糟羹。先将多种菜蔬作料烧熟,以米粉浆或薯粉浆徐徐加入,以米粉浆制作者最为正宗,为元宵节食品。

乌饭麻糍。春夏之交,采乌饭嫩叶(俗称乌饭脑)捣汁,和糯米蒸捣而成,外沾松花,色香味俱佳。

漾糕。以米浆粉或小麦浆粉发酵蒸制。形大如笼,吃时随意分切,松软可口。

灰青糕。以芝麻秆或清白稻草烧灰漉汁,浸入早米,经宿磨浆,舀上蒸笼,每炊熟一层,再泼炊一层,至八九层。厚寸许,色浅绿,用竹片划食,加红糖汁、薄荷水等,软滑微香,为夏令凉食。

重阳糕。又称糯米糖糕。在糯米粉中层层嵌入红糖,外层四周嵌板栗,笼蒸而成。

炒圆。实心糯米圆与麦面加作料合炒者称“炒圆”。

糕软。以热水洒泼糯米粉成松软状态,铺入蒸笼,与红糖层层相间,再以菜刀划切,然后蒸炊。松软香甜,别有风味。

麦饼筒。以麦粉糊摊成薄饼皮,饼中裹多种荤素菜肴,卷成筒形,现卷现食,也可油煎。

四盆八碗。梅枝田村的“四盆八碗”是村民们自古以来婚丧寿喜、进住分家、立业祭祀等大事时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的传统美食,寓意四平八稳。有花生过老酒、三宝炒小炒、醉虾烩蟹酱、白玉跳鱼羹四盆,以及吉庆五花肉、东海三黄鱼、望潮大肉、海鲜鱼胶汤、八宝红焖鸡、八仙过小海、狮子滚绣球、下饭杂咸鲞等八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