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驻地孙家岔村。孙家岔镇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温差较大。孙家岔镇地处神府煤田腹地,煤炭资源极为丰富且具有储藏广、数量大、质量优的特点。工业孙家岔镇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产值高,占全镇总产值98%左右,是典型的工业重镇。表1-2-92012年孙家岔镇各行政村、自然村统计表续表续表续表......
2023-08-20
(一)地理区位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端,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全市总面积10 65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约占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
青岛现辖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黄岛、城阳7个区和胶南、胶州、即墨、平度、莱西5个县级市,总人口715.65万。
青岛的海岸线总长730.64公里。海岛地貌丰富多彩,现有海岛69个,总面积为21.1平方公里,岸线长132公里。[1]
(二)气候条件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3℃,最热的8月份,平均气温25℃,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雨量775.6毫米。
(三)交通状况
青岛港是著名的天然良港,是中国沿黄流域与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青岛公路交通十分发达,迄今为止,青岛已建成了济青、胶州湾、西流、双流、潍莱、栖莱、青银等7条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百平方公里密度、高等级公路比重等指标均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此外,青岛国际空港已开通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班13条。
(四)旅游资源概况
1.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青岛的旅游资源可概括为秀丽的山海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风格迥异的多国建筑以及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
由前海至崂山的海滨黄金旅游线、汇泉海水浴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崂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等充分展现了青岛秀丽的山海风光。青岛人文古迹和名人故居众多,秦始皇三次东临、徐福东渡扶桑的起航地琅琊台,西汉五百义士殉葬的田横岛,春秋战国的齐长城遗址以及地质奇观马山石林等,已陆续成为旅游观光和投资商高品质开发的热点;德国侵占时期的总督府、提督楼、天主教堂及康有为、闻一多、老舍、王统照等名人故居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青岛老市区坐落着风格不同的24国建筑,展现出东西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东部新市区浮山湾畔的高层建筑群、“香港街”和长达12公里的海滨中华文明雕塑长廊,构成一副现代海滨都市新的旅游景观。崂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素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称;德国侵占时期的天主教堂也赋予了青岛一定的宗教氛围。
青岛市现有国家4A级景区4个(青岛海滨风景区、崂山风景名胜区、青岛海底世界、青岛啤酒博物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即墨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灵山湾、珠山等多处国家森林公园。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可见,青岛具有丰富且品质较高的旅游资源。
2.专项旅游丰富多彩
青岛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外,还有度假健身游、宗教民俗游、国际航船游、海上垂钓游、青少年修学游以及商务、会议、体育旅游等。除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外,青岛还开发了薛家岛、琅琊台、田横岛三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仰口旅游度假村以及华山高尔夫球场、青岛国际高尔夫球场也已建成启用;已开辟的市区至崂山海上旅游线和直升机空中旅游线,形成了青岛陆、海、空立体旅游格局。
除此之外,节庆活动正成为青岛的拳头产品,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啤酒节、沙滩文化节、海之情旅游节、樱花会等节庆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
3.已经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综合配套的旅游业规范化服务体系
截至2006年,青岛全市共有旅行社22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2家;星级饭店38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6家;青岛旅游餐饮和旅游商品更趋特色化,已评选出“十大特色小吃”和“十大旅游特色商品”;作为口岸城市,旅游交通十分便利,邮电、通信网络也十分发达。
青岛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秩序不断改善。市旅游投诉中心以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为根本宗旨,已形成辐射全行业的投诉网络。2001年12月31日,山东省首个规范化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青岛地铁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青岛火车站广场正式迎客,该中心将在宣传青岛、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处理旅游投诉、为游客提供紧急救援、旅游纪念品展示等几个方面发挥窗口示范作用。(www.chuimin.cn)
(五)国内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青岛市国内旅游经历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就旅游人数而言,2006年比2001年增长了84.4%,截至2006年青岛市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 801万人次;就旅游收入而言,2006年比2001年增长了174.1%,截至2006年青岛市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81.79亿元[2],青岛市1996~2006年国内旅游的基本情况可参见表6-1。
表6-1 1996~2006年青岛市国内旅游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本研究根据青岛旅游政务网(http://www.qdta.gov.cn/old/tj/tja001.htm)所公布的统计数据整理得出。
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而出现国内旅游的异常波动之外,青岛市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具体情况如图6-1和图6-2所示。
图6-1 青岛市1996~2006年国内旅游人数
资料来源:本研究根据青岛旅游政务网(http://www.qdta.gov.cn/old/tj/tja001.htm)所公布的统计数据整理得出。
图6-2 青岛市1996~2006年国内旅游收入
资料来源:本研究根据青岛旅游政务网(http://www.qdta.gov.cn/old/tj/tja001.htm)所公布的统计数据整理得出。
总的来说,1996~2006年期间,青岛市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以平均每年11.96%和18.33%的速度增长[3],具体情况参见图6-3。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之外,青岛市国内旅游的增长率无论是在旅游人数还是在旅游收入方面都基本保持了递增趋势。
图6-3 青岛市1996~2006年国内旅游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本研究根据青岛旅游政务网(http://www.qdta.gov.cn/old/tj/tja001.htm)所公布的统计数据整理得出。
如图6-3所示,就国内旅游人数的增长率而言,从1998年的5.3%持续增长到2002年的18.2%,排除2003年因“非典”导致的大幅度上下波动,2005~2006年仍保持递增趋势;就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率而言,从1996年的5.3%到2000年的23.9%,增幅更为显著,2006较2005年同样有所增长。粗略看来,近10年来青岛市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基本保持持续递增趋势,从而由此可以粗略推断,青岛市国内旅游业还存在继续增长的空间,目前尚未达到成熟饱和状态。
镇政府驻地孙家岔村。孙家岔镇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温差较大。孙家岔镇地处神府煤田腹地,煤炭资源极为丰富且具有储藏广、数量大、质量优的特点。工业孙家岔镇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产值高,占全镇总产值98%左右,是典型的工业重镇。表1-2-92012年孙家岔镇各行政村、自然村统计表续表续表续表......
2023-08-20
2018年5月,若吉村作为甘孜州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点进行建设,根据康定市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的要求,若吉村西至大渡河沿岸,东至若吉后山龙王庙,南北包括若吉村内农田和果林地,规划面积约28.25公顷,开发垂钓产业旅游和庭院经济旅游。目前若吉村“藏家渔村”田园综合体有9户特色民居,1个餐厅,1个游客中心,20多名服务员,节徦日和周末基本客满。......
2023-11-23
(一)四川水路旅游交通发展概况四川河流众多,有“千水之省”之称,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419条,其中可通航的河流达120余条,主要集中于东部四川盆地,以嘉陵江和长江川江河段为主,通航总里程500余千米。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称为川江,是川渝地区联系华中、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具有较高的旅游交通价值。嘉陵江是四川水路运输的主要河流,干支流沿途多古蜀道遗址和三国蜀汉遗迹分布,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上旅游线路。......
2023-11-18
(一)四川铁路旅游交通发展概况四川铁路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揭开了四川铁路建设的序幕。四川铁路硬软件明显提升,乘车环境全面改善,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全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成渝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路开工,1952年6月13日竣工,1953年7月30日正式交付运营。......
2023-11-18
如果没有条件做到有效保护,就尽量不要实施开发,宁可不发展旅游,也不要破坏遗产,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这是保证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原则。人们应当积极参与进来,对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投资出力,改变之前的旅游行为模式,从自身做起,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良好的价值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保护遗产人人有责,通过大家的集体努力,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定能实现。......
2023-11-16
耕地全县耕地面积53.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9%。集中分布在平川地区,丘陵区也有少量分布。土质较差,地力较低,产量低而不稳。主要集中分布在史家岗、南庄、李家庄、董家堰等东南山地区。指生长稳定,保存株数不低于合理造林株数的70%,或郁闭度达到0.3以上人工起源的林地。包括天然起源、人工起源两部分。水工建筑物面积0.04万亩,占水域面积的0.6%。......
2023-07-17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稻米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生产面积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1961~2013年中国水稻年平均种植面积3 185.7万hm2,占我国粮食作物年平均种植面积的34.97%,占世界水稻生产面积的22.12%。自1961年以来,我国水稻生产面积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水稻生产面积稳定在3 000万hm2左右。在我国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的种植面积最大。......
2023-06-20
二战期间,叉车由于广泛用于军事而得到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只有数量极少的几台进口叉车,在交通运输部门使用。除了机械传动时,液力传动也已经在3t以上内燃叉车上广泛应用,并且已掌握了静压传动叉车的技术。杭州叉车有限公司在原有叉车开发的基础上,根据用户需求研发了仓储叉车、轻型铁路叉车、牵引车、蓄电池防爆叉车以及l.5t集装箱叉车。大大提高了整车的安全可靠性。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叉车安全研究向智能化发展。......
2023-06-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