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在国内客源市场的研究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在国内客源市场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将按照分析性指标体系的四个层次分别确定指标内容及其权重,其中第一层为目标层,不涉及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问题。表5-11限制性与放大性因素所含指标的权重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本研究将按照分析性指标体系的四个层次分别确定指标内容及其权重,其中第一层为目标层,不涉及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问题。由于第四章在对诸项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时,分别就核心资源与吸引物因素、辅助性与支持性因素、目的地管理因素、限制性与放大性因素以及旅游企业管理因素提取公共因子,所以此处需要分别分析每类因素的各个公共因子,从而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一)第四层指标及其权重

根据第四章因子分析的结果,针对国内游客的调查问卷中43个题项的CITC以及因子负荷均大于0.4,所以不需删除任何项目,这意味着本研究所构建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性指标体系共包含43项指标。

1.核心资源与吸引物因素

核心资源与吸引物因素共提取3个公共因子,各项指标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如表5-4所示,对第一个公共因子F11人文吸引物)而言,共包含F11-1名人故居)、F11-2民俗民风)和F11-3(地方特色节庆)三项指标,这三项指标的因子得分系数分别为0.421、0.418和0.330。

根据公式5.3,F11-1、F11-2和F11-3在F11上的权重分别为,即0.360、0.358和0.282[1]

表5-4 核心资源与吸引物因素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F12-1、F12-2、F12-3和F12-4在F12上的权重分别为0.142、0.311、0.274和0.274;F13-1、F13-2和F13-3在F13上的权重分别为0.373、0.330和0.297。将上述指标的权重汇总于表5-5中。

表5-5 核心资源与吸引物因素所含指标的权重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2.辅助性与支持性因素

对于辅助性与支持性因素而言,共提炼出2个公共因子,其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参见表5-6。

表5-6 辅助性与支持性因素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参照公式5.3,结合表5-6中各个指标的因子得分系数,现将F21和F22所含指标在这两个公共因子上的权重汇总于表5-7。

表5-7 辅助性与支持性因素所含指标的权重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3.目的地管理因素

目的地管理因素共提取三个公共因子,各个公共因子所含指标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参见表5-8。

表5-8 目的地管理因素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参照公式5.3,结合表5-8中各个指标的因子得分系数,现将F31、F32和F33所含指标分别在这三个公共因子上的权重汇总于表5-9。

表5-9 目的地管理因素所含指标的权重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4.限制性与放大性因素

限制性与放大性因素也提取出三个公共因子,各项指标的因子得分矩阵参见表5-10。

表5-10 限制性与放大性因素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参照公式5.3,结合表5-10中各个指标的因子得分系数,现将F41、F42和F43所含指标分别在这三个公共因子上的权重汇总于表5-11。

表5-11 限制性与放大性因素所含指标的权重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5.旅游企业管理因素

旅游企业管理因素同样提取出三个公共因子,其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5-12所示。(www.chuimin.cn)

表5-12 旅游企业管理因素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参照公式5.3,结合表5-12中各个指标的因子得分系数,现将F51、F52和F53所含指标分别在这三个公共因子上的权重汇总于表5-13。

表5-13 旅游企业管理因素所含指标的权重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二)第三层指标及其权重

公共因子作为第三层指标,其权重的计算可以参照公式5.2,现分别对五大类因素提取的公共因子进行权重设定。

核心资源与吸引物因素的三个公共因子分别为F11人文吸引物、F12旅游服务设施和F13自然吸引物,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1.210%、25.760%和16.607%,三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577%。根据公式5.2,三个公共因子的权重分别为31.210%/73.577%、25.760%/73.577%、16.607%/73.577%,即0.424、0.350和0.226,汇总于表5-14。

表5-14 核心资源与吸引物因素公共因子的权重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以此类推,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辅助性与支持性因素、目的地管理因素、限制性与放大性因素以及旅游企业管理因素的公共因子的权重,分别参见表5-15~5-18。

表5-15 辅助性与支持性因素公共因子的权重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表5-16 目的地管理因素公共因子的权重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表5-17 限制性与放大性因素公共因子的权重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表5-18 旅游企业管理因素公共因子的权重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三)第二层指标及其权重

第二层指标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分力层TDC(w),其权重的确定主要依据各分力所包含的公共因子及其指标的均值。参照公式5.1,将各种竞争分力的权重汇总于表5-19。

表5-19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力TDC(w)的权重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四)分析性指标体系的生成

基于以上分析,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性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四级指标,各级指标的具体内容及其权重(用斜体数字标出)如表5-20所示。

表5-20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性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

①符号具体说明参见第112页脚注①。

(续表)

资料来源:本研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