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声乐教程:练习中声区提高头腔共鸣

声乐教程:练习中声区提高头腔共鸣

【摘要】:这个发出“哼鸣”的眉心处就是我们要找的头腔共鸣。因此,应当重视中声区的练习,多在中声区下功夫,不要急于唱很高的音。牙关节、下巴、脖子保持“懒洋洋”的松弛状态。

1.哼鸣练习

哼鸣练习可以开口哼鸣和闭口哼鸣,但不管是开口练习还是闭口练习都要求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哼鸣的方法:“哼鸣”时,口腔内像含着一样东西,口腔内越空越好,牙关打开,鼻、咽腔打开,舌头平放,要有控制的气息支持,感觉到声音向前向上,眉心在振动,从而发出较明亮且集中的“哼鸣”声音。这个发出“哼鸣”的眉心处就是我们要找的头腔共鸣。

练习提示:

哼鸣练习时可以把嘴唇闭起来,也可以把嘴唇张开。

2.打嘟噜练习

吸好气后,把嘴唇轻轻地闭起来,然后用气息吹动嘴唇发出“嘟噜”的声音。

打嘟噜练习的好处在于:能帮助体会横膈膜的支持,更容易使声音进入头腔共鸣。

3.母音练习

母音练习时,常用ɑ、e、i、o、u五个母音进行练唱,中声区是唱歌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中声区,低音和高音肯定唱不好。因此,应当重视中声区的练习,多在中声区下功夫,不要急于唱很高的音。练习时,先从中声区以中、小音量练习,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优美、声音灵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再慢慢向较高一点或较低一点的音域发展,零基础的学生在练习时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否则一开始就猛练高音,不但不会获得正确的高音,反而会毁坏声带。

练习提示:(www.chuimin.cn)

(1)在小腹平静地吸气。

(2)牙关节、下巴、脖子保持“懒洋洋”的松弛状态。

(3)用吸气的感觉来演唱,声音贴着咽壁走。

(4)五个母音咬字要统一,咬字在同一位置,口腔保持半打哈欠的状态。

练习提示:

(1)深呼吸,把气息保持在横膈膜附近。

(2)用半打哈欠的感觉把喉咙打开。

(3)当音高上行时,必须用“吸住”的感觉保持呼吸的稳定状态。

(4)高音延长时注意声音不要抖动,保持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