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特立精神研究与育人实践:融入第二课堂大平台

特立精神研究与育人实践:融入第二课堂大平台

【摘要】:可见,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特立精神融入实践育人,要注重抓住实践理论培训、校内外实践平台拓展、实践活动组织实施等关键环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此外,在第二课堂,特立精神还可以融入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和组织育人。

高校第二课堂泛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学习内容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学习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习空间覆盖校内校外,灵活多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可见,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大多数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时间长、领域广,具体涉及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多重维度

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的“大熔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就是要不断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和路径,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好的条件。特立精神融入实践育人,要注重抓住实践理论培训、校内外实践平台拓展、实践活动组织实施等关键环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学院/特立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开展“重走徐老初心路”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研读徐老相关书籍、参观徐老故居及相关纪念馆、宣传特立精神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见识,并提高实践本领。

教育部党组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文化育人”的基本任务是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特立精神融入文化育人,可运用物质载体、精神文化体系、文化活动、校史、校园媒体等多种载体平台,系统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增强“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学校设立了徐特立学院/特立书院,命名了徐特立图书馆,树立了徐特立铜像,确立了徐老名言“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为学风,打造了“特立论坛”“特立学者”“懋恂终身成就奖”等诸多校园品牌。此外,由徐特立创办的长沙师范学院建成了徐特立纪念馆、徐特立公园。这些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都为校园文化育人打造了宝贵的阵地,有效促进了青年学生认识、了解、学习徐特立,并于无形之中提升了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www.chuimin.cn)

此外,在第二课堂,特立精神还可以融入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和组织育人。导师队伍和辅导员通过谈心谈话、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管理部门(以履行管理职责方式)、后勤和服务支撑机构(以直接或间接服务学生方式)、各级党组织、群团组织、学生会、社团(以团结引领青年学生方式)都积极履行各自职能并发挥育人功能。例如,北京理工大学设立“特立教材”项目,助力教学质量提升,优化教育教学资源供给;设立“徐特立奖学金”,落实资助育人,并将其打造为全校最高荣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