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视觉测量技术:外极限约束与像点对应

视觉测量技术:外极限约束与像点对应

【摘要】:显然,在观测到图像平面上一个像点时,由前面的讨论可知,与该像点相对应的物点必定满足下面的外极限约束条件。根据外极约束可知,为了在右图像上找到与PLi相对应的PRi,不必在整个右图像上进行探索,而只须沿相应的外极线进行探索即可。虽然上述外极约束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探索工具,可以帮助减少探索空间。但遗憾的是,外极约束本身并不保证一定能够惟一地在左、右图像平面上找到各自像点的对应点。

假定仅有关于物点的投影像的观测数据可以利用。显然,在观测到图像平面上一个像点时,由前面的讨论可知,与该像点相对应的物点必定满足下面的外极限约束条件。

左图像平面上的某个像点PiL在右图像上的对应点PRi必定在由左图像中过像点PLi的视线和右摄像机光学中心O′所确定的平面π和右图像平面上的交线Le上。

为方便起见,称所述交线Le为外极线(Epi-polar Line),所述平面π为外极平面。根据外极约束可知,为了在右图像上找到与PLi相对应的PRi,不必在整个右图像上进行探索,而只须沿相应的外极线进行探索即可。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探索空间,从而大大缩短探索的时间。

978-7-111-34687-6-Chapter07-75.jpg

图7.18 双目测量原理

设定左摄像机O-xyz位于世界坐标系原点且无旋转,图像坐标系为

OL-XLYL,焦距为fL;右摄像机坐标系为OR-xRyRzR,图像坐标系为OR-XRYR,焦距为fR,双目测量原理如图7.18所示。根据摄像机透视变换模型有

978-7-111-34687-6-Chapter07-76.jpg

H为其投影矩阵,同理设右摄像机的投影矩阵为

978-7-111-34687-6-Chapter07-77.jpg

由两台摄像机的关系得到

978-7-111-34687-6-Chapter07-78.jpg

方程组中有3个未知数和4个方程。求该超定方程的最小二乘解即可得到(xyz)。(www.chuimin.cn)

当已知两台摄像机的内参数及空间点在左、右摄像机所拍摄图像中的图像坐标后,即可按照上述方法得到被测点的三维坐标。

978-7-111-34687-6-Chapter07-79.jpg

图7.19 公垂线原理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摄像机的成像模型并非理想的小孔成像模型,而图像匹配点的确定和标定过程都会引入微小的误差,这使得图7.19所示的两条直线可能不会相交。由于这两条直线不可能平行,只能是异面直线。这两条直线无交点时,上述方程组无解,无法确定点A的空间坐标。为解决这种问题,可使用公垂线法计算空间点的坐标,相交直线可视为公垂线长度为零的特殊异面直线。

如图7.19所示,假设两条异面直线L1L2方向矢量为l1l2,点m1m2分别为两条异面直线上的点。当‖m1m2‖值最小时,m1m2即为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978-7-111-34687-6-Chapter07-80.jpg为公垂线中点的坐标。由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和异面直线的关系可以得到

978-7-111-34687-6-Chapter07-81.jpg

978-7-111-34687-6-Chapter07-82.jpg

求解方程得到位置系数αβ

978-7-111-34687-6-Chapter07-83.jpg

带入公垂线的直线方程中,求‖m1m2‖的大小。如果‖m1m2‖小于设定的阈值,则可认为空间点的坐标为978-7-111-34687-6-Chapter07-84.jpg

显而易见,立体视法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左、右图像平面上找到各自的像点的对应点。虽然上述外极约束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探索工具,可以帮助减少探索空间。但遗憾的是,外极约束本身并不保证一定能够惟一地在左、右图像平面上找到各自像点的对应点。为了减少误对应,还需要引入其他约束条件。下面,对其中较重要的几个约束条件做一个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