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你如何培养男孩储蓄习惯:智能塑造男孩完美人格的99个秘诀

教你如何培养男孩储蓄习惯:智能塑造男孩完美人格的99个秘诀

【摘要】:40多岁的父母都还记得,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孩子拥有自己的储蓄罐,有的是塑料的,也有的是陶瓷的,上面有个5分硬币宽的小口子,平时将自己省下来的零用钱硬币塞进罐里,一到春节就打开这个罐子,把里面的钱倒出来,点一点有多少,买上自己喜欢的一件衣服或者学习用品,心里美滋滋的。一位叫肖梅的老师就见过两个奇妙的储蓄罐:同样是憨憨胖胖的小猪,里面装的一个是花花绿绿的零钞,另一个却是形状各异的纸条。

说起储蓄,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银行。其实,对于小孩子,在他还无法理解银行是什么的时候,就应该培养存钱的意识了。40多岁的父母都还记得,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孩子拥有自己的储蓄罐,有的是塑料的,也有的是陶瓷的,上面有个5分硬币宽的小口子,平时将自己省下来的零用钱硬币塞进罐里,一到春节就打开这个罐子,把里面的钱倒出来,点一点有多少,买上自己喜欢的一件衣服或者学习用品,心里美滋滋的。这就是孩子最早的理财“模式”。

一位叫肖梅的老师就见过两个奇妙的储蓄罐:同样是憨憨胖胖的小猪,里面装的一个是花花绿绿的零钞,另一个却是形状各异的纸条。征得女主人的同意,肖梅把手伸向纸条,打开来,上面是稚嫩的笔迹:“玩半小时电脑”、“吃一次肯德基”、“到大连看海”、“去云南旅行”等等。

肖梅问这些纸条的用处,女主人含笑作答:“这是我们和儿子的约定,只要他除正常的作业以外另得十个小红花,就可以实现一个小梦想,如每天玩半小时电脑,吃一次肯德基,或去一次公园;得五十个小红花,就可以实现一个中等的梦想,如去漂流、骑马等等;如果得了一百个小红花,就可以实现一个大的梦想,如去看海、或是距离远一点儿的旅行等等。去年他得了一百三十多个小红花,我们兑现承诺带他去了昆明,他激动的劲头就别提了,简直比中了头彩还美,一回到家就忙不迭地酝酿下一次梦想,每天都要写几张纸条投到里面。现在,这个罐子简直就是他的命根子,平时是不准任何人动的。当然,学习的热情也只增不减。”

“那另一个罐子里的零钱也有学问喽?”肖梅好奇地问。

“是啊,这不是普通的储钱罐,也有一定的规则。这是借鉴国外的办法,只要里面的钱每增加十元,我们就要奖励三元投到里面;增加一百元,就奖励三十元。漫无目的的储蓄别说孩子,大人都很难坚持。有了这样的规则就不同,每一次数钱的时候,儿子都会有新的惊喜,也清晰地知道自己下一步的储蓄计划是什么。”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睿智的母亲。她在给予了儿子生命的同时也给予了他生存的能力:储蓄金钱和储蓄梦想。储蓄罐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给自己设定一个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在每次梦想的实现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坚持,自制力得到良好的锻炼。大梦想相对较难,但奖项都很有意义,而小梦想比较容易实现,所以奖项也要更加简单且有意义一些,比如送一本好书等等,总之要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www.chuimin.cn)

对于第二个方法——孩子储存零钱一定数目会得到相应奖励,其实爸爸妈妈不奖励钱也可以,只要每周和孩子一起看一下、记录钱多了多少,这本身也是一种关注和奖励,也是一种良好的储蓄习惯。另外也可以用“代币”的方法,比如给孩子写鼓励的小纸条代替给零钱等。

当小孩具备一定独立思考能力时,就可以将孩子存钱罐里的钱拿出来,带孩子到住家附近的银行开一个孩子的专属账户。家长可以让孩子定期存钱,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存钱和存钱可以让钱获得利息的基本概念。一方面,将银行储蓄的方法、种类、利率等知识,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逐渐教授给孩子,让他们从小对金融类知识有所了解,从而引发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养成了孩子从小节约、积少成多的储蓄习惯。

一旦孩子有了银行账户之后,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到银行,让孩子去补登存折,从存折中数字的变化,体会金额的增加。另外,父母要去银行存钱的时候,尽量也带孩子一同前往,让孩子从小就了解存钱的重要。

而且,银行账户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孩子的零花钱中节省下来的部分,还有孩子每年的“压岁钱”,都可以存入这个账户,让孩子打理自己的“小金库”,逐步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