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怎样引导男孩制定消费计划,塑造完美人格

怎样引导男孩制定消费计划,塑造完美人格

【摘要】:转眼间,杰克上大学了,妈妈为了限制杰克花钱的无度,跟他约定每月的1号给他寄500美元的生活费。杰克想尽办法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对每一美分都做好计划安排。体验到吃苦受罪滋味的杰克,学会了有计划地花钱。通常情况下,他们在花钱之前,都会先制定一个消费计划,告诉孩子哪些该花、怎么花。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有所惧怕,从而更好地执行阶段支出计划。

要培养男孩的理财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男孩学会花钱。所谓“会花钱”,并不是说变着法儿地把钱花出去,也不是说要做只会省钱的守财奴,而是要教男孩有计划地消费,理性地消费。

陈鹏从上小学时就有了自己的零花钱。妈妈每次都是一个星期给他十块钱的零花钱。每次拿到钱之后,他都是欢欣雀跃,可是还不到三天,他一个星期的零花钱就花完了。

剩下的两天,就处于没有零花钱花的日子里。妈妈询问了一些邻居家的孩子,发现给的钱都差不多,陈鹏的零花钱并不少。考察后发现,是孩子花钱有一些缺乏计划性,从而使自己不会合理来安排自己的零花钱。

于是妈妈便让他学会对自己的零花钱记账。每一笔花销,都要清楚地记录下来。这样孩子就能够更好地知道,自己的钱是怎么用出去的。还能够查出自己的哪些钱是必须花的,哪一些是不需要花的,从而做到合理消费。陈鹏坚持了一个月之后,终于能够很好地平均分配自己每天的零花钱了,甚至有时候还能有一些节余。

在一次针对中小学生的调查中,对“在你所热衷的东西方面,会不会控制不住花钱”这个问题,37.7%的学生选择“控制不住”,21.4%的学生选择“不清楚”。很多学生不是根据需要和承受能力决定消费行为,而是盲目赶时髦、讲攀比、重复消费,高档消费也不鲜见。

看一个国外的例子:杰克从小花钱就没有计划也不节约,一切随着性子来,想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转眼间,杰克上大学了,妈妈为了限制杰克花钱的无度,跟他约定每月的1号给他寄500美元的生活费。

然而,多年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掉的,杰克照旧花钱如流水,毫不节制。有时,他跟朋友出去到餐馆或娱乐场所挥霍,请一次客就能把一个月的生活费都花光。所以,每月不到15号,杰克就囊中羞涩了。

每当杰克身无分文时,就会立刻打电话给妈妈,要求妈妈提前寄下个月的生活费过来。妈妈总是心疼儿子,容忍了孩子的错误行为。这也使杰克更加肆无忌惮,他花钱无度的毛病也越来越严重了。

这天,杰克又出现“金融危机”了,他联络妈妈说:“妈妈,我饿坏了。”若是以往,妈妈隔天就会寄钱过来。然而,这次杰克没有看到汇款,他收到了来自妈妈的简短回复:“小孩子,饿着吧。”

接下来的日子就难熬了。杰克想尽办法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对每一美分都做好计划安排。然而,事情也确实很奇妙,身上只剩20美分的杰克居然撑了足足半个多月。体验到吃苦受罪滋味的杰克,学会了有计划地花钱。(www.chuimin.cn)

以后的每个月,杰克居然还能省下100美元存起来。这样,杰克的生活变得丰富也有意义了。杰克用这些钱买了自己喜欢的书、唱片。他的大学生活,也因为学会了勤俭节约而比以前过得更加充实了。

在比利时,家长的做法非常谨慎。通常情况下,他们在花钱之前,都会先制定一个消费计划,告诉孩子哪些该花、怎么花。同样,家长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也会建议他们存一部分,并帮他们制定一个有计划的消费“目标”。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哪些引导呢?

第一,让孩子做好阶段性的支出计划。让孩子做好阶段性的支出计划,才能够保证孩子的开销处于可控制、平稳的运转状态中。孩子只要做到按照阶段性的支出计划来进行消费,也就可以有效地解决用钱混乱的情况了。

第二,购物前要帮孩子制定采购计划。父母可以在带孩子购物前,先制定相关的采购计划。如此一来,让孩子也就可以更好地抵制进入商场后受到的诱惑。

第三,监督孩子严格执行支出计划。父母的监督能够帮助孩子认真地落实自己的支出计划。尤其是年幼的、自制力较差的孩子更是需要父母的监督。

第四,针对孩子计划的执行进行奖惩。有了奖惩规定,能够更好地调动孩子执行的积极性。如果孩子表现得很好,每天都能够按照计划来花钱,父母的奖励,会让孩子对执行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孩子在执行时如果表现不佳也要给予相应的惩罚。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有所惧怕,从而更好地执行阶段支出计划。

第五,要让孩子学会记开支账。孩子要把自己每天的开支情况,都清楚地记录下来,方便孩子了解自己的消费流向。清楚的账目也便于孩子分析自己的消费是否合理,有没有可以节省开支的地方。孩子在开支记录中,也可以找出自己的各种消费陋习的原因,有利于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