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优秀男孩塑造之道:99个智囊让男孩换位思考

优秀男孩塑造之道:99个智囊让男孩换位思考

【摘要】: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要做到换位思考,首先要做到对人对已同一标准。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所以父母教男孩换位思考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让男孩误以为换位强迫就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不仅仅是处境上的变换,连同思维模式也要一起变换。父母要尽力让男孩学会真正的换位思考,这将会使男孩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大增强,而且,换位思考的习惯将会使男孩终生受益。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要做到换位思考,首先要做到对人对已同一标准。

一个美国士兵打完仗回到国内,从旧金山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带我的一位朋友回来。”

“当然可以。”父母回答道,“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

“有些事情必须告诉你们,”儿子继续说,“他在战斗上受了重伤,他踩着了一个地雷,失去了一 只胳膊和一条腿。他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来我们家和我们一起生活。”

“我很遗憾地听到这件事,孩子,也许我们可以帮他另找一个地方住下。”

“不,我希望他和我们住在一起。”儿子坚持。

“孩子,”父亲说,“你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这样一个残疾人将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负担,我们不能让这种事干扰我们的生活。我想你还是快点回家来,把这个人给忘掉,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

就在这个时候,儿子挂上了电话。

父母再也没有得到他们儿子的消息。然而过了几天后,接到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一个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儿子从高楼上坠地而死,警察局认为是自杀。

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在陈尸间里,他们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如果这对父母知道,那个残疾人就是自己的儿子,他们或许就不会这么冷漠了吧。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对别人也能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也就不会失去自己的儿子了。这就是换位思考。(www.chuimin.cn)

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才能在与人交往时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也才能真正做到我们前面所说的尊重、忍让和宽恕。因此,培养男孩换位思考的能力,是培养男孩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育孩子中,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了解孩子的意识形态是很重要。儿童的知识经验不足,特别是儿童的意识往往是以自我为轴心的,认识事物粗浅而片面,是非观念不明确,导致他们言行上的一些形形色色的缺点错误。换位思考能使儿童认识全面,体验深刻;能增强儿童的自我意识和对是非的判断力;能增强儿童的责任感。

有一天,一位父亲发现大儿子正在欺负小儿子,小儿子告状说他哥哥打了他,要父亲帮他打哥哥。父亲教育大儿子,打人骂人都是不对的,然后问他:“如果你被别人打了,心里会怎么想?”

大儿子回答:“我不高兴,我恨他。”

父亲又问:“你平时爱打小弟弟,他会怎么想?”

大儿子回答:“他也不高兴,也恨我。”

从此以后,这位父亲欣慰地发现,大儿子再也没打过小儿子。

这就是换位思考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换位思考不仅需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还需要用别人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就是说,你不能借着换位思考的名义把自己的思维模式强加到别人身上。有些父母教育骂孩子:“我要是你,早就找个老鼠洞钻进去了。”父母表面上把自己放在了孩子的立场上,可是实际上,他们同时把自己的思维模式强加给了孩子。这就不是换位思考,而是“换位强迫”。孩子听着父母这类说教,只会增强抵触情绪,永远也学不会换位思考。

所以父母教男孩换位思考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让男孩误以为换位强迫就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不仅仅是处境上的变换,连同思维模式也要一起变换。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用对方的思维模式去思考,才能体会到对方的心情和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对方。而只有人际交往的参与者都学会换位思考,才不会出现冲突和摩擦。父母要尽力让男孩学会真正的换位思考,这将会使男孩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大增强,而且,换位思考的习惯将会使男孩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