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重要性揭示:阶段目标比终极目标更重要

重要性揭示:阶段目标比终极目标更重要

【摘要】:现在我们明白了目标的重要性,可是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后来,在他的自传中找到了答案:开始,山田本一把终点作为自己的目标,跑了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他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山田本一的智慧就是把终极目标拆分成多个阶段性目标。由于阶段性目标比较容易实现,他的压力也就小了,压力小了之后也就有了信心和力量,也就更容易实现目标了。所以说,和终极目标相比,阶段性的目标更加重要。

爬山的人,才能到达山顶。同样地,有学习目标的孩子才能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目标就是方向,孩子有了学习的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否则,孩子在学习中就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根本谈不上主动去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前提。

有一位母亲这样告诉自己的孩子:“学习能使人变得聪明、懂礼貌、有知识,知识就是钱,是别人偷不去的没有数额的钱,是你一身都用不完的钱,这样的钱你要吗?”

孩子马上就回答:“要!”

从那以后,母亲没有要求孩子报任何一个兴趣班,都是孩子自己提出来的,学什么也是自己定的。有了学习的目标,学习就不是一是负担,是一种快乐的游戏,还能学到好多知识,因为“要我学习”变成是“我要学习”了。

所以,要让孩子爱学习、主动学习,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拥有知识,为了自我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孩子进行有目标的学习,学习才会充满动力。有人拿终日绕着磨盘转的驴子和走万里路取经的马对比,驴子和马走的路程大抵相等,因为两者每天都没有停止过频率相同的脚步。但是马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每天按照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走出了广阔的世界;而驴子终日围着磨盘打转,永远也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为了考试而学习,就如同被蒙上眼睛绕着磨盘转圈的驴子,而为了获取知识和自我发展而学习,就是那匹取得真经的马。

现在我们明白了目标的重要性,可是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到底怎样的目标才合适呢?

咱们还是来看一则故事:

有记者问日本马拉松冠军山田本一:“你是凭什么战胜对手的?”山田本一说:“我是凭智慧战胜对手的。”记者们迷惑不解。后来,在他的自传中找到了答案:开始,山田本一把终点作为自己的目标,跑了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他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后来,他把沿途路线,分成好几个小目标,比如,第一个目标是银行,第二个目标是大树,第三个目标是一所红房子。他首先冲向第一个目标,而后又不断地向第二、第三个目标冲刺。40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他分解成几个小目标,最后他轻松地跑完了全程。(www.chuimin.cn)

山田本一的智慧就是把终极目标拆分成多个阶段性目标。由于阶段性目标比较容易实现,他的压力也就小了,压力小了之后也就有了信心和力量,也就更容易实现目标了。

把宏伟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让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轻轻松松地实现一个个小目标。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孩子才能快乐,才能主动地去学习。所以说,和终极目标相比,阶段性的目标更加重要。

希华·莱德是英国知名作家兼战地记者。“二战”结束后,他谋到了一个写广告剧本的差事。出于信任,广告商并没有跟他签订什么合同,也没有明确规定他一共需要写多少个剧本。平心静气的莱德一直不停地写,竟然一口气完成了2000个广告剧本,这个成绩令世人震惊,甚至连他自己都感到十分意外。而如果当初广告商要与他签订合同的话,别说是2000个剧本,就是1000个,他也会退避三舍。

世界著名撑杆跳高运动员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成功地跃过6.15米,第35次刷新世界纪录时,他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1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把目标降低到“一厘米”,把期望缩小到“一个剧本”,分时限、分阶段去实现人生的抱负,让孩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好今天,做好当前,继而稳扎稳打,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走向未来。

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好高骛远,便高不可攀;期望太大,不着边际,便望而生畏。这样,最后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领孩子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