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要做到换位思考,首先要做到对人对已同一标准。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所以父母教男孩换位思考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让男孩误以为换位强迫就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不仅仅是处境上的变换,连同思维模式也要一起变换。父母要尽力让男孩学会真正的换位思考,这将会使男孩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大增强,而且,换位思考的习惯将会使男孩终生受益。......
2023-11-24
有的男孩从幼儿园回来,一刻不停地在屋里又蹦又跳,一会儿窜到沙发上,一会儿又爬到床上,屋里被弄得凌乱不堪,他自己也浑身大汗,满脸通红;有的孩子看电视时,总爱把音量放得大大的,家里人简直无法谈话、学习和休息,谁要说他几句,他就大吵大闹,不管地上是水是泥,躺在地上又哭又叫;有的男孩常发“人来疯”,客人来了,喜欢拿着东西乱扔,一会儿投个布娃娃,一会儿又抛个小枕头,甚至能把一只拖鞋踢进一盆香喷喷的鸡汤里。
有时候,家有男孩就是这么让父母头疼。男孩总喜欢“随性而为”,一旦任性起来,谁都管不了他。面对着任性的孩子,家长们往往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劈头盖脸地一顿打骂,简单处理这令人尴尬的局面。但是过了几天,孩子的任性依然如故。
小明跟妈妈到商店去买东西,看到玩具枪就不走了,非让妈妈给买。
妈妈说:“咱家已有好几支了,不能再买了。”
小明说什么也不依,坐在地上不起来,妈妈生气打了他一巴掌,他干脆就躺在地上打滚。
最后,妈妈还是妥协了,说:“这孩子天生的这么拧,没治了。”
家长平时娇惯孩子,什么要求全满足,一不满足孩子就发脾气。明知自己不对还要坚持,这就是任性的表现。
任性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以为自己是一切的主宰,周围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用而存在,都要听任自己的支配。所以他们对家长的正确劝告故意不听,稍不如意就犯拧,拧劲一起来,家长怎么说也不行。比如想获得什么东西,不管客观是不是允许,非得到不可;想做什么事情,不管是否合理,正确、有益、可行,而非做不可,越是劝阻,他们就越坚持。而且,总爱以“不吃饭”、“大哭大闹”、“满地打滚”等为手段要挟家长,一旦他们以“胜利”告终,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www.chuimin.cn)
任性是一种不良的性格,是在后天环境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影响下,通过孩子自己的实践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家长平时对孩子迁任、姑息、纵容、百依百顺,孩子想要什么主动给予什么,想做什么样事就做什么,事事都由着他们的性子来。久而久之,使孩子觉得自己的一切要求和欲望都天经地义合理。于是便形成遇事就放任自己的心理定势。
与此相反的情况也会导致孩子的任性,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欲望,不管是否是合理的、正确的、有益的还是可行的,只要违背家长的意志,就凭借自己的权力和权威,断然拒绝。家长的无理,顽固,粗暴,会无形中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凡事只要坚持,就是胜利。
研究表明,处在性格萌芽期的孩子,对事物的领悟能力特别快,因此这期间对其进行正确的教导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小儿科医生史比尔甚至主张,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应该对其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教育。他说:“如果你从孩子出生后第二天才开始管教的话,你就晚了一天。”
那么,家长在和任性的男孩相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明确告诉男孩该做什么。一个幼儿园教师讲了这么一件事:她家隔壁有个两岁的小朋友,每天都要大人带他到楼下的花园里滑滑梯或荡秋千。他家住九楼,没有电梯,有时妈妈抱着他刚买好菜回到家里,他马上就嚷着要去滑滑梯了。妈妈说太累了,不去了行不行,他就摇着头叫嚷得更加厉害。每当这时,妈妈总是会拖着疲惫的脚步带着他再次下楼。其实,当孩子再闹的时候,不要问他“行不行”。明确告诉他,妈妈很累,睡醒午觉后再去。这样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是非辨别能力,减少任性行为的发生。父母对孩子说话尽量使用“很晚了,该睡觉了”、“天凉了,要多穿一件衣服”这样表示明确意思的话,而不使用“宝宝乖,睡觉好不好”等让孩子选择的话。
第二,转移注意力。特别是在幼儿时期,男孩的注意力一般比较分散,对同一事物的兴趣持续的时间不长,很快会被其他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因此,爸爸妈妈如果能抓住男孩的这一心理特点,转移男孩的注意力,就能够救自己脱离困境。反之,你越是不答应,他就会闹得越凶。
第三,爱心提示。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孩子往往可能从大人的神态和语态中检测大人是否喜欢他,对他是责骂抑或是鼓励。成功的父母能够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为人父母之道,关键在于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用正确的办法化解孩子的任性行为。
有关优秀男孩是这样教出来的:塑造男孩完美人格的99个 智囊的文章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要做到换位思考,首先要做到对人对已同一标准。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所以父母教男孩换位思考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让男孩误以为换位强迫就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不仅仅是处境上的变换,连同思维模式也要一起变换。父母要尽力让男孩学会真正的换位思考,这将会使男孩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大增强,而且,换位思考的习惯将会使男孩终生受益。......
2023-11-24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授之以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欢欢今年8岁,上三年级,从上学开始到现在,成绩一直很好。但是,经过了一件事情之后,欢欢的爸妈再也高兴不起来了。欢欢和他爸爸说,今天放学比平时提前了,不知道家里会没有人。欢欢告诉阿姨,他妈妈平时不上班,放学时家中都有人。......
2023-11-24
从现实情况来看,男孩追星和女孩相比,显得更加温和,一般不至于做出某种偏激甚至危险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追星对于男孩是有意义的,父母要给予理解,没必要把追星当成“十恶不赦”的坏事严加禁止。父母可以对孩子自发产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进行合适的干预,把孩子的“追星”转化为奋斗和成功的自我激励。......
2023-11-24
而在更加普遍的意义上,惰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拖沓,把今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延到明天,甚至遥遥无期,直到被逼无奈,拖不下去时才来赶工。男孩子既好动又懒散的性格特征,使得惰性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甚至成为男孩走向成功的大敌。“天”的单位太大了,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时间计划,至少应该细化到小时,也就是说,男孩一天当中能够利用多少个小时,还要知道一个小时的效率是多少。......
2023-11-24
孩子不听话,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一件事。男孩不听话是很正常的事,甚至可以说,不听话比听话更好。无数的事例表明,一些人眼中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4岁时妈妈送他去学钢琴,可周杰伦成天只想玩,练习时间过长就坐不住,一点也不“听话”。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节都有这个“但是”——说男孩可以不听话,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男孩不管不顾,信马由缰。......
2023-11-24
有一则故事,是这么说的:一位中国妇女带着孩子去法国旅游,一天,她带着孩子到法国的一位朋友家里去做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就可以决定一切。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拥有选择的权利并尊重这种权利,告诉孩子:“这件事由你决定。”由此,长者的开明程度有时在某种意义上就决定了孩子的发展程度。......
2023-11-24
我们主张,父母可以“懒”一点,把男孩力所能及的一些家务交给他去做。此外,做家务还可以锻炼身体,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瞧你这孩子,这么懒,一点也不知道帮妈妈做点家务!”没有天生懒惰的孩子,孩子的身上充满了生命力,他不会像成人那样把劳动当作“劳动”,他会认为这是另一种游戏。......
2023-11-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