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一件事。男孩不听话是很正常的事,甚至可以说,不听话比听话更好。无数的事例表明,一些人眼中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4岁时妈妈送他去学钢琴,可周杰伦成天只想玩,练习时间过长就坐不住,一点也不“听话”。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节都有这个“但是”——说男孩可以不听话,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男孩不管不顾,信马由缰。......
2023-11-24
中国自古有“抓周”的习俗,刚满周岁的婴儿,面前摆上一排物品,让他随意抓取,选中的第一件物品,代表了他未来的人生取向。在孩子没有明确的选择意识时,家长们“民主”地让他们自己做主。而等到孩子长大了,渐渐有了自己的意愿,想自己做主时,家长们又改变了态度,主观武断地表示:“不行,哪能你自己想干啥就干啥!”
最明显的例子是,每到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最忙碌的就是家长们:到处收罗招生简章和专业介绍,一边用笔勾勾画画,一边打电话找人咨询,而身边的孩子却一言不发,只等着家长做决定。
家长越俎代庖,掌握孩子未来大权的主要理由无非是孩子“没经验,不懂事”,但高中毕业生已经是成年人了,要考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长。父母的志愿不等于孩子的志愿,家长的理想也不能代替孩子的理想。冰心曾说:“让孩子像野花儿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的确,孩子也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权,不应该只是实现父母梦想的机器。
上面所说的选择权,同时涉及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两个方面的问题。关于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关系,我想我们不妨这样表述:男孩在有了一定自主性的前提下才能够逐步独立,也只有在真正独立以后才能拥有完全意义上的自主性。
独立性其实和自主性一样,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权利。所谓自主选择,是指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受他人干涉。而独立选择,则强调是在不依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选择。实际上,在“帮助”和“干涉”之间我们很难划分明确的界限。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
比如,孩子选择高考志愿的问题,家长基本上都认为是在“帮助”孩子选择,而大多数孩子认为家长“干涉”了他们的选择。实际的情况是,的确有很多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之下填报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也有很多孩子自己本来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只等着父母为他们做决定。在父母的逼迫之下做出选择的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但因为无法独立而受制于父母;等着父母做决定的孩子根本就没主见,也就更谈不上独立了。(www.chuimin.cn)
父母的这种“帮助”或者“干涉”,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是很不利的。如果你的选择是对的,那么孩子只是坐享其成,他无法从中获取有益的体验,无法享受到实现自我价值带来的愉悦感。如果你的选择错了,孩子就失掉了好的机遇,他就会怪你。家长们何苦还要吃力不讨好呢?
男孩拥有选择权,可以使他们主动了解社会,学会多方面思考,进行深度的考察,同时在对自身环境的了解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这不管对于培养男孩的自主性还是独立性都是有利的。
好的父母,既是孩子的朋友,也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就应慢慢从他的生活中退出来,让他做主角,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力量,独立自主地去做决定。如果真的一时难以完全放手,可以试着在和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一些不会出错的选择项,让他做最终决定,我们称之为“有限的自主权”。比如,父母想要孩子培养一种兴趣,可以问他:“你是想学画画、弹琴,还是书法?”在你允许的范围内,让他去选择。孩子会很高兴父母对他的信任、理解与尊重,也会慎重地对待自己的选择。在这种不断选择的过程中,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慢慢放手,孩子的独立性也就被逐渐培养起来。当孩子可以完全独立的时候,父母就不需要给孩子限定选择的范围,而是给予“完全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来选择要做什么。
最后,建议各位家长,把“选择权”还给男孩,以“放权”来促进男孩的独立。实际上,有关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问题,贯穿男孩教育过程的始终。培养男孩的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理财能力,都离不开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后面探讨这些具体问题时,我们还会有所涉及。
有关优秀男孩是这样教出来的:塑造男孩完美人格的99个 智囊的文章
孩子不听话,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一件事。男孩不听话是很正常的事,甚至可以说,不听话比听话更好。无数的事例表明,一些人眼中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4岁时妈妈送他去学钢琴,可周杰伦成天只想玩,练习时间过长就坐不住,一点也不“听话”。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节都有这个“但是”——说男孩可以不听话,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男孩不管不顾,信马由缰。......
2023-11-24
我们主张,父母可以“懒”一点,把男孩力所能及的一些家务交给他去做。此外,做家务还可以锻炼身体,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瞧你这孩子,这么懒,一点也不知道帮妈妈做点家务!”没有天生懒惰的孩子,孩子的身上充满了生命力,他不会像成人那样把劳动当作“劳动”,他会认为这是另一种游戏。......
2023-11-24
有一则故事,是这么说的:一位中国妇女带着孩子去法国旅游,一天,她带着孩子到法国的一位朋友家里去做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就可以决定一切。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拥有选择的权利并尊重这种权利,告诉孩子:“这件事由你决定。”由此,长者的开明程度有时在某种意义上就决定了孩子的发展程度。......
2023-11-24
男孩总喜欢“随性而为”,一旦任性起来,谁都管不了他。小明跟妈妈到商店去买东西,看到玩具枪就不走了,非让妈妈给买。其实,当孩子再闹的时候,不要问他“行不行”。这样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是非辨别能力,减少任性行为的发生。为人父母之道,关键在于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用正确的办法化解孩子的任性行为。......
2023-11-24
每个男孩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梦”,他们心中总是充满着对正义和力量的强烈渴望。作为父母,要允许男孩有“英雄情结”,而不能盲目打击男孩的这种梦想。父母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对男孩的这种“英雄情结”进行正确的引导,让男孩的“英雄梦”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2023-11-24
如果父母因为爱孩子而甘愿当孩子的“保姆”,孩子就会因为父母这种“爱”而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有些家长认为男孩没必要做家务,母亲会帮他处理所有的家务琐事。好容易妈妈脱了身,鑫鑫在幼儿园里也两眼泪汪汪的,一句话不讲,不做游戏,不和别的孩子玩耍。身为父母,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不要做孩子的“保姆”,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慢慢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
2023-11-24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要做到换位思考,首先要做到对人对已同一标准。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所以父母教男孩换位思考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让男孩误以为换位强迫就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不仅仅是处境上的变换,连同思维模式也要一起变换。父母要尽力让男孩学会真正的换位思考,这将会使男孩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大增强,而且,换位思考的习惯将会使男孩终生受益。......
2023-11-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