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因为爱孩子而甘愿当孩子的“保姆”,孩子就会因为父母这种“爱”而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有些家长认为男孩没必要做家务,母亲会帮他处理所有的家务琐事。好容易妈妈脱了身,鑫鑫在幼儿园里也两眼泪汪汪的,一句话不讲,不做游戏,不和别的孩子玩耍。身为父母,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不要做孩子的“保姆”,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慢慢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
2023-11-24
每个男孩都有正义感,都有“英雄梦”,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作了探讨。因为有正义感,男孩遇到有失公平公正的事,就喜欢打抱不平。这个时候,有些家长可能就会站出来制止,让男孩“少管闲事”。
咱们先看一个例子:
明明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每天下午爸爸在接他放学的路上,明明都会讲许多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这天,他告诉爸爸:“新新今天玩滑梯时不肯排队,一次次插在我前面!”爸爸问:“那么你怎么做了呢?”明明很委屈地说:“我能怎么办啊,新新长得比我高多了,我又打不过他。”爸爸笑了,摸摸儿子的头说:“嗯,我们明明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了呢!”
这位父亲倒是看得开。“好汉不吃眼前亏”,那被人插了队算不算是吃了“眼前亏”呢?咱们抛开这句话正确与否和它的适用条件不论,就仅从这位“好汉”父亲对儿子的教育上面说,他这样“开导”儿子也是很不可取的。
9岁以前的孩子还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监督或者指导,他们还不能进行逻辑思考,只能通过模仿父母、配合父母的意愿来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当父亲认同地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明明就会把自己的行为当成正确的标准,他所理解的“好汉”,恐怕就是欺软怕硬之徒了。
童年时期,男孩的正义感是以天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正义感的种子正处在萌芽状态,需要教育者把这种天性内化为道德的力量。在刚才的案例中,如果爸爸能告诉男孩“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不管他是插在你前面还是别人前面,你都应该把插队的小朋友拉到后面去,让他排队,告诉他滑梯是大家玩的,要遵守秩序”,那么男孩就会从中学习到:每个人都要守秩序,不能因为一个人长得高大,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你便只能忍气吞声;而以后在比你弱小的人面前你也没有欺负人的权利,真正的好汉绝对不是欺软怕硬之徒。这样一来,男孩就有了正确的道德意识。
有一位母亲致信某早教杂志,信中说:“我的小孩刚上小学二年级。他从六七岁开始就喜欢打抱不平,看见别的大孩子在欺负小孩子,就要去干涉,有时因为打抱不平反而挨了别人的打。他奶奶心疼他,老说以后可别去‘多管闲事’啦。”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受到各种社会环境的教育和熏陶,整日耳濡目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逐渐萌生了简单原始的是非评判标准。许多学龄前的儿童都已经懂得要爱护、谦让比自己小的孩子,看见有小朋友在打架,就会飞跑着去报告老师,甚至在父母双方的家庭争执中,也会真切地表现出袒护一方而抗议另一方的立场。 而孩子上小学后,随着实践活动日渐丰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由于活动能力的增强,有了义务感、责任感和独立性的萌芽。他们开始“多管闲事”。这种“多管闲事”实际上是他们内心简单的是非评判标堆在起作用,是孩子纯真、善良感情的自然流露,也说明孩子在自觉不自觉地步入生活。
为了不挫伤男孩的正义感,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肯定孩子的正义行为,保护孩子的正义感。(www.chuimin.cn)
第二,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合乎道德的规范,合乎正义的标准。还是那句话,孩子的是非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做父母的要时刻谨记:身教胜于言传。
第三,父母在肯定和鼓励孩子的正义感时,也不要忘了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下面的故事放在这里虽有些“沉重”,但是还是有必要给各位读者“提个醒”。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在公车上看到有小偷正在偷别人的钱包,就说了句:“叔叔,你为什么要摸人家包包?”
大家听到小男孩这么一说便都注意到了,小偷只好住手。
一会儿车到了站,另一个成年男人走到孩子面前,用手掌轻轻地摸了一下孩子的脸说:“你长得真可爱。”然后转身就下了车。
孩子及其母亲都没回过神来,此时,孩子的脸上已留下一道血痕。原来,那个男人手指间夹着刀片!
第四,教孩子用正确的方法维护正义。这一点,我们将在接下来的两节作详细的探讨。
有关优秀男孩是这样教出来的:塑造男孩完美人格的99个 智囊的文章
如果父母因为爱孩子而甘愿当孩子的“保姆”,孩子就会因为父母这种“爱”而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有些家长认为男孩没必要做家务,母亲会帮他处理所有的家务琐事。好容易妈妈脱了身,鑫鑫在幼儿园里也两眼泪汪汪的,一句话不讲,不做游戏,不和别的孩子玩耍。身为父母,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不要做孩子的“保姆”,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慢慢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
2023-11-24
孩子不听话,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一件事。男孩不听话是很正常的事,甚至可以说,不听话比听话更好。无数的事例表明,一些人眼中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4岁时妈妈送他去学钢琴,可周杰伦成天只想玩,练习时间过长就坐不住,一点也不“听话”。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节都有这个“但是”——说男孩可以不听话,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男孩不管不顾,信马由缰。......
2023-11-24
但对人们来说,也许更难的,是生活中常常要战胜自己。我们常常以为最大的威胁来自敌人,但其实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将影响着人的一切,有时会给自己带来压力、阻碍,而自己都一点不知道。最难于克服的,不是困难,而是弱点;最难于战胜的,不是挫折,而是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重这方面的教育,让孩子有勇气战胜自己。孩子战胜了自己,这便是“强”。......
2023-11-24
抱怨是男孩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很多成年男人也会发牢骚。男孩有时并不是真的在抱怨什么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情绪上的发泄,希望能在情感上和家人交流沟通、达到共鸣,以获得他人的理解。有的男孩只是在凭借“抱怨”来向家长提出自己的需求,这样的男孩其实是很辛苦的,他们不容易或没有足够的勇气直接提出自己的需求,只能用别人的例子来帮助自己说出愿望。父母还要注意,解决男孩抱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让男孩学会感恩。......
2023-11-24
40多岁的父母都还记得,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孩子拥有自己的储蓄罐,有的是塑料的,也有的是陶瓷的,上面有个5分硬币宽的小口子,平时将自己省下来的零用钱硬币塞进罐里,一到春节就打开这个罐子,把里面的钱倒出来,点一点有多少,买上自己喜欢的一件衣服或者学习用品,心里美滋滋的。一位叫肖梅的老师就见过两个奇妙的储蓄罐:同样是憨憨胖胖的小猪,里面装的一个是花花绿绿的零钞,另一个却是形状各异的纸条。......
2023-11-24
每个男孩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梦”,他们心中总是充满着对正义和力量的强烈渴望。作为父母,要允许男孩有“英雄情结”,而不能盲目打击男孩的这种梦想。父母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对男孩的这种“英雄情结”进行正确的引导,让男孩的“英雄梦”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2023-11-24
很多男孩都有粗心的毛病,这成了让家长们着急的“老大难”问题。面对男孩的粗心,有的家长埋怨、批评,甚至责打孩子,这样的方法似乎并没有多大效果,很多男孩还是坚持着“马大哈”的一贯作风。其实,男孩的粗心常常是有规律的,他们甚至有自己的“粗心点”。男孩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大脑就会自动提出预警和反应,这样,“粗心”的现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
2023-11-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