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育优秀男孩需从小事做起

教育优秀男孩需从小事做起

【摘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是刘备留给儿子刘禅的遗诏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话。刘禅虽然被后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但从这篇遗诏来看,似乎并不是刘备疏于教导之过。所以,刘备对儿子的要求就是,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自然能达到贤德的境界。试想,如果一个家长满口脏话,动手就打人,那他的孩子又怎能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呢?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是刘备留给儿子刘禅的遗诏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话。平民百姓也好,王侯将相也罢,古往今来,做父母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是赞同的。但是,说到德行,很多人都觉得是大道理,似乎那是英雄和圣人该考虑的事情。很多父母也都教育孩子,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过,孩子对正直的理解,大都是“警察抓小偷”之类的正邪斗争,能够了解到的“正直典范”,也大都是一些“孙悟空”之类的人物。这样的教育,对于孩子,未免太过于大而化之了。

刘禅虽然被后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但从这篇遗诏来看,似乎并不是刘备疏于教导之过。刘备既没有让儿子北上讨贼,也没有让他兴复汉室,而只是说了这么两句话。为什么呢?因为刘备很清楚,为君者先要为人。

所以,刘备对儿子的要求就是,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自然能达到贤德的境界。

当然,这个遗诏刘禅肯定是做不到了。不过,其中的这两句话对于我们自省和教育孩子,都是大有裨益的。

培养男孩的正义感,绝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让男孩一定要去做英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培养男孩的正义感,也一样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小事中,引导和教育男孩,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做损人利己、违背社会公德的事。

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时候,老师正在带领小朋友做游戏,正玩的高兴地时候,一个小朋友告诉老师说:“洋洋在草坪上撒尿。”

老师觉得不可能啊,毕竟他们都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都知道害羞了,怎么会在草坪上撒尿呢。老师用怀疑的语气又问了一遍:“你说的是真的吗?是你亲眼看见的吗?”

“是的,我亲眼看见的,还有几个小朋友看见呢,不信你问问他们。”

老师找到了洋洋,问洋洋有没有在草坪上撒尿,洋洋承认自己确实在草坪上撒尿,但却没有丝毫的害羞,他还很高兴地说:“我爸爸说是可以在草坪上撒尿的,平时出去玩的时候,爸爸都是让我在草坪上撒尿的。”看来洋洋的做法是爸爸所允许的。

培养孩子的文明习惯,同样也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影响。试想,如果一个家长满口脏话,动手就打人,那他的孩子又怎能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呢?

一个少年犯在回忆自己犯罪的历史时,讲到妈妈对他的影响。(www.chuimin.cn)

他5岁的时候,妈妈带他乘公共汽车,当时他的个子超过买票的标准线一点点。他妈妈用手摁了一下他的头,他顺势把腿一屈,于是没买票。下车后,他妈妈得意地对他说:“今天上车没花钱!”

“第二次乘公共汽车时,就不用我妈摁了,”他说,“我自觉地屈着腿上了车,又没买票。下车后,我得意地对我妈说,今天上车又没花钱!我妈伸出大拇指夸我:‘我儿子可真聪明!’打那儿后,我见便宜就想占,见钱就想争,偷不到钱就想抢,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有一天入室抢劫成了少年犯。”

一个小小的便宜,让孩子最终走向犯罪,这是道德的沦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教育孩子,更要防微杜渐,切不可让小恶吞噬了孩子的正义和良知,最终发展成大恶。

在欧洲,一位八十高龄的法国老奶奶在人行道一侧红灯下,静静地等绿灯。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一个路人上去对她说:“老人家,过去吧,没人看见!”

老人不满地看了他一眼:“谁说没人看见,说不定哪幢高楼的房间里,就有一双孩子的眼睛在看着我呢。”

如果一个小孩子看见这么大年龄的老太太都闯红灯,他当然有理由闯红灯了!所以,在欧洲街头写的是:“为了孩子,请遵守交通规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作为父母,一定要处处谨言慎行,不仅教育孩子,更好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则,再义正词严的大道理也是空洞而没有说服力的。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父母在引导孩子做某件事或不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能采取贿赂的方式。

某家长带着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朋友,于是对孩子说:“宝宝,快叫叔叔。”孩子没有反应,家长接着说:“宝宝,快叫叔叔,叔叔那里有好东西吃,叫了后就给你吃。”就这样孩子很快就照做了。

孩子的本性都是天真的,往往有些时候都是成人灌输一些不良的思想,孩子从小就被成人教会以利益为主,这些都应追究成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