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爱因斯坦:父母的鼓励成就了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父母的鼓励成就了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摘要】: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对他没有失去信心,他想方设法地发展爱因斯坦的智力。母亲对于爱因斯坦,除去百般疼爱和呵护,更多的也是鼓励。母亲却十分自信地说:“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父母的鼓励和爱促使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后来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父母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还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

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

挫折教育,其实应该是“抗挫折教育”。挫折会让孩子受到打击,而挫折教育的目的,绝不是让孩子受打击。恰恰相反,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抗打击”。那么,父母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让孩子正视挫折和接受挫折固然重要,但是,还有一点,千万不可以忽视。

这一点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你看了这一节的标题还没猜到的话,那请先容我卖个关子:孩子受到了挫折,向父母倾诉的目的是什么呢?在孩子的心里,家是永远的避风港。孩子受了委屈或者遇到了挫折,自然想向父母说说,寻求一点安慰和鼓励。不是有句歌词这么说吗:“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在这个时候,父母除了倾听之外,不要忘了,给孩子一点安慰和鼓励。

都说男孩坚强,其实男孩坚强的外表下,往往有一颗脆弱的心。也正因如此,男孩比女孩更加需要父母的安慰和鼓励。男孩子在外面总是习惯性地假装坚强,如果回到家里也不能得到一点慰藉,他们会觉得不堪重负。所以,男孩遇到了挫折,就算是由于自己的失误,父母也不能一味奚落和嘲笑。用安慰、 鼓励取代嘲笑, 你的孩子会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和成长,你和孩子的关系也会获得良性发展。换个态度、换个说法,你可能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孩子。

有一个男孩, 他妈妈经常对他说:“你怎么总是没有长进呢?我看你这辈子就这么点出息了……”而另一个男孩的妈妈却这样和儿子说话:“孩子, 你应该能做得更好的,妈妈相信你。” 同样的意思,以责骂的方式和鼓励的方式说出来,效果就是不一样。可能第一个孩子,默默无闻,始终没有大的起色,而第二个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做出了很大成绩。

有些家长因为儿子考试成绩不好,就对他产生失望的心理,甚至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使孩子对自己也丧失信心。其实,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消极地看待自己,久而久之,还会变得思维僵化,反应迟钝。当孩子因为受挫而恐惧、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不能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受挫没有什么大不了,这次不行,下次再来,只要坚持,总会取得成功的。孩子从小到大,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很多挫折。如果孩子在受挫后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失去自信,变得软弱和退缩。相反,如果得到适当的引导,孩子就会坦然面对挫折,渐渐培养出应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意志力。

有个孩子说,他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一般都是处在将及格状态。

但是有一次,经过他的努力,他的数学成绩考到了班里前几名,虽然只有80多分。(www.chuimin.cn)

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本来认为爸爸会夸自己的。可是,爸爸却说:“80分有什么了不起,你怎么不想着考满分呢!瞧你这点出息!”

听了爸爸的话,他觉得很受打击,觉得自己的辛苦努力换回的不但不是表扬,反而是冷嘲热讽,这让他觉得自己的辛苦白费了,也就没有心思好好学习了。

挫折教育虽然很有必要,但是,父母绝不能以此为借口而吝啬自己对孩子的鼓励。对男孩的教育,不能直接进行批评和奚落,应该采用期望、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经常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设想,“失败离成功不远了,只要继续努力一定成功”。家长对孩子热切的期望、适当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将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证。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到了四岁还不会说话,大家都怀疑他是低能儿。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对他没有失去信心,他想方设法地发展爱因斯坦的智力。他给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儿子每搭一层,父亲就表扬和鼓励一次,就这样,爱因斯坦一直搭到十四层。

上学后,爱因斯坦仍然表现平庸,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老师甚至对父亲说他将一事无成。面对大家的讽刺和讥笑,爱因斯坦十分灰心丧气,甚至不想去学校,不愿见到老师和同学。父亲却鼓励他:“我觉得你并不笨,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你表现的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让爱因斯坦振作起来。

母亲对于爱因斯坦,除去百般疼爱和呵护,更多的也是鼓励。有一次母亲带他和亲友们一起郊游,别的孩子都在游泳爬山,只有爱因斯坦一人默默地坐在河边,静静地注视着水面。亲友忐忑不安地问爱因斯坦的母亲,他是不是神经有毛病,一定要趁早带他去医院做检查。母亲却十分自信地说:“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父母的鼓励和爱促使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后来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说一句“没事的,再来一次”;在孩子不敢迎难而上的时候,告诉他“相信你,可以的”。这对于任何一位家长来说,应该都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