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塑造男孩完美人格的99个智囊,让孩子避免推卸责任的惯性思维

塑造男孩完美人格的99个智囊,让孩子避免推卸责任的惯性思维

【摘要】:于是,那个哭泣的孩子真的再走了一遍。“扔石头”、“打茶几”其实就是推卸责任,这种教育方法,不仅让孩子始终感觉不到自己有错,还误认为有错的是石头、茶几。这种不认错、不反省的惯性思维一旦养成,长大后被人生路上的“石头”绊倒后,不仅不主动寻找自身原因,自责自省,反而将责任全部归咎于他人,长此下去,孩子未来的人生肯定阴影重重。

每一位父母都曾看着自己的孩子蹒跚学步。一些家长在看护孩子的时候,碰到孩子被地上的石头绊倒的情况,家长则立马跑过去扶起孩子,拣起石头扔得老远,嘴里还念叨:“该死的石头!”转身对孩子说:“宝宝不哭了,都是石头不好。”孩子止住哭声,跟着叫起来:“石头不好,坏石头!” 孩子心安理得,大人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跌倒了,就趴在地上哇哇大哭,而不是努力地自己爬起来。那些绊倒孩子的石头,则被斥责为“坏蛋”。在我们身边,很多家长对自己的这套手法颇为得意。

日本,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却不会这么做。

一个3岁的孩子在客厅走动时不小心撞到了茶几,顿时大哭起来。

妈妈听到孩子的哭声,过去把他扶起来,但没有拍打茶几,而是郑重其事地对孩子说:“儿子,你再重新走一遍!”

于是,那个哭泣的孩子真的再走了一遍。

接下来母亲继续启发孩子说道:“一个小孩走路不小心被茶几碰倒,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是你走得太快,第二是你走路的时候没有看前方,第三是走路时你在想什么事情,你想想看,自己属于哪一种情况呢?”

其实,小孩子刚学会走路,跌跤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因为父母的过分表现,让原本很小的一件事变得严重起来。结果,有些孩子跌倒后就不再爬起来,委屈万分地等着大人来抱或是来安慰。学步是人生的第一课,孩子在人生之初跌倒时,父母不必过于惊慌,要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磕磕碰碰,长大后还会遭遇挫折和失败,而我们要做的应是教会孩子从摔倒中吸取教训的同时并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扔石头”、“打茶几”其实就是推卸责任,这种教育方法,不仅让孩子始终感觉不到自己有错,还误认为有错的是石头、茶几。这种不认错、不反省的惯性思维一旦养成,长大后被人生路上的“石头”绊倒后,不仅不主动寻找自身原因,自责自省,反而将责任全部归咎于他人,长此下去,孩子未来的人生肯定阴影重重。

看过一篇小学生作文,篇幅很短小,语言也很稚嫩,不过看得出,这个男孩很坚强。我们不妨一起读一下:(www.chuimin.cn)

“一天,我在运动场的草地上,参加收拾小木棍的劳动。我找呀找,捡呀捡;我跑呀跑,运呀运。不一会就捡到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小棍棍。

不知是我太累,还是天太冷。突然,扑通一声,我被一块砖头绊倒啦。这一跤,摔得很闷,也很疼。伤心和委屈的眼泪,一下子从心头涌上了鼻子。眼看风云突变,就要多云转雨。突然,耳边记起了爸爸的声音: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多好多的困难和挫折,你是一个小小男子汉,要坚强,要勇敢。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我晃了晃头,清新了一下头脑。对自己说,对,我不哭,我要顽强地站起来……”

这孩子能写出这些,着实不易。不知你看了之后感觉如何。作为父母,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看得出,这位小男孩的父亲对他的教育和引导,对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父亲的话,已经成了他的行为准则。“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多好多的困难和挫折,你是一个小小男子汉,要坚强,要勇敢。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父母应该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而不要因为一时的心疼,就让孩子形成了软弱的性格,养成了推卸责任的习惯。

人生的旅程中,绝对不会永远是平坦大道,坎坷、荆棘、困难都会与人为伴。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同困难交锋,与挫折抗争。一个从小娇生惯养,溺爱过度的孩子,永远无法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敢于交锋和抗争者,即便跌倒也会爬起来,最终成为命运的主人和事业上的成功者。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鼓励孩子“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绝不等于是对孩子漠不关心。家长可以在他站起来以后,搂着他夸奖他的勇敢,让他能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怀和爱。小孩子的心田是一片尚待开垦的沃土,播下爱的种子肯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