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问题意识与调查研究选题:原则与误区

问题意识与调查研究选题:原则与误区

【摘要】:问题意识是指关注事物之间存在的矛盾及其原因追究的心理品质。从专家、父母、邻居的研究课题中寻找子课题。(二)问题转化为调查研究的选题有了问题之后,我们要使问题转化为调查研究的选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规避选题的误区。调查研究贵在创新,要能提出新的观点、理论、见解、学说,创出“新意”。

选题的关键在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没有真问题,就没有真研究。要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发现问题。那么,中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是否所有的问题都是课题呢?在将问题转换为课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那些问题?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问题的来源

发现问题需要树立问题意识,把握问题的来源。问题意识是指关注事物之间存在的矛盾及其原因追究的心理品质。它表现为人对问题的关注及其敏感度。对问题的关注是指头脑中时刻有留意问题的心理准备。对问题的敏感度是指一旦出现有价值的问题,能够迅速地感知到它的存在,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迅速地感知问题的存在,二是迅速地判断问题的价值。

问题的来源,是指问题产生的地方。把握问题的来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就可以确立课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的来路。

1.从现实生活及自然界中寻找问题

学习生活中选题。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化学物理实验仪器使用的不方便,演示的不合理;课本中某一个问题的深入探讨不恰当、不合理,甚至有些错误不适合当代中学生。这些都是问题,针对问题由此及彼,深入研究,延伸知识面,有些问题还可上升为课题。

比如:“洗手水再利用——附中万象楼洗手水循环冲厕所设计与研究”“水悠悠,校青青——校园植物灌浇用水转化研究”“我们身边的遗传现象”“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等等。

日常生活中选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都会碰到很多问题,选取学生热切关注的话题,通过加工和提炼都可以成为课题。比如:以如何保护眼睛或预防近视眼为课题。

自然环境中选题。选择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热点问题,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和自然,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比如:“水葫芦泛滥与生物入侵”“××河段水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水资源的调查报告”“××水库环境的保护及旅游展望”“××区农业废水中农药的调查与降解建议”“小水螅体硬珊瑚人工同养水环境探究”“噬菌体——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克星”。

传统文化中选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为地方学子,应该真诚关注本土文化传统中积累的深厚资源,在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有许多问题值得去探究和思考。

比如:“寻找碧水蓝天——北碚区水环境现状与污水处理初探”“缙云山泉水家庭处理方法探究”“水质侦查员——马鞍溪利用生物检测水质的实践活动”“还北碚一条清亮的腰带——龙凤溪水质污染调查研究”“关于工厂废水的综合治理与利用及电致变色检测”等等。(www.chuimin.cn)

2.从个人经历中寻找问题

个人经历和经验是我们观察各种事物、理解各种现象的基本视角,在观察之余我们要勤于思考,调整思维的方向,才可能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原来看不到的问题。观察和理解社会现象,要尊重客观事实,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多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质疑思维等方式,有助于发现问题。

3.从现有文献中寻找问题

作为调查研究课题的想法、灵感和火花,常常可以从学术著作、论文和教科书的内容中,从报纸杂志的文章和标题中,以及从学习笔记和谈话记录中采摘到。从专家、父母、邻居的研究课题中寻找子课题。确定研究专题(项目)的同时,还可以向科学家、专家、父母、邻居请教。他们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熟悉本门学科的现状和前沿,他们知道自己研究的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向他们咨询或者直接申请做他们的子课题,这样可以获更多启迪,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问题转化为调查研究的选题

有了问题之后,我们要使问题转化为调查研究的选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规避选题的误区。

科学性原则。所选的课题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事实基础,要符合人类认识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选题的科学性可保证课题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同时也有助于研究者自身养成良好的科研意识、态度及思维方式。

价值性原则。所开展的调查研究能对社会实践及科学发展产生作用和影响,一方面指经过实际研究才能得出研究结果,另一方面指研究应具备理论或应用价值。

可行性原则。从主客观条件两个方面考虑选题的可行性,即是否具备开展研究的条件,一方面要求研究问题要具体、明确,另一方面要求研究问题大小合适、难度适中。

创新性原则。调查研究贵在创新,要能提出新的观点、理论、见解、学说,创出“新意”。当旧理论无法合理解释所面临的问题时,就会被新的理论所取代。这一修改和创新过程循环往复,才使科学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