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泛地讲,先秦诸子是涉及很多学派的,但在人性艺术论上能成一家之言、产生重大影响的并不是很多。本书只选取了儒、墨、道、法四家七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老子和庄子—进行论述,道家部分增加了“庄子后学”,合起来便是四家七子八派。道家思想有早熟的特点,它是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超越性反思。道家部分除了老庄之外,还加上了庄子后学相关内容。前者关涉情与理的关系,后者多表现为质与文的关系。......
2023-11-24
人性是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所有伟大的思想家都不能回避对它的思考。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从人出发,都是为了人,对人性的认定是哲学思考的一个基本前提。只有明确了人的本质属性,人类才能确定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生存的意义。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入口处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可以看成是轴心时代的西方哲人对轴心问题的回答,为苏格拉底所深深认可。相对来说,西方哲学家更注重对宇宙论和知识论的分析,人性的问题在他们那里并不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而中国思想家则更注重社会伦理之学,以人性论为讨论中心。中国哲学并非没有宇宙论,但与人性论实密不可分,宇宙的根本原理即人生的根本原理。张岱年说:“中国人生论之立论步骤常是:由宇宙论而讲天人关系,进及于性论,再由性论讲人生之最高准则。”[1]可以说,人性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从先秦时代孟子、告子和荀子对人性善恶的争论,到汉唐之际流行的性三品说,再到宋明理学对心性问题的思考,都是围绕着人性展开的。清代朴学发达,义理之学受到排斥,但王夫之、阮元、戴震和焦循等人都对人性问题有着集中的探讨。
近人王国维考察了古今中外对人性的各种说法,最终仍百思不得其解。他说:“古今东西之论性,未有不自相矛盾者。使性之为物,如数及空间之性质然,吾人之知之也既确,而其言之也无不同,则吾人虽昌言有论人性之权利可也。试问吾人果有此权利否乎?今论人性者之反对矛盾如此,则性之为物,固不能不视为超乎吾人之知识外也。”[2]认识人性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眼睛可以看见万物却看不见自身,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远不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清楚,但我们至少可以先界定一下人性的内在构成。
按照人类的思维习惯,事物属性建构于区别性之上。孤立地谈一个事物的属性是很难的,我们只能通过事物间的差别来认识它。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关系的差异性是确定概念意义的基本原则,能指的肯定意义是借助所指的否定意义来确定的。也就是说,想说明一个事物是什么,先要说明它不是什么。我们可以依照这个思路,逐步缩小“包围圈”:首先,在宇宙中,人类不同于山河大地这样的非生物,它是有生命的生物;其次,在生物界中,人类又不同于无情感的植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类属于“有情众生”,即动物;最后,在有情的动物界中,人类是高级动物。可见,人兽之别是界定人性构成的最后一步。孟子说人性善,禽兽性不善。其实禽兽本来无所谓善恶,如我们不能说狼是恶的,羊是善的。荀子说人能“群”,禽兽不能“群”,其实动物中蜜蜂和蚂蚁都能“群”,这也不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觉得王充的说法最有道理:
夫裸虫三百六十,人为之长。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禀气于元,与物无异。鸟有巢栖,兽有窟穴,虫鱼介鳞各有区处,犹人之有室宅楼台也。能行之物,死伤病困,小大相害。或人捕取以给口腹,非作窠穿穴有所触,东西行徙有所犯也。人有死生,物亦有终始,人有起居,物亦有动作,血脉、首足、耳目、鼻口与人不别,惟好恶与人不同,故人不能晓其音,不见其指耳。及其游于党类,接于同品,其知去就,与人无异。(《论衡·辨祟篇》)
王充在分析人类与动物的差别的时候,对二者的共性和个性都涉及了。人与动物都是有欲望、好恶的,从中可以看出人性中有情感的因素;但只有人是“万物之中有知(智)慧者”,而禽兽则是愚痴的众生。佛家认为三毒与三恶道相应,贪心感饿鬼之报,嗔心感地狱之报,痴心感畜生之报,亦可作为旁证。由此可以推知,人性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个是情感,一个是理智。《楞严经》说一切众生有情想二习,情就是情感,想就是理智。英国哲学家休谟《人性论》主体分为两部分:先论知性,后论情感,也是分别对应着理智与情感。我们通常会形容一件事“合情合理”或“情理难容”,劝人时讲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便是不自觉地把人性做了这样的区分。
先秦诸子在讨论人性问题的时候,也都是针对这两个元素而展开的。例如,孔子常常仁智并举,仁对应的是情感,智对应的是理智。荀子则直接情智并举:“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老子的人性论是以超越情智为特征的,即所谓“常使民无知无欲”。大体来说,知对应着理智,而广义的欲则涵摄着情感。
为了方便,我们把情感和理智简称为“情”和“理”。当然,任何概念都有它的局限性和模糊性,比如情会涉及欲,而理则常被等同于智,本书会根据现实情况加以变通。同时,将人性的内在构成界定为情和理,并不意味着思想家们对它的认识是统一的,他们之间的差别正是本书要讨论的内容。
当诸子从人性论的视角观察艺术的时候,他们的着眼点落在哪里呢?下面再看一下艺术的内在结构。
康德说,美是艺术的根本特征。艺术之美的根源何在,美学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李泽厚说:
现代一些美学家否认存在有特定的审美感情或审美感受的情感状态。他们认为所谓审美感受、审美感情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验的感受、感情的“某种方式”的“恰到好处”的协调、综合、均衡、中和,这种“中和”的感情越多、越丰富、越恰到好处,就越能形成审美感受,就得到越多的美感。……(www.chuimin.cn)
另外一种相反的意见……认为有一种特殊的审美感情,它们是对对象的形式—色彩、线条、音响即所谓“有意味的形式”的反应。只有在这种纯形式的欣赏中才能获得审美感情,其他涉及内容(如故事、情节、人物)的情感、感受或认识都不能算作审美。(《美学四讲》)
李泽厚最后总结道:“这两种意见颇不相同甚至对立,但都有一定道理。前者显然更适用于各再现艺术部类,后者则更与表现艺术合拍。”[3]事实上,这两种观点并非正反对立,而是表里互补。前者关注艺术的情感内容,后者则关注艺术的美学形式,审美活动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的。如果用传统文论的术语,不妨称之为“情”和“文”。刘勰云:
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文心雕龙·情采》)
刘勰把艺术分为三种:基于视觉,眼观五色之文,是为美术;基于听觉,耳听五音之文,是为音乐;基于知觉,心感五性之文,是为文学。
就形式而论,美术是“形文”,音乐是“声文”,文学应该是“言文”。就内容而论,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以文字来表现感情,自然可以说是“情文”,事实上任何艺术本质上都是“情文”。美术以线条和色彩来表现生活,其形式要素“文”显得更为突出,不过如果一幅画没有灵魂,不能表现出画家的精神气质,则无论画人画物,都与科普插图没有区别。中国画强调写意,意在笔先,就是因为笔以表意,文以传神。音乐以声音来抒发情感,也是有情有文。《毛诗大序》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乐的文即音调的高低、音色的刚柔、节奏的缓急。刘勰用“情文”来专指文学,只是为了突出情感对于文学本质的规定性意义。
综合所有艺术的共性,我们可以说,情感内容和文采形式是构成艺术的两个基本元素,用刘勰的话来说是“情采”,我们则称之为“情文”。由于思考社会问题的综合性,先秦诸子常用的术语是“质文”。
人性有情有理,艺术有质有文,把人性和艺术结合起来考察,最终可以落实到以下两点—情理关系与质文关系,先秦诸子人性艺术论的基本结构由此建立。由于侧重点的差异,诸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美学思想。
第一,主情与主理有区别。《文心雕龙·明诗》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是说文章可以抒情。《文心雕龙·情采》说:“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这是说文章也要明理。依常人的理解,艺术表现人性,自然要以抒情为主。清人吴雷发《说诗菅蒯》说:“诗以道性情,人各有性情,则亦人各有诗耳。”但理学家就不这么看,于是又有了文以载道之说,载道当然就要主理。情理冲突是美学史上永恒的话题,戏曲家汤显祖就自称以情抗理。对思想家而言,对情理关系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他们美学思想的基本方向。
第二,重质与重文有区别。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如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见缘情之诗多绮丽奢靡,体物之赋多形象鲜明,顺理而推,载道之文当周正庄严;另一方面,形式也反作用于内容,优美或拙劣的文笔可以使人产生直接的情感反应,可见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的。
有关此道之美:先秦诸子人性艺术论的文章
宽泛地讲,先秦诸子是涉及很多学派的,但在人性艺术论上能成一家之言、产生重大影响的并不是很多。本书只选取了儒、墨、道、法四家七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老子和庄子—进行论述,道家部分增加了“庄子后学”,合起来便是四家七子八派。道家思想有早熟的特点,它是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超越性反思。道家部分除了老庄之外,还加上了庄子后学相关内容。前者关涉情与理的关系,后者多表现为质与文的关系。......
2023-11-24
先秦诸子人性艺术论的兴起,是中国文化走向成熟的一个表现,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当先民尚与鸟兽同群,文明尚未开化的时候,人性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人性论出现的前提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人文精神的确立。人性是他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他们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无不是以其人性论为基础的,并达到相当的深度。先秦诸子的人性论就建立在这样深入细致的观察与思考之上。下面再看先秦艺术的发展。......
2023-11-24
五谷得其养,则枝叶茂盛;人身得其养,则肤革充盈;人心得其养,诚于中而形于外,表现为一种气度,孟子称之为“养气”。显然,养气是从属于养心的,养心为体而养气为用。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养气而名之以“浩然”,便有了美学意义。孟子的养气说对中国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奠定了文气论的理论基础。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2023-11-24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因为失其本心的情况不同,求其放心的手段也不同: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尧舜性之,汤武身之、反之,至于五霸,则不过是假之而已。如果是下愚之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失其本心,也就不知道应求其放心,那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认为,要等待一个良心发露的契机。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孟子指出,这种自发的感情,便是本性之善的自然流露。......
2023-11-24
人类文明创造的三大领域,科学是求真的,哲学是明善的,而艺术是审美的。诸子的理论重心并不是艺术,除儒家以外,纯粹以艺术作为话题的情况并不多。我们不能只关注孔子直接谈及艺术的部分,而要把它看成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海平面下面才是他美学思想的主体。笔者以为是人性论。艺术表现人性,艺术就是人性之根上生出来的花朵,艺术史就是人类的一部人性表现史。从这个意义上讲,诸子美学可以归结为诸子的人性艺术论。......
2023-11-24
由此可见,道与德的美学形象很是玄妙,老子直接用了“玄德”一词来形容它,所以他的美学也可以说是玄德之美。唯一的方式就是回到玄德那里。虚静至极,玄德复反,老子称为“归根”。归根即复命,复命即复性,复性即恢复到玄德状态。玄德建立在对世间性情的否定之上,它的美学标准也正好与世俗艺术相反。对世俗艺术而言,音有声、象有形,这是最基本的;但玄德之美不是这样。......
2023-11-24
最后,“文之以礼乐”,这便是“成于乐”。显然,“游于艺”和“成于乐”意思相通。其次,“成于乐”涵盖了“立于礼”,又超越了“立于礼”。在这种情况下,礼和乐是矛盾统一、相辅相成的。升堂而未入室,说明子路虽然可以演奏,但因不能立于礼,所以不能成于乐,自然不能算是“成人”。从内圣的角度讲,“成于乐”标志着孔子的完美人格最终完成,可以称他为“成人”了。......
2023-11-24
至此,孔子的仁学彻底确立。孔子的仁学立足于人本,而又以关怀人情作为根本出发点,所以,说孔子是一个人本主义者,可以说是实至名归。重仁体现了孔子对人类情感欲望的尊重,但情感欲望的满足必须有一个度,否则就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请注意这并不是仁的定义,而是实现仁的条件。......
2023-11-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