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33 习题1.32电路解:分别画出图1-33所示各电路便于观察的串、并联结构的等效电路如图1-34所示。图1-35 习题1.33电路解:参阅例1-1。图1-37 习题1.35电路1.36 将图1-38a、c所示电流源等效转换为电压源。图1-45 习题1.43电路1.44 试应用分压公式求图1-46所示电路未知电压。......
2023-11-24
1.23 已知下列电流参考方向和电流值,试指出电流实际方向。
(1)IAB=3A;(2)IAB=-3A;(3)IBA=3A;(4)IBA=-3A。
解:(1)IAB=3A>0,IAB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即由A→B;
(2)IAB=-3A<0,IAB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即由B→A;
(3)IBA=3A>0,IBA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即由B→A;
(4)IBA=-3A<0,IBA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即由A→B。
1.24 已知电路如图1-25所示,U1=5V,U2=-3V,
试求Uab、Uba、Ucd、Udc。
解:Uab=U1=5V
Uba=-U1=-5V
Ucd=U2=-3V
Udc=-U2=3V
1.25 已知电路如图1-26所示,以C为参考点时,φA=10V,φB=5V,φD=-3V,试求UAB、UBC、UBD、UCD。
解:UAB=φA-φB=(10-5)V=5V
UBC=φB=5V
UBD=φB-φD=[5-(-3)]V=8V
UCD=-UDC=-φD=-(-3)V=3V
图1-25 习题1.24电路
图1-26 习题1.25电路
1.26 已知电路如图1-27a所示,US1=10V,US2=5V,R1=100Ω,R2=1400Ω,求电位φA、φB、φC。
解:图1-27a是电路中的一种习惯画法,对于初学者,也可将该电路改画为另一种习惯画法,并标出回路电流I参考方向,如图1-27b所示。D点为两电源公共端,一般常设为电位参考点。
图1-27 习题1.26电路
先求电流:
φA=φAD=US1=10V
φB=φBD=UBC+UCD=IR2-US2=(0.01×1400-5)V=9V
或φB=φBA+US1=-IR1+US1=(-0.01×100+10)V=9V
φC=UCD=-US2=-5V
1.27 已知电路如图1-28所示,R1=R2=2Ω,R3=R4=1Ω,US1=5V,US2=10V,试求φA、φB、φC。
解:标出回路电流I如图1-21所示。
因R4中无电流,φC=US2=10V
φB=-IR3+φC=(-1×1+10)V=9V
φA=-US1+IR2+φC=(-5+1×2+10)V=7V
图1-28 习题1.27电路
1.28 已知电路如图1-29所示,R1~R6均为1Ω,US1=3V,US2=2V,试求分别以d点和e点为零电位参考点时φa、φb和φc。
解:电路分为两个独立回路,先求回路电流。
两个回路之间只有一根导线连接,因此,Iab=0。
图1-29 习题1.28电路
(1)以d点为零电位参考点:
(2)以e点为零电位参考点:
1.29 已知电路如图1-30所示,按给定电压、电流方向,求元件功率,并指出元件发出或吸收功率?
图1-30 习题1.29电路
1.30 已知图1-31所示电路和元件功率,试求未知电压、电流。
图1-31 习题1.30电路
1.31 已知电路如图1-32a、b所示,试求ab端等效电阻。
图1-32 习题1.31电路
解:(1)图1-32a电路:Rab={1.5+[6∥3∥(2+2+2)]}Ω≈3Ω
(2)图1-32b电路:改画AB端等效电路如图1-32c所示。RAB=6∥4∥4∥3Ω=1Ω
1.32 已知电阻电路如图1-33所示,试求各电路的ab端等效电阻。
图1-33 习题1.32电路
解:分别画出图1-33所示各电路便于观察的串、并联结构的等效电路如图1-34所示。
(1)Rab=[(6∥6)+(4∥6)]Ω=5.4Ω
(2)Rab=[(6∥6)+7]∥10Ω=5Ω
(3)Rab=6Ω,其中图2-50c点画线框内的电路被短路。
图1-34 习题1.32等效电路
(4)Rab=8∥[(8∥8)+8]Ω=4.8Ω
1.33 已知电阻混联电路如图1-35a所示,R1=3Ω,R2=R3=R7=2Ω,R4=R5=R6=4Ω,试求电路等效电阻R。
图1-35 习题1.33电路
解:参阅例1-1。
1.34 已知电路如图1-36所示,C1=C4=6μF,C2=C3=2μF,试求S开关断开和闭合时ab间等效电容。
解:(1)S开关断开:
(2)S开关闭合:
1.35 将图1-37a、c所示电压源等效转换为电流源。
图1-36 习题1.34电路
解:等效转换结果如图1-37b、d所示。
图1-37 习题1.35电路
1.36 将图1-38a、c所示电流源等效转换为电压源。
解:等效转换结果如图1-38b、d所示。
图1-38 习题1.36电路
1.37 试应用电源等效变换化简图1-39a、d所示电路。
解:等效转换结果如图1-39b、c和图1-39e、f所示。
图1-39 习题1.37电路
1.38 已知电路如图1-40a所示,R1=R2=100Ω,R3=50Ω,US1=100V,IS2=0.5A,试利用电源等效变换求电阻R3中的电流I。
图1-40 习题1.38电路
解:将图1-40a所示电路依次等效变换图1-40b、c所示电路。其中:
US2=IS2R2=0.5×100V=50V
R=R1+R2=(100+100)Ω=200Ω
US=US1-US2=(100-50)V=50V
1.39 已知电路如图1-41a所示,试将其等效为一个电压源电路。
图1-41 习题1.39电路
解:参阅例1-2。
1.40 已知电路如图1-42a所示,试将其等效为一个电流源电路。
图1-42 习题1.40电路
解:参阅例1-3。
1.41 已知电路如图1-43所示,R1=1Ω,R2=3Ω,R3=10Ω,R=5Ω,US1=10V,US2=6V,IS=0.5A,试求R中的电流I。
图1-43 习题1.41电路
解:参阅例1-4。
1.42 已知电路如图1-44所示,按给定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求元件二端电压U。
图1-44 习题1.42电路
1.43 已知电路如图1-45所示,按给定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求元件中电流I。
图1-45 习题1.43电路
1.44 试应用分压公式求图1-46所示电路未知电压。
解:根据分压公式可计算出各未知电压如图2-27空格中所填。
图1-46 习题1.44电路
1.45 试应用分流公式求图1-47所示电路未知电流。
图1-47 习题1.45电路
解:根据分流公式可计算出各未知电流如图1-47空格中所填。
1.46 已知电路如图1-48所示。
图1-48a中,若R1→∞,则U1=U;
若R2→∞,则U1=0。
图1-48b中,若R1→∞,则I1=0;
若R2→∞,则I1=I。
1.47 试求图1-49电路中的未知电流。
图1-48 习题1.46电路
图1-49 习题1.47电路
解:(1)图1-49a中,对节点A,设电流流进为正,流出为负,有:(-2A)+I-4A=0,解得:I=6A。
(2)图1-49b中,对节点A,有:-2=1+2+I1(流进=流出),解得:I1=-5A。
对节点B,有:I1+3=I2+4(流进=流出),将I1=-5A代入并解得:I2=-6A
(3)图1-49c中,对节点C,有:I1+2+1=0,解得:I1=-3A。
对节点D,有:I1+4=I2,解得:I2=1A。
对节点E,有:I2+I3=5A,解得:I3=4A。
1.48 求图1-50中各未知电压UA。
图1-50 习题1.48电路
1.49 求图1-51中各未知电流I。
图1-51 习题1.49电路
1.50 求图1-52中各未知电流I。
图1-52 习题1.50电路
1.51 求图1-53中各未知电压UAB。
图1-53 习题1.51电路
1.52 求图1-54中各I、UA、UB和UAB。
图1-54 习题1.52电路
1.53 已知电路如图1-55所示,US1=1V,US2=2V,US3=3V,IS=1A,R1=10Ω,R2=3Ω,R3=5Ω,试求Uab、UIs。
解:由于电路中a至b无电流,因此
Uab=US1-US3=(1-3)V=-2V
UIs=US1-ISR2-US2=(1-1×3-2)V=-4V
1.54 已知电路如图1-56a所示,R1=2kΩ,R2=15kΩ,R3=51kΩ,US1=15V,US2=6V,试求S开关断开和闭合后,A点电位和电流I1、I2。
图1-55 习题1.53电路
图1-56 习题1.54电路
解:(1)S开关断开,画出其等效电路如图1-56b所示。图中:I1=-I2
列出KVL方程:-US1-I1R1+I2(R2+R3)-US2=-US1+I2(R1+R2+R3)-US2=0
UA=I1R1+US1=[(-0.309)×2+15]V=14.4V
(2)S开关闭合,画出其等效电路如图1-56c所示,此时UA=0,S开关将电路短路为两个独立回路,可分别列出两个回路的KVL方程并解得:
1.55 已知电路如图1-57所示,US=-10V,R1=R4=2Ω,R2=R3=3Ω,试求UA、UB和UAB。
解:
UAB=UA-UB=[(-6)-(-4)]V=-2V
图1-57 习题1.55电路(www.chuimin.cn)
1.56 已知电路如图1-58所示,US1=5V,US2=10V,R1=R3=1Ω,R2=R4=4Ω,试求I和UAB。
解:列出KVL方程:
I(R1+R2+R3+R4)+US1-US2=0
UAB=IR1+US1+IR2=[0.5×(1+4)+5]V=7.5V
或UAB=-I(R3+R4)+US2=[-0.5×(1+4)+10]V=7.5V
1.57 已知电路如图1-59所示,R1=R2=R3=R4=R5=1Ω,US1=US2=5V,I1=1A,I2=3A,I6=2A,I7=-1A,试求UAD、UBC。
图1-58 习题1.56电路
图1-59 习题1.57电路
解:对于节点E,I3=I1-I2=(1-3)A=-2A
对于节点F,I4=I3-I6=[(-2)-2]A=-4A
对于节点G,I5=I4-I7=[(-4)-(-1)]A=-3A
UAD=I1R1+I3R3+US1+I4R4+US2=[1×1+(-2)×1+5+(-4)×1+5]V=5V
UBC=-I5R5-I4R4-US1-I3R3+I2R2=[-(-3)×1-(-4)×1-5-(-2)×1+3×1]V=7V
1.58 已知电路如图1-60所示,R1=R2=R3=R4=10Ω,US1=10V,US2=20V,US3=30V,试求Uad、Ubc、Uef。
解:标出网孔电流I参考方向如图1-60所示。
因a、b端开路,支路ac、bd中无电流,因此:
Uad=Uac+Ucd=Ucd=-IR2+US2=(-0.5×10+20)V=15V
Ubc=Ubd+Udc=-US3-Ucd=(-30-15)V=-45V
图1-60 习题1.58电路
Uef=Ued+Udf=US2-IR3=(20-0.5×10)V=15V
1.59 已知电路如图1-61所示,IA=IB=2A,R1=1Ω,R2=2Ω,R3=3Ω,试求电流I1、I2、I3和IC。
解:对由ABC组成的闭合面:IA+IB+IC=0
IC=-(IA+IB)=-(2+2)A=-4A
对节点A有:IA+I1=I2 ①
对节点B有:IB+I2=I3 ②
对由3个电阻组成的回路,有:I1R1+I2R2+I3R3=0 ③
图1-61 习题1.59电路
联立求解方程①、②、③得:,
,
1.60 已知电路如图1-62所示,R1=R2=R3=R4=R5=R6=2Ω,IS1=1A,US2=2V,US3=4V,US4=6V,US5=8V,US6=10V,试以o点为参考点,求φa、φb、Uab。
解:参阅例1-5。
1.61 已知电路如图1-63所示,R1=2Ω,R2=6Ω,R3=4Ω,US1=20V,US3=26V,试求支路电流I1、I2、I3。
解:参阅例1-6。
1.62 已知电路如图1-64所示,US=10V,IS=1A,R=5Ω,试求各元件功率,并指出其发出或吸收功率。
图1-62 习题1.60电路
图1-63 习题1.61电路
图1-64 习题1.62电路
解:参阅例1-7。
1.63 已知电路如图1-65a所示,US=24V,R1=200Ω,R2=100Ω,IS=1.5A,试用叠加定理求解电流。
图1-65 习题1.63电路
解:画出叠加定理求解电路如图1-65b、c所示。
I=I′+I″=(0.08+1)A=1.08A
1.64 已知电路如图1-66a所示,R1=10Ω、R2=50Ω、R3=40Ω、US1=28V、US2=5V,试用叠加定理求解支路电流I1、I2和I3。
图1-66 习题1.64电路
解:画出叠加定理求解电路如图1-66b、c所示。
I1=I′1+I″1=[(-0.869)+(-0.069)]A≈-0.8A
I2=I2′+I″2=[0.386+(-0.0862)]A≈0.3A
I3=I3′+I″3=(0.483+0.01724)A≈0.5A
1.65 已知电路如图1-67a所示,试用叠加定理求解6Ω电阻中电流I。
图1-67 习题1.65电路
解:画出叠加定理求解电路如图1-67b、c所示。
图1-67b中,4/8=2/4,电桥平衡,A、B等电位,I′1=0
图1-67c中,
因此,
1.66 已知电路如图1-68a所示,US=10V,IS=2A,R1=5Ω,R2=R3=3Ω,R4=2Ω,试用叠加定理求解I1,I2。
图1-68 习题1.66电路
解:参阅例1-8。
1.67 试求图1-69中各电路的AB端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将电路依次等效变换如图1-69所示。
图1-69 习题1.67电路
1.68 已知电路如图1-70所示,试求其AB端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将电路依次等效变换如图1-70所示。
说明:其中图1-70(4)中,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2Ω)对外电路不起作用,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3Ω)对外电路不起作用,因此对外电路来讲可将其删除。
图1-70 习题1.68电路
1.69 已知电路如图1-71a所示,试求ab端戴维南等效电路。
图1-71 习题1.69电路
解:首先将电路改画成容易看清连接关系的电路,如图1-71b所示,然后依次等效变换,如图1-71c、d所示。
1.70 已知电路如图1-72a所示,US=8V,R1=R2=R3=2Ω,R4=1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解R4中电流I。
解:将电路依次等效为图1-72b、c所示电路。
图1-72 习题1.70电路
1.71 已知US1=24V,US2=-6V,R1=12Ω,R2=6Ω,R3=4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图1-73a所示电路的电流I。
解:将图1-73a电路等效变换为图1-73b电路,其中:
RS=R1∥R2=12∥6Ω≈4Ω
图1-73 习题1.71电路
1.72 已知电路如图1-74a所示,US=8V,IS=2A,R1=R2=R3=2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解I3。
解:将由R1、US、R2和IS组成的部分电路戴维南等效变换为图1-74b所示电路。
图1-74 习题1.72电路
1.73 已知电路如图1-75a所示,US=48V,R1=2Ω,R2=R4=3Ω,R3=6Ω,RL=5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解IO。
解:参阅例1-9。
图1-75 习题1.73电路
1.74 已知有源两端网络N的实验电路分别如图1-76a、b所示,试求该网络AB端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图1-76a,开路电压UOC=UAB=100V
图1-76b,,解得:
据此,画出该网络AB端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1-76c所示。
图1-76 习题1.74电路
1.75 测得一含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为10V,短路电流为0.1A,试画出其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开路电压即为该戴维南电路内电压源电压UOC=10V。
戴维南电路内阻:
因此,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1-77所示。
图1-77 习题1.75电路
1.76 已知电路如图1-78所示,且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S开关断开,试求图中各电路uC(0+)、iL(0+)。
图1-78 习题1.76电路
解:参阅例1-10。
1.77 电路同上题,若S开关原断开,且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合上,试再求图中各电路uC(0+)、iL(0+)。
解:参阅例1-10。
1.78 电路同题1.76,试求S开关断开后,图中各电路τ和uC(∞)、iL(∞)。
解:S开关断开,电路达到稳态后,uC(∞)、iL(∞)与题1.77中uC(0+)、iL(0+)相同。
图1-78a:τ=(R1+R2)C;图1-78b:;图1-78c:τ=R1C;图1-78d:
;
1.79 电路同题1.77,试求S开关合上后,图中各电路τ和uC(∞)、iL(∞)。
解:S开关合上,电路达到稳态后,uC(∞)、iL(∞)与题1.76中uC(0+)、iL(0+)相同。
图1-78a:τ=[R1+(R2∥R3)]C;图1-78b:;图1-78c:τ=(R1∥R2)C;图1-78d:
;
1.80 已知不同时间常数τ的RC充电和放电指数曲线如图1-79所示,试比较τ的大小。
图1-79 习题1.80波形
解:无论充电还是放电,时间常数小,充电和放电速度快。因此,τ3>τ2>τ1。
1.81 已知电路如图1-80所示,US=6V,R1=3kΩ,R2=2kΩ,C=5μF,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S开关闭合,试求uC、iC。
解:
图1-80 习题1.81电路
1.82 已知电路如图1-81所示,R=20kΩ,C=10μF,电容初始电压UC0=10V。t=0时,S合上。试求放电时最大电流和经过0.2s时,电容上电压。
解:放电时最大电流,即t=0时的初始电流。
图1-81 习题1.82电路
1.83 已知电路如图1-82a所示,R=50Ω,L=10H,US=100V,电感未储能。t=0时,S开关合上,试求iL、uL、uR,并画出其波形。
解:
画出波形图如图1-82b、c所示。
图1-82 习题1.83电路和波形
1.84 已知电路如图1-83a所示,R1=R3=10Ω,R2=5Ω,US=20V,C=10μF,电路已达稳态。t=0时,S开关闭合。试用三要素法求uC,并画出波形图。
解:uC(0+)=uC(0-)=US=20V
画出uC波形图如图1-83b所示。
1.85 已知电路如图1-84a所示,R1=15Ω,R2=R3=10Ω,US=10V,L=16mH,电路已达稳态。t=0时,S开关闭合。试用三要素法求iL,并画出波形图。
图1-83 习题1.84电路和波形
图1-84 习题1.85电路和波形
解:
画出iL波形图如图1-84b所示。
1.86 已知电路如图1-85a所示,US1=20V,US2=40V,R=500Ω,C=5μF,S开关在位置1时,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S开关置于位置2,试求uC、iC,并画出uC波形。
图1-85 习题1.86电路和波形
解:uC(0+)=uC(0-)=US1=20V
uC(∞)=US2=40V
τ=RC=500×5×10-6s=0.0025s
画出uC波形如图1-85b所示。
1.87 已知微分电路输入电压波形脉宽τa=10ms,试判断下列情况下,RC参数是否满足微分电路条件?
(1)R=5kΩ,C=1μF;
(2)R=1kΩ,C=1μF;
(3)R=100Ω,C=1μF。
解:微分电路的条件是:τ≪τa,“≪”一般要求小于10倍以上。
(1)R=5kΩ,C=1μF,τ=RC=5×103×1×10-6s=5ms。τa=2τ,不满足微分电路条件。
(2)R=1kΩ,C=1μF,τ=RC=2×103×1×10-6s=1ms,τa=10τ,基本满足微分电路条件。
(3)R=500Ω,C=1μF,τ=RC=0.5×103×1×10-6s=0.5ms,τa=20τ,满足微分电路条件。
有关计算机电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的文章
图1-33 习题1.32电路解:分别画出图1-33所示各电路便于观察的串、并联结构的等效电路如图1-34所示。图1-35 习题1.33电路解:参阅例1-1。图1-37 习题1.35电路1.36 将图1-38a、c所示电流源等效转换为电压源。图1-45 习题1.43电路1.44 试应用分压公式求图1-46所示电路未知电压。......
2023-11-24
图8-26 习题8.53电路8.54 图8-27为由集成运放组成三点式振荡器原理电路,为满足相位平衡条件,试在集成运放框内填入同相和反相输入端标志。解:电路振荡频率调节范围6.59~20.7kHz。......
2023-11-24
场效应晶体管属于单极型晶体管,即只有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3个电极D、G和S分别称为漏极、栅极和源极,相当于晶体管的C、B和E极。图3-8 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转移特性图3-9 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a)结型 b)耗尽型MOS c)增强型MOS饱和漏极电流IDSS。结型:约107Ω;MOS管:高达1015Ω。......
2023-11-24
图7-30 习题7.54电路图7-31 习题7.55电路解:TTL集成电路多余输入端悬空时相当于接高电平。74LS04输出低电平UOL=0.35V,最大值UOLmax=0.5V,为此:因此,295Ω
2023-11-24
集成运放组成框图如图4-5c所示,主要有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组成。图4-5 集成运放电路符号和组成框图a)电路符号 b)集成运放旧符号 c)组成框图集成运放中的信号。集成运放主要参数。是开环时集成运放差模输入电阻,Rid越大越好。是集成运放输出电压为0时,加在两个输入端的补偿电压,反映了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的不对称性。......
2023-11-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