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医药康养旅游攻略-康养休闲旅游基础

中医药康养旅游攻略-康养休闲旅游基础

【摘要】:本书主要从旅客体验方式的差异入手,将中医药康养旅游分为以下四个类型。这类旅游者大多数是为了购买中医药养生相关产品,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效果。此类旅游模式是中医药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的融合和延伸,为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提供服务的主要机构有健康产业园、中医药企业等。

本书主要从旅客体验方式的差异入手,将中医药康养旅游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一)中医医疗

中医医疗类康养旅游是开展以体验中医医疗服务以及特色中医医疗项目的旅游活动,旅游者主要是为了治疗疾病、康复疗养或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到具备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馆、中医门诊部等中医药医疗服务机构的旅游目的地就诊,病人多患有慢性病或其他疾病。如国内最早运营的“中医疗养游”的三亚中医院,借助三亚市优越的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与中医理疗相结合,寓休闲于治病,寓治病于休闲,吸引国内外众多患者来此治疗疾病。陕西铜川孙思邈中医堂是特色的“连锁”公办中医院的代表,截至2020年,在铜川已有128家,其中市级4家、区县级4家、乡镇级60家、村级60家。铜川市为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结合当地“一代药王故里,千年养生福地”的特色中医药文化和传统中药材产业优势,兴建铜川孙思邈中医堂,配备针灸器具、推拿床、刮痧板、火罐、中药柜等中医药设施,开展汤药、理疗、针灸、拔罐、推拿、刮痧、贴敷等中医传统诊疗,提供中医健康指导、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调养服务,让传统的中医诊疗服务回归大众,让特色的中医文化代代相传。

(二)养生保健类

养生保健类康养旅游是以体验中医药推拿、药浴、药膳、艾灸、刮痧等服务为目的的旅游。这类旅游者多是“亚健康”或患有慢性病、“城市病”的人群,想要通过中医养生的方式提升身体素质,加强免疫力。提供服务的主要机构有康养小镇、温泉酒店、度假村、生态健康园、中医养生馆、足疗馆、药膳坊等。如重庆金佛山药浴温泉城,将当地优质的温泉资源和中药材资源融合开发,研制出特色的“药泉”,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效。浙江桐庐健康小镇作为“中医药鼻祖圣地”,以富春山水原生态和“桐君”国药文化为依托,打造国内首个将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和健康管理科学体系有机结合的江南养生文化村。在睡眠诊疗上,江南养生文化村摒弃化学药物干预的治疗方式,从环境、饮食运动、医疗、心理、生活习惯六大方面帮助游客调理身体机能和养成良好睡眠质量,并同步结合养生旅游度假村式园区服务,让治疗与康体保健、身心舒压完美融合。

(www.chuimin.cn)

图5-3 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药膳鸡汤

(三)文化教育类

文化教育类康养旅游是以参观、游览、体验与中医药相关的医学知识、药学知识、历史文化遗迹、文化创意、文博展览,或参加职业教育、中医技能培训等服务为目的的旅游。此类旅游者多是中医药文化爱好者或者中医药养生从业人员,提供服务的主要机构包括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馆、中医药历史古迹、药用植物博览园、中医药文化教育培训中心、历史名人故居(旧址)等。如北京的同仁堂博物馆通过展出近千件珍贵的历代文物,揭示了中医药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同仁堂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之路。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具有较大规模的中医药史专业博物馆,其历史悠久,馆藏文物1万多件。博物馆通过“天圆地方”为设计理念的建筑形态、巨幅地面铜雕“中医药千年回响”“精、气、神”雕匾、“针灸铜人”互动场景、“太医署”多媒体场景、诊脉体验等,鲜活而生动地诠释了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发展的千年历程乃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健康产业类

健康产业类康养旅游是以体验与中医药健康相关的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制作工艺展示或体验等服务为目的的旅游。这类旅游者大多数是为了购买中医药养生相关产品,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效果。此类旅游模式是中医药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的融合和延伸,为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提供服务的主要机构有健康产业园、中医药企业等。如东阿阿胶生物科技园,以科普走廊形式带领游客参观工厂内生产车间,通过互动多媒体等技术让旅游者参与到中医药产品的生产制作环节中,从而展示三千年的阿胶历史文化和产品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再如浙江屏南药膳小镇,境内群山连绵,河流纵横,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自然环境很适合青草药生长,药膳资源丰富且品质优良,是中国本草养生文化之乡、全国民间药膳示范县和中国本草养生文化传承基地,因此小镇依托其悠久的药膳历史文化、长寿文化和丰富的药膳资源,通过发展生态养殖业、绿色种植业,开发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创建了药膳养生、延绵益寿的地方特色品牌,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生产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旅游活动,形成药膳资源的产业转化,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