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社会水平决定休闲旅游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东部地区的休闲旅游发展水平处于领先状态,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滞后,总体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格局,与我国当前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因此,现有的休假制度只能适应传统的大众观光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休闲旅游的发展。(四)休闲旅游市场尚具有较大培育空间结合我国现有国情,休闲旅游市场尚存在较大培育空间,需要多协同推进发展。......
2023-11-23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康养旅游市场已成规模,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部分亚太地区,并且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各个国家(地区)纷纷挖掘自身自然、文化等特色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康养旅游项目。国内康养旅游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依托巨大的人口规模,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市场,而且初步开始形成特色板块,但总体而言,产品供给依旧不足。
(一)全球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康养旅游就是在此背景下开始发展起来的。全球健康研究所数据显示,2015—2017年,全球康养旅游业年复合增速为6.5%,是整体旅游业增速的两倍以上;预测2022年全球康养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9190亿美元。目前,康养旅游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部分亚太地区,排名前五国家分别为美国、德国、中国、法国、日本,占全球市场的59%;中国和印度最近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从2015年到2017年,两国分别增加了约2200万人次和1700万人次。
拓展阅读4-2
全球康养旅游业发展至今,主要形成“医+游”和“养+游”两种发展模式。依托当地各具特色的康养旅游资源,部分国家已形成其产业特色,如依托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发展形成的德国森林康养、日本温泉康养、法国庄园养生、泰国药浴等;依托现代医学技术形成的瑞士抗衰老康养旅游、韩国医疗美容旅游等。
(二)国内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1.起步晚、发展快
虽然我国康养旅游人数和消费金额排名在全球前列,但与德、美等康养旅游业起步早的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康养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等问题。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旅游也从传统的走马观花趋向于深度的体验游,更加注重旅游的品质,近些年康养旅游发展迅速。
2019年我国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占当年GDP总量的11.05%,人均旅游4.3次,人均旅游消费超4000元。这意味着我国旅游已经进入大众消费期。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愈加重视,大健康产业正快速迈入新一轮的增长,2018年我国康养产业产值达6.8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2%。这说明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千亿级的康养需求蓝海市场,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区四大康养辐射片区。
2.初步形成特色板块
从地理分布来看,我国康养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板块特色: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康养旅游资源丰富,且城市吸引力强,是目前康养产业发展最为成熟、软服务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海南地区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海资源,近几年医疗健康发展势头迅猛,为康养旅游业提供了极佳的发展条件;以山林、温泉、雪地为特色资源的东北板块;依托优质的滨海资源、丰富的配套设施、较为发达的医疗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山东板块;以宗教、民俗文化、山林、湖泊迅速发展的西南板块等,这些都是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初步形成的康养旅游特色板块。
3.供需不平衡(www.chuimin.cn)
(1)康养旅游产品需求旺盛。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受新型冠状疫情影响,2020年度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30.22亿人次,下降52.1%。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50万亿元,下降61.1%。但疫情对大健康概念的带动,以及疫情中人们重视健康意识的提高,或将助力康养旅游的发展。后疫情时代,民众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将会加速释放,这为康养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①老年人群市场
2015年全国老龄办调查数据就显示,中国老年人每年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相比于其他人群,老年人群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和可支配资金,他们更加注重旅游的质量,以情感满足、身心关怀为需求,且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对康复、保健、温泉、养老关注度更高。目前我国老龄化严重,养老形式和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像“候鸟”一样四处度假旅游。“候鸟式”康养旅居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途径,既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旅行需求,又可以满足老年人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
②亚健康人群市场
市场经济中强烈的竞争压力和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较近发布的《中国城市人群健康白皮书》中提到,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而康养旅游刚好满足了亚健康人群对于释放压力、舒缓身心、保健养生的需求。这部分人群普遍收入较高,康养需求强烈,是康养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
③高品质生活的人群市场
还有一部分人群把旅游作为追求生活品质的一种重要途径,他们更趋向于深度的体验游,更注重旅游的品质。而发展康养旅游的地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生态环境良好、文化资源富集,刚好满足这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2)康养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根据亿翰智库最新统计,我国排名前三十的康养运营商中,房地产开发商占比达半数以上,运营的产品也以养老产品为主,占比高达88%,老年人是其核心客群体,尚未发展成为像欧美国家一样辐射全年龄段的客户群体。健康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仍然是发展康养旅游的一大难题,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从宏观角度看,目前康养行业标准不统一、行业规范薄弱、缺乏完整的认证体系;康养与旅游业的结合尚不深入,与其他产业联动不足,地区间发展差异大。从微观角度看,也存在专业人才缺乏、产品设计水平低、主题不突出、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在产品形式和数量供给方面,距离全面满足市场需求差距很大。尤其是旅游人才存在“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等问题,高层次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规划、营销人才短缺。
因此,基于目前国内康养旅游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康养旅游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有关康养休闲旅游基础的文章
(一)经济社会水平决定休闲旅游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东部地区的休闲旅游发展水平处于领先状态,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滞后,总体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格局,与我国当前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因此,现有的休假制度只能适应传统的大众观光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休闲旅游的发展。(四)休闲旅游市场尚具有较大培育空间结合我国现有国情,休闲旅游市场尚存在较大培育空间,需要多协同推进发展。......
2023-11-23
所以,目前国内的康养旅游市场呈现出市场潜力巨大、市场需求多样化、经营主题特色化、产品开发融合化的特征。加之我国目前人口的70%处于亚健康状态、18.7%的人口达到六十岁以上,以及未来将以爆发式速度扩展到每一个家庭的各种慢性病等因素,都为康养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2023-11-23
我国现代旅游整体起步较晚,康养旅游更是近年来才开始兴起,但在急剧增长的社会需求的引导下发展相对较快。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康养旅游的发展。这标志着康养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拉开序幕,为我国康养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健康至上”的国民健康意识基调。自此,我国掀起了“康养+旅游”的开发热潮,中医药文化、民俗文化、森林康养旅游等各种康养旅游形式在我国不断兴起。......
2023-11-23
目前,业界对于康养旅游发展阶段的划分还没有十分统一的认识,但回顾康养旅游发展变化的完整历程,依据其各个时期的概念内涵及发展趋势,大致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康养旅游的发展源自健康旅游。为了逃避这些问题,应运而生了许多服务于人们健康生活的服务项目,如酒店住宿、水上运动、滨海养生、SPA养生、农场养生等,这些都为康养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3-11-23
膳食康养一词,最早是在第十二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上提出的。目前以资源为依托和以需求为导向,产生了森林康养旅游、温泉康养旅游、中医药康养旅游、运动康养旅游、康养旅居等一系列康养旅游方式。()三、简答题1.简述森林康养旅游的特征。......
2023-11-23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活动,出于实际工作的需要,旅游分类标准众多,导致旅游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显著特点。目前,对旅游的类型主要是按照旅游地域范围、旅游目的和旅游组织形式来进行划分。观光旅游的参与人员具有广泛性。休闲旅游是我国当前发展较快的旅游类型,如三亚海滨休闲度假游、贵阳城市休闲避暑游等。......
2023-11-23
康养休闲旅游餐饮服务,是指客人在康养休闲旅游行程中,以健怡身心为目的,在餐厅就餐时间段内,由餐饮企业工作人员利用餐饮服务设施向客人提供符合康养休闲要求的菜肴饮品及方便就餐的一切服务形式的总和。康养休闲旅游餐饮楼面服务与后台服务互为辅助,缺一不可。康养休闲旅游餐饮服务以帮助顾客得到安全感、支配感、信赖感、便利感和满足感等需求为基本内容。......
2023-10-19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不断关注,关于运动休闲旅游的相关研究同样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有研究提出运动休闲旅游“是指通过运动休闲活动达成的旅游行为,是运动休闲与旅游两个概念内涵的有机合成”。“休闲”目的是运动休闲旅游的核心要义,由旅游者的动机和产品的功能所决定。因此,运动休闲旅游要特别注重运动主题的开发,才能构成核心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