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康养旅游:乡村是最佳场所

康养旅游:乡村是最佳场所

【摘要】:康养旅游是人们为了使身体、心智和精神达到最佳状态而进行的一项特殊的旅游活动。因此,乡村成为发展康养旅游的最佳场所。总体而言,康养旅游的季节性是基于自然规律的变化,附加经济、社会和人文等因素形成的一种现象,是由于资源自然更替、出游行为变化及产业波动引起的综合效应。从康养旅游的功能来看,健康、养生、治疗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康养旅游是人们为了使身体、心智和精神达到最佳状态而进行的一项特殊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具有大众旅游形式的一般共性,还有其独特的性质。

(一)康养旅游的自然属性

1.目的性

康养旅游是通过观赏、休闲、康体、疗养、游乐等形式,以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医疗康复等目的的特殊旅游活动。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康养旅游的目的性更强,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更高,更加注重健康和心理感受。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以健康、养生为核心主题的产业日益增多。康养旅游提倡以现代健康生活理念融合高科技技术,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最终是实现幸福、健康、快乐的人生目标。

2.环境依赖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康养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依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城市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城市中也出现了一批“康养社区”,然而城市车辆人口拥挤,空气质量下降,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仍然促使人们开始寻找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块“净土”,而乡村便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俗话说“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乡村有着发展康养旅游的天然优势。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特色的风土人情等,都能让游客回归自然、体验自然、感悟自然,使其达到身、心、神的和谐,以实现健康和养生的目的。由于高负荷工作,竞争压力大,每过一个高负荷时期,都需要一方休养生息的土地,寻找到一个这样的乡村驿站以舒缓身心,慢下来,嗅闻清新空气,品尝健康食材,静享乡间安宁,寻找往日情怀。因此,乡村成为发展康养旅游的最佳场所。

3.季节性

由于气候、资源特性、南北差异、休假体系的不同,康养旅游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首先,康养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养生的旅游方式,对季节和气候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康养旅游也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类别的康养旅游,淡、旺季节到来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其次,除了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康养旅游的季节性还受到休假制度的影响。随着康养旅游群体的年轻化和多样化,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学生寒暑假等集中休假期间,一家老小集体出游休闲度假的机会大大增加。除此之外,体育活动、大型体育赛事、社交的需要、游客的旅行习惯等,也对康养旅游季节性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康养旅游的季节性是旅游者需求和市场需求中出现的短暂不平衡,具有周期性和重复性,并通过旅游者数量、旅游花费、停留天数表现出来。季节性的波动通过这些相关指标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波动由需求的暂时性增减导致。康养旅游的季节性可以从资源客体属性、旅游活动主体行动、旅游业经营接待特点三方面进行分析。总体而言,康养旅游的季节性是基于自然规律的变化,附加经济、社会人文等因素形成的一种现象,是由于资源自然更替、出游行为变化及产业波动引起的综合效应。

4.养生性

从康养旅游的需求群体来看,主要包括年过六旬的老年人群、长期慢性病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群等。他们通过出游的方式获得身体的康复、心灵的进化,以达到精神的饱满和幸福感的获得。从康养旅游的功能来看,健康、养生、治疗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康养旅游活动经营主体为游客开发形式多样的康养旅游活动项目,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打造健康、养生的旅游环境,以健康、养生、疗养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各种康养需求,使游客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拓展阅读3-4

图3-5 日本九州岛温泉疗养中心(www.chuimin.cn)

5.持续性

从康养旅游的活动主体来看,人们对于康养旅游的需求不是一次性或者短暂的。为了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人们往往需要经常性、反复性、持续性地康养消费,并且跨度时间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康养旅游群体的不断壮大,人们愿意花费更多的消费支出来获取健康和幸福。从康养旅游活动的客体来看,康养旅游依赖于恬静、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康养旅游产业需要在保留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丰富景观内涵,实现自然景观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同时,积极治理各种环境问题,优化和改进不正确的生产耕作方式,使山更青,水更秀,草更青,天更蓝。由此可见,康养旅游是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二)康养旅游的社会属性

1.康养旅游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如果说旅游活动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层次的精神消费,那么康养旅游则是这种精神消费中的“贵族”。康养旅游的内容、特性,决定了它不能等同于普通的游览、观光旅游。康养旅游对自然环境要求更高,对需求人群定位更准,对游客的心理感触更深,它属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世界范围内的大健康与大文旅融合已是大势所趋。2020年,健康医疗相关服务业成为全球最大产业,休闲旅游相关服务则位居第二,两者结合占全球GDP的22%。“健康医疗+文旅休闲”的融合催生了高端医疗、专科医疗、康复疗养、养老服务等一系列市场热点,已经成为大众旅游和健康消费的新需求。目前,生理的健康需求是所有上层“建筑”健康需求的根基。如果人的身体机能受到损害无法正常新陈代谢,健康保障将不复存在。

图3-6 康养旅游需求层次

2.康养旅游是更高标准的生命提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愉快、长寿”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而单纯的养生已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融合了时下发展迅猛的休闲旅游,康养旅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康养对于旅游来说,已经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如果说旅行是为了观光,无所谓景区与否,那么旅游就对应着休闲,旅居对应着度假,而康养应该是度假旅游的一个重要产品。而且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核心产品。因为康养是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的条件下,而衍生出来的精神层面的深度体验,乃至享受,与休闲相比已经不是生活质量提高的问题,而是生命质量提升的问题。1992年,约1700名科学家曾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篇就阐述“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这正是与工业时代的过度索取有关。这种“过度的索取”严重危及一代人的健康,导致很多人“英灵早逝”。因此,发展以大自然健康养生、养老产业迫在眉睫,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3.康养旅游是更高境界的心灵追求

康养旅游除了具有与大众旅游一样的休闲、观光、娱乐等基本功能,还具有延年益寿、进化心灵的功效。在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是最基本的旅游活动要素,康养旅游在满足这些基本旅游需求的基础上,更注重人的精神享受、生命体验和心灵追求。在旅游活动中,人们领略自然风光,感悟自然的神奇,敬畏自然,融入自然,心灵在自然中得到洗礼和升华。

4.康养旅游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注重健康养生,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交中,以保障身体和心理健康为出发点和目标,注意自身行为的科学合理性。例如,在饮食方面注意卫生和营养平衡,不暴食暴饮;在作息安排上力求劳逸结合,劳动、运动、活动的时间、强度适中;在社会交往中注意文明礼仪。为了保持人民和社会的健康、文明,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经济社会管理、生产劳动组织等各个方面都会从有利于人民健康、快乐、幸福的角度出发,缩短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增加文化娱乐健身休闲时间及相关供给保障,使得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健康养老更是国家、社会和人民文明程度提升的真实体现。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上,从传说的尧舜禹蒙昧时代开始,尽管长期处于物质匮乏、贫困落后状态,但统治者、国家、社会和人民始终倡导孝敬老人,形成“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信条,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内涵。但只有到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孝敬老人才具有广泛而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也才有条件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和事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