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终结性评价在课堂教学设计和教育评价中的应用

终结性评价在课堂教学设计和教育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活动过程和效果进行的评价。美国教育评价专家布卢姆非常重视形成性评价,他认为形成性评价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教育评价价值观的转轨,即从重视教育的挑选功能转到了重视教育的发展功能。如同医生看病一样,形成性评价对简单的学习困难提供了紧急处理,而诊断性评价则是寻找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进行全面和详细的处理。

(一)安置性评价

安置性评价(placement evaluation),是指在特定教育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了了解评价对象的基础、条件等背景材料,使教育方案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安置性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如学生是否具有开始学习目前的教材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预期的教学目标;选择何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个性特征。安置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评价对象的现状,探明评价对象的特殊要求,以便确定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使学生收到更大的效益。

(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活动过程和效果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了解目标达成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控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当讲完一个课题或某一单元之后,为了了解学生对该课题或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评价,反馈信息,以便辅导学生的学习,弥补教学中之不足,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美国教育评价专家布卢姆非常重视形成性评价,他认为形成性评价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教育评价价值观的转轨,即从重视教育的挑选功能转到了重视教育的发展功能。他倡导的“掌握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形成性评价。实践证明,形成性评价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当学生学习每个学习单元时能及时得到帮助,为学生的学习确定恰当的步调;对那些已达到或接近达到某一学习单元要求的学生,可起到有效的奖励或强化作用;并且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良好的反馈信息。

(三)诊断性评价(www.chuimin.cn)

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evaluation),是指对学生长期存在的和周期性出现的学习困难进行诊断分析、探究其原因的评价活动。如同医生看病一样,形成性评价对简单的学习困难提供了紧急处理,而诊断性评价则是寻找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进行全面和详细的处理。诊断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的深层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补救措施。

(四)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是指在某项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最终结果做出的价值判断。其目的在于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或对课程方案、学习程序及教育计划的效力进行研究。其评价结论主要提供给各级决策人员,以便在选拔学生或核定教师教学效能时作为参考。总结性评价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也较为客观,易于服人,因而受到普遍的重视。但它具有事后检验的性质,对评价对象本身的改进和完善,无能为力;而且只看最终结果,不问这个结果是如何形成的,也无法体现某些不可比因素,容易出现虚假现象。另外,终结性评价的客观标准是预先设定的目标,如果目标不够实事求是或难以检测,就会影响总结性评价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