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互联网+时代,教师队伍信息素质及能力提升研究

互联网+时代,教师队伍信息素质及能力提升研究

【摘要】: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对于教师队伍来说,他们的信息素质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等多种方面构成。(二)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能力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中,教师队伍除了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外,还必须有较强的信息能力。

信息素质,就是在社会中的各种信息相互交叉渗透、技术高度发展进行综合的情况下,人们针对信息的处理、筛选、鉴别和使用所应具备的一种能力。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对于教师队伍来说,他们的信息素质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等多种方面构成。

(一)增强教师队伍信息意识

教师队伍的信息意识,就是指教师队伍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获取、分析、判断和消化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衡量一个教师队伍关于信息意识的高低,要通过教师队伍在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水平来体现。处于“互联网+”时代环境下的教师队伍,如果他们的信息意识相对来说不是很高,那么在进行对信息认识、利用信息的能力过程中,也会在相关的程度上受到相应的约束,所以,也会造成其对信息的吸收变得相当困难。就需要教师队伍有机结合互联网上的新知识、新信息与教师工作的知识和信息,使受教师队伍开拓全新的知识信息思维和视野。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中,教师队伍除了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外,还必须有较强的信息能力。

信息的获取能力、处理能力以及传递能力构成了信息能力。信息的获取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对信息进行相关搜集的一种能力,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对互联网环境的详细了解、利用互联网中的数据库并从中获取教师所需信息的能力;信息的处理能力,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终端进行一定的阅读,并从中提取、吸收和存储所需的信息能力;至于信息的传递能力,它有着相当大的作用,身为教师队伍来讲,需要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地消化吸收,之后再以合理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队伍拥有的信息能力,将是未来用来衡量他们是否合格的一个必要条件。(www.chuimin.cn)

有关研究表明:在未来的环境下,基于个人智力等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教学效果主要由他们自身所具有的信息能力来决定,信息能力越强,相对应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越强,教学效果也会有不错的体现,科研成果会更多,反之则差。

(三)树立教师队伍的信息道德

协调信息的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三者之间进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是对信息道德的一个界定。其中的内容包括:教师队伍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目标必须与社会整体目标一致;教师队伍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和责任;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抵制各种违法的不良信息;尊重个人隐私等。尊重知识产权、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开通,使人们突破空间和时间上信息交流的限制,使人们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与在地球的另一角的其他人对话、交谈或是传递图像、文本信息。而教师队伍则有可能接触到社会上的各种思想。

对于教师队伍本身来说,必须具备高尚的信息道德素质,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行为和不良的信息,为受教的对象传递健康、正面、积极向上的信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