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寻觅埃及:探索埃及与非洲的难与原因

寻觅埃及:探索埃及与非洲的难与原因

【摘要】:因为一则,由于尼罗河泛滥,二则,由于沙漠行走不便,这就是埃及难与非洲其他各地交往的原因。据推断埃及之有陶器转盘,是随马车战车一道由美索不达米亚运来的。古埃及之“权杖”其杖端的装饰,和巴比伦所用者,可说毫无二致。据考证,此刀是埃及建国前遗物。铜是由西亚传入埃及,可说毫无疑问。埃及初期建筑,风格亦与西亚相仿。就目前所出土的种种证据显示,埃及晚于苏美尔似乎已成定论。

苏美尔对美索不达米亚之影响——古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对埃及的影响

现在我们所要叙述的历史,虽已相当接近于有记载的部分,可是谈到和苏美尔有关的几个近东文明,我们却发现一个困难:就是,当先叙述谁好?

以苏美尔而论,我们称之为人类最早的文化,固然有许多证据,然而,她究竟是否就算最早,其实还很难说。不过,当我们尚未发现比她更早的文化以前,我们姑且以它为最早,想还不致有什么大错。

可是,就和苏美尔有关文明而言,孰为最早?问题便不简单。例如,我们同时在Ashur及Samarra,都曾发现与苏美尔同类的雕像及文物。那两个地方,后来都成为亚述领土。于是,我们便很难判断那两个地方的文明,是直接获自苏美尔,还是间接由其他地方传来?又例如《汉谟拉比法典》,极与Ur-engur及Dungi法典相类,可是,我们很难断定,它们彼此关是究竟是一脉相承,还是同气连枝?就以巴比伦及亚述文化而言,我们说这两大文化是以苏美尔及Akkad为其根源。我们所举的证据,仅仅是巴比伦及亚述所崇奉之神,及与神有关的神话,在许多方面都和苏美尔及Akkad之神及其传说相类。但事实上这种相类,焉知不和法国话与意大利话之与拉丁话相类同一意义?

Schweinfurth曾经指出一点,尽管在记载上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对大麦小麦小米等的种植,及对牛、山羊、绵羊等之饲料为时甚早,但上述动植物,以野生状态存在的地点,却非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而是西亚,特别是也门或阿拉伯。他因此说,专就这点,即谷类的种植,与牲畜之饲养而言,文化似乎是发源于阿拉伯,而广被于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巴比伦及亚述),和埃及尼罗河三角洲。Schweinfurth的说法很有趣。不过,就我们目前对阿拉伯古代所有史料来研究,似乎找不出多少有力证据,来支持这种说法。

现在比较确凿的证据,倒是文化是先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然后扩展而至埃及。研究埃及古史的人都知道,埃及很早就已和美索不达米亚有了商业上的来往,其交通孔道,或经由苏伊士而出地峡,或经由古尼罗河河口而出红海。从古代地理环境来研究,埃及在较早一段时期,其文化形态,是属于西亚而不属于非洲似乎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则,由于尼罗河泛滥,二则,由于沙漠行走不便,这就是埃及难与非洲其他各地交往的原因。但相反地,埃及与西亚,一方面有地中海,一方面有红海,有了船便可来去自如。(www.chuimin.cn)

对埃及语文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埃及语文,越古便越与近东的闪族语文接近。埃及建国前,是用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和苏美尔文字,看起来简直毫无分别。但最显著者,要算圆柱形印章。它最初完全和苏美尔者一模一样,后来,才慢慢由埃及风格取代——这可说就是一般舶来品的共同命运。在埃及第四王朝以前,陶器转盘并不常见,但这种东西苏美尔人早就有了。据推断埃及之有陶器转盘,是随马车战车一道由美索不达米亚运来的。Elliot Smith,一位极有名的学者认为,尽管大麦、玉蜀黍、小麦非埃及野生植物,但埃及早就开始种植这类作物了。他相信,苏美尔的农耕文化是由埃及传去的。

美国著名埃及学家Breasted教授,也持同样见解,并谓埃及之陶器转盘,其年代的悠久并不亚于苏美尔。但对Schweinfurth所持谷物是阿比西尼亚野生植物之说,则不表赞同。

古埃及之“权杖”其杖端的装饰,和巴比伦所用者,可说毫无二致。考古学家在Gebel-el-Arak地方发现一柄精致的石刀。此刀为燧石制品,上刻美索不达米亚风格图案。据考证,此刀是埃及建国前遗物。铜是由西亚传入埃及,可说毫无疑问。埃及初期建筑,风格亦与西亚相仿。另外,陶器、雕像、神像以及种种装饰品,凡埃及建国以前之物,莫不清楚的具有西亚特征。

就目前所出土的种种证据显示,埃及晚于苏美尔似乎已成定论。不过,我们可以这样说,尼罗河文化,虽曾一度受到两河文化的灌溉,但为时不久,尼罗河文化即往前发展,自成格局。就文化本身而言,尼罗河文化不但风格特殊而且其深厚、壮阔、细腻,别说刚刚草创的苏美尔文化无法和她媲美,就是和已有高度发展的希腊或罗马文化相比,亦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