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见情,龙颜大怒,降旨将崇伯鲧处斩。大禹闻言,双膝跪地道:“孩儿谨遵母命。”大禹在山神庙前跪了一夜,未合双眼。山神双手扶起大禹,就地而坐道:“神人不必多礼,小神被神人治水之诚心所感动,小神特来献上几策,望神人采纳。”大禹一急,便昏倒在地。大禹一觉醒来,感到口里还有仙桃之香味。......
2024-01-27
(1)大禹治水
勾股定理的称谓源于对直角三角形的认识。 中国古人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较短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直角边称为股,而斜边谓之弦。 大禹(公元前21 世纪)应是世界上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应用勾股定理者,其在治水实践中总结出了勾股术(勾股计算方法),用来确定两处水位的高低差。
《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记载:“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其中的“规”和“矩”就是运用勾股定理的实用工具之一。
上述记载的大意为:大禹乘车行走于陆地,乘船航行于水中,乘木橇穿梭于泥沼,穿带齿的鞋攀爬山路。 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拿着规和矩,还装载着测量四时定方向的仪器,来开发九州土地,疏导了河道,修治了湖泊,测量了高山。
另《周髀算经》记载:“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即大禹除了把勾股定理应用于治水工程之中,还把其数学原理渗透到国家的建章立制中。
图3.2.4 《周髀算经》书影
(2)商高定理
不少学者认为勾股定理应称为商高定理,因在我国最早的一部数学和天文著作《周髀算经》(成书于公元前1 世纪)中记载了该定理,定理证明者是周武王的史策——商高(约公元前1120 年,主要负责星象观测和祭天事宜)。 该书开篇是周公(周武王的大臣)与商高的一段对话。
周公知道商高非常精通数学,就问其是如何测定“日高”和“地宽”有关数据的。 “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 故折矩,以为句(同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 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
关于这段话的意思,首先,中国古代数学家认为宇宙万物的数学抽象均可归结为对“圆”“方”的计算。 因《周髀算经》中取圆周率为3,故对于圆与其外切正方形而言,无论是面积还是周长之比,均为“圆∶ 方=3∶ 4”,则有“圆面积=外切正方形面积×3/4”,而正方形源自长宽相等的矩形,矩形面积计算依照九九乘法表。
然后,商高给出勾股定理的特例,即勾三、股四、弦五,最终证明了勾股定理。 其证明过程可分为3 步:①以矩形的两条边画正方形(勾方、股方,图3.2.5),在此基础上再作一个大正方形(图3.2.6);②从大正方形外侧裁去一半,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图3.2.7);③将所得直角三角形环绕正方形四角放置,则形成中间一个以弦为边长的正方形(图3.2.8)。
从图3.2.8 来看,大正方形减去4 个三角形面积后为弦方,而大正方形减去右上和左下两个长方形面积后为勾方与股方之和;因三角形面积为长方形的一半,可知4 个三角形面积等于右上和左下两个长方形面积,故有“勾方+股方=弦方”。 因此商高已漂亮证明了勾股定理。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传世版本没有商高的弦图,致使某些学者误以为其只是说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www.chuimin.cn)
图3.2.5 故折矩
图3.2.6 既方之
图3.2.7 外半之
图3.2.8 环而共盘
最先理解商高勾股定理证明者,应是三国时期吴国数学家赵爽(约182—250)。 他注释了《周髀算经》,并作“勾股圆方图”,其中的“弦图”(图3.2.9)再次证明了勾股定理。 他对勾股定理叙述道:“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
图3.2.9 赵爽弦图
有关数海拾贝: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的文章
天帝见情,龙颜大怒,降旨将崇伯鲧处斩。大禹闻言,双膝跪地道:“孩儿谨遵母命。”大禹在山神庙前跪了一夜,未合双眼。山神双手扶起大禹,就地而坐道:“神人不必多礼,小神被神人治水之诚心所感动,小神特来献上几策,望神人采纳。”大禹一急,便昏倒在地。大禹一觉醒来,感到口里还有仙桃之香味。......
2024-01-27
据说,这座龟山是助大禹治水的神龟变的。大禹听罢,当下就向母亲表示,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愿,治好洪水。母亲不同意大禹治水,怕万一有什么不幸,会失去唯一的儿子。大禹挥斧斩断铁条,朝神龟叩拜问安,请神龟出洞,帮他治水。大禹非常高兴,对神龟感激不尽。后来,洪水平息了,大禹就在彭蠡湖边的庐山上刻石为碑,记载下得神龟相助治水的事迹。......
2023-09-29
了解一门学科最好的方法是研究它的历史.曾经有位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平行线的定义时,学生质疑:“两条直线不相交为什么就平行呢?”“虚数是虚幻的数吗?”“什么是数学危机?”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许多概念、符号的发展与形成,定理或公式的来历、命名、侧面或旁涉以及它们前前后后的故事,如果我们熟悉数学史,了解问题的历史背景,就会消除心中的许多疑虑,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众所周知,名著、名曲、名画……......
2023-11-19
井田制是形成并盛行于商周两代的土地制度,因为它主要就是将土地划分成“井”字形方块,于是得名。井田制的发明和倡导者是大禹。他开始推行一种耕作方式,叫做井田制。就是在广袤平坦的肥沃平原上,将土地划成无数个“井”字型的大方块,每八家一“井”,中间一块土地是公田,由八家合力耕种,所收获的物品上缴国家。八家唯一的水井,在公田中央位置。八家田地(一井)的周围,是灌溉的水渠和道路。......
2023-08-10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大禹像 尧对鲧不大信任。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年,黄河、江淮一带发大水,舜派了一个名叫鲧的人去治理洪水。舜知道了以后很生气,就处死了鲧,让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几十年之后,舜也老了,他也象尧一样召开部落联盟首领大会,请首领们推选接替自己职位的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一致推选禹。......
2023-08-30
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尧对鲧不大信任。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传说在大禹治水的十三年当中,他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大禹因为治水有功,就被舜选定为自己的继承人。舜死后,大禹继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他的治理下,部落和平,九州安定。成长悟语大禹率领民众,与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责任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2023-08-26
六、大禹的后人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早期洪水的传说,也都有自己战胜洪水的英雄。由于禹的巨大功绩,他被确定为舜的继承人,成为中原部落联盟的最高领袖。《禹贡》中所记载的黄河经流被称为“禹河”,长期以来被认为就是大禹时代的黄河河道。(二)战国筑堤,河道固定大禹治水故事的长期流传的另一个原因,是黄河水患的长期存在并愈演愈烈,因此大禹成为人们的希望,大禹的精神成为鼓舞人们与洪水斗争的力量。......
2023-11-30
本文旨在数学史视角下,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一)“数的产生”史料梳理亿万年前,居住在岩洞里的原始人就有了数的概念,他们在长期的狩猎与分配过程中,产生了“有”和“无”,再从“有”中分离出“多”与“少”。(二)“数的产生”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图文配合的方式,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数的产生背景和古人三种主要的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实物计数、结绳计数、刻道计数。......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