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及工作方式的影响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及工作方式的影响

【摘要】:相对于报纸来说,广播曾经是新媒体。新媒体加入传媒市场后,迅速占据竞争优势地位,以后来居上之势与传统媒介瓜分受众资源,直接影响了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及传播影响力。而新媒体是兼有各类传统媒体呈现方式的融合型媒体,因此,其给媒介生态带来的重要后果便是对旧媒介的兼并及融合。此外,新媒体还改变了媒体工作者的工作方式。

早在1967年,美国CBS的技术研究人员P.Goldmark就提出了“新媒体”的说法。实际上,所谓的“新媒体”并不是某一种特定媒体的称谓,而是一个随着时间流逝、技术发展而不断发生内涵变化的概念。相对于报纸来说,广播曾经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和报纸来说,电视也曾经是新媒体。而当下的“新媒体”主要指涉的是“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从技术上界定,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1]

基于这些新的技术形式,新媒体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些传播特性。第一,其具有超媒体性,也就是说新媒体聚合了传统媒体的所有表现形式,受众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点击”行为,便可以超越线性局限获得相关的文本信息、声音、影像等内容。尽管到目前为止,现有技术手段还无法完成各类别信息的任意转换,但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一目标完全是可以实现的。第二,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交互性指得是在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的信息交流活动呈现出双向的特点。在互联网媒体出现之前,交互性仅存在于人际传播中,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一般是单向的,信息的反馈与互动并不实时,也不方便。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使新媒体的信息收集和加工过程变得简单方便,任何拥有联网设备的个人都可以既充当信息接收者又充当信息的发送者,真正实现信息的双向互动。第三,新媒体提供的信息更具个性化。与以往大众传媒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不同的是,新媒体可以提供点对点的传播。一方面,传者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另一方面,信息接收者也可以拥有较传统媒体受众而言更为宽泛的自主选择权,可以通过订制、选择、检索等方式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每一位新媒体使用者都可以发布或接收具有明显个性色彩的内容,大众传播因此极大程度上具有了“小众性”。第四,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还具有虚拟性。利用数字技术,只要通过各种软件,人们就可以随意且毫无痕迹的对文字、图片、影像等信息进行加工、组合和嫁接,甚至可以制作出十分逼真的虚拟画面,如电影中的特效镜头,动画或游戏中的影像等。此外,在新媒体环境中,传者与受者的身份也具有虚拟性,我们并不知道电脑的另一端是什么人,“所以建立在虚拟数字信息交流基础上的人际关系也具有一定的虚拟性,而这种虚拟的人际关系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模型”[2]

正是因为新媒体具有这些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特点,它一经普及便给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其中,我们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新媒体在传播行业整体格局中掀起的巨大风浪。新媒体加入传媒市场后,迅速占据竞争优势地位,以后来居上之势与传统媒介瓜分受众资源,直接影响了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及传播影响力。在新媒体出现之前,电子媒介与印刷媒介的竞争虽然十分激烈,电子媒介内部电视与广播的竞争也已经分清高下,但由于呈现方式和技术手段的差异,这些传统媒介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各自都有自己相对稳固的受众群,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并不能互相取代。而新媒体是兼有各类传统媒体呈现方式的融合型媒体,因此,其给媒介生态带来的重要后果便是对旧媒介的兼并及融合。(www.chuimin.cn)

此外,新媒体还改变了媒体工作者的工作方式。由于数码相机手机的普及,在新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获取者、编辑者和发布者。2005年伦敦爆炸案发生后,最早的信息便来自于亲历爆炸的群众用手机拍摄的图片和视频。因此,新媒体也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十分便捷的传播信息。

当然,由于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鱼龙混杂,虚假信息始终是困扰新媒体发展的一大弊病。传统媒体设置中有“把关人”角色,受到政府和法律的监督,且传统媒体已经形成品牌价值,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一般不会发布虚假信息。而新媒体信息的过度自由化传播以及无门槛的平民传播等特点都给政府监管和控制信息带来困难,为信息混乱提供了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