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十点具体建议,改写文章'生活即教育',抢救战区儿童

十点具体建议,改写文章'生活即教育',抢救战区儿童

【摘要】:十二岁的爱迪生因为醉心于科学把戏,三个月便被冬烘先生开除了,那对于爱迪生的小心灵是多么大的打击。爱迪生的母亲却了解他,给他在地下室做实验。那对于爱迪生又是多么大的幸福啊!(十)抢救战区儿童。抢救难童,在武汉失守前后达到了最高峰。

(一)解除儿童的恐怖。中国的儿童在心理上是处在一个恐怖的世界里。老婆婆、老妈子一到夜晚没有事便讲鬼说怪,小孩们连在梦里都要惊醒。我们应该使小孩与这些鬼怪故事隔绝,以保持精神之安宁。

(二)打破重男轻女之风尚。这重男轻女的风尚连在文化界还是难免。男的受过分栽培,女的受偏枯的待遇;表面虽然似乎是一乐一苦,但在长大的过程中两者都难免受伤。

(三)提倡儿童卫生。儿童卫生是民族健康之基础,这基础必须用水泥钢骨打得稳固。但是平常做父母的多不注意。儿童卫生有一百件具体的事要做,我只举一件,把食物嚼碎给小孩吃,是害了许多儿童,使家庭的肺病一代代地传下去。革除这一坏习惯,是使许多儿童得到终身的幸福,至于营养要充足,环境要卫生,那是不消说了。

(四)拯救文化饥荒。成千成万的孩子对于学校是不得其门而入,那些已经进学校的是在吃干腌菜的课文。我们一方面要求教育之普及,一方面还要改造学校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使每一个人都能享受文化的精华。并且要革除体罚,改良赶考,注意启发,使小孩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求学之乐趣,而无不必要之恐怖与烦恼。

(五)培养人才幼苗。人才的幼苗当从小培养,如果家庭里、学校里、铺子里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已被发现有特殊的才干,那末,立刻就应该给他以适当之肥料、水分、阳光,使他欣欣向荣。十二岁的爱迪生因为醉心于科学把戏,三个月便被冬烘先生开除了,那对于爱迪生的小心灵是多么大的打击。爱迪生的母亲却了解他,给他在地下室做实验。那对于爱迪生又是多么大的幸福啊!

(六)提倡儿童娱乐。现在流行的戏剧电影,有好些是给了儿童不好的影响。许多父母因为影响不好便因噎废食,绝对不许子女看书看电影。假使我们有好的儿童剧、儿童电影,可以寓教于娱乐,那儿童又是多么的高兴啊!(www.chuimin.cn)

(七)开展托儿所运动。女工农妇及职业妇女要顾到工作便顾不得小孩,顾到小孩便顾不到工作!其实她们是必得双方兼顾,不顾工作便没有饭吃,小孩是自己的亲血肉,哪能不顾?于是她们为着两样都舍不下的工作和小孩,是一面牺牲了自己,又一面使小孩吃了许多苦。唯一的办法是多设工厂托儿所、农村托儿所和一般的托儿所。

(八)建立儿童工学团。流浪儿、低能儿、聋盲儿、社会问题儿童等特殊儿童,一概用工学团方式培养,不冠以流浪儿教养院或低能儿训练所一类违反心理之名称。每种使小孩就其性之所近,依“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之原则,把他们培养成自助长进有用之人。

(九)培养合理之教师父母。儿童痛苦之完全消灭及儿童福利之完全实现,是有待于天下为公。在这过渡时代与儿童幸福痛苦息息相关的,是父母与教师(包括艺徒之师傅)。我们要培养新父母和新教师,以培养更有福的后一代。旧父母和旧教师,凭主观以责儿童之服从;新父母和新教师,客观的根据他们的需要能力以宣导他们的欲望而启发他们的自觉的活动。新父母与新教师,要跟儿童学,教儿童启示自己如何把儿童教得更合理。这种对儿童有了解有办法的新父母、新教师不是从天上落下来,我们需要新的普通学校、新的师范学校和新的父母学校,来培养后一代之新教师与新父母,这是过渡时代之儿童福利之泉源。

(十)抢救战区儿童。抢救难童,在武汉失守前后达到了最高峰。许多英勇青年投身抢救工作及保育事业,当我回国之初,到处所见的,几乎尽是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以后,随着团结之松懈,民主之退隐,战区难童就好像没有人管了。自湘桂战[2]起,全国儿童福利工作人员开代表大会于陪都[3],提出紧急动议,组织急救战区儿童联合委员会,加紧抢救工作,这是值得庆幸的好消息,当千千万万难童伸出手来等待援助的时候,在陪都是举行着中国儿童福利协会之成立大会。我希望以后协会的任务是抢救抢教双管齐下,才对得起后一代之期望与整个民族之付托。我曾经听过两种被救的难童的经验谈:一种是官僚化的抢救,领队者刚愎自用,剥削难童,先难童之乐而乐,后难童之忧而忧,弄成乌合之众,害得许多小孩死于饿,死于冻,死于病,死于非命!一种是民主式的抢救,领队者虚心听取民意,与难童共休戚,共甘苦,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分工合作,一路学习玩耍奋斗而来,使得大家有远征之乐,没有逃难之苦。为难童服务的人们,是应当革除官僚的习气而采取民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