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你对于生活教育和生活教育者提出一些意见,我们很感谢。但我希望补充一句:一个真正革命者必然是一个真正生活教育者。即使他不承认他是一个生活教育者,按着生活教育的理论说来,他也是一个道地的生活教育者。......
2023-11-23
要使大家知道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之不同,并且要使大家知道把假的生活教育和真的生活教育分别出来。
你如果看过《狸猫换太子》那出戏,一定还记得那里面有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出现了两个包龙图:一个是真的,还有一个是假的。我们仔细想想,是愈想愈觉得有趣味了。世界上无论什么事,都好像是有两个包龙图。就拿教育来说罢,你立刻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教育:一种叫做传统教育;另一种叫做生活教育。又拿生活教育来说吧,你又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主张“教育即生活”;另一种是主张“生活即教育”。我现在想把生活教育的特质指出来,目的不但要使大家知道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之不同,并且要使大家知道把假的生活教育和真的生活教育分别出来。
(一)生活的。生活教育第一个特点是生活的。传统的学校要收学费,要有闲空工夫去学,要有名人阔佬介绍才能进去。有钱,有闲,有面子,才有书念,那末无钱、无闲、无面子的人又怎么办呢?听天由命吗?等待黄金时代从天空落下来吗?不!我们要从生活的斗争里钻出真理来。我们钻进去越深,越觉得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有人说:这是“生活”与“教育”的对立,便是“生活”与“教育”的摩擦。我以为教育只是生活反映出来的影子,不能有摩擦的作用。比如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下来,碰着一块石头,就立刻发出火花,倘若它只碰着一块石头的影子,那是不会发出火花的。说得正确些,是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
(二)行动的。生活与生活摩擦,便包含了行动的主导地位。如果行动不在生活中取得主导的地位,那末,传统教育者就可以拿“读书的生活便是读书的教育”来做他们掩护的盾牌了。行动既是主导的生活,那末,只有“为行动而读书,在行动上读书”才可说得通。我们还得追本推源的问:书是从哪里来的?书里的真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毫不迟疑的回答说:“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我要声明著书人和注书人抄书人是有分别。人类和个人的知识的妈妈都是行动。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的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为了争取生活之满足与存在,这行动必须是有理论、有组织、有计划的战斗的行动。
(三)大众的。少爷小姐有的是钱,大可以为读书而读书,这叫做小众教育。大众只可以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生活斗争是大众惟一的教育。并且孤立的去干生活教育是不可能的,大众要联合起来才有生命可过;即要联合起来,才有教育可受。从真正的生活教育看来,大众都是先生,大众都是同学,大众都是学生。教学做合一,即知即传是大众的生活法,即是大众的教育法。总说一句,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四)前进的。有人说,生活既是教育,那末,自古以来便有生活,即有教育,又何必要我们去办教育呢?他这句话,分析是对的,断语是错的。我们承认自古以来便有生活即有教育。但同在一社会里,有的人是过着前进的生活,有的人过着落后的生活。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要大家一起来过前进的生活,受前进的教育。前进的意识要通过生活才算是教人真正的向前去。(www.chuimin.cn)
(五)世界的。课堂里既不许生活进去,又收不下广大的大众,又不许人动一动,又只许人向后退不许人向前进,那末,我们只好承认社会是我们惟一的学校了。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末,我们所失掉的是鸟笼,而所得的倒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冲开无论什么自私自利的人所造的铁门。所以,整个中华民国和整个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学校咧。
(六)有历史联系的。这里应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人类从几千年生活斗争中所得到,而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教训,我们必须用选择的态度来接受。但是我们要留心,千万不可为读历史而读历史。我们必须把历史的教训,和个人或集团的生活联系起来。历史教训必须通过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滤下来,才有指导生活的作用。这样经生活滤过的历史教训,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倍上加倍的丰富起来。倘使一个人停留在自我或少数同伴的生活上,而拒绝广大人类的历史教训,那便是懒惰不长进,跌在狭义的经验论的泥沟里,甘心情愿的做一只小泥鳅。第二,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争取大众解放的生活教育,自有它应负的历史的使命。为着要争取大众解放,它必须要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着要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它必须教育大众联合起来解决国难。因此,推进大众文化以保卫中华民国领土主权之完整,而争取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是成了每一个生活教育同志当前所不可推却的天职了。
【注释】
[1]本篇原载于1936年3月16日《生活教育》第3卷第2期。
有关生活即教育的文章
承你对于生活教育和生活教育者提出一些意见,我们很感谢。但我希望补充一句:一个真正革命者必然是一个真正生活教育者。即使他不承认他是一个生活教育者,按着生活教育的理论说来,他也是一个道地的生活教育者。......
2023-11-23
自从会考[2]的号令下了之后,中国传统教育界是展开了许多幕的滑稽的悲剧。他们是不信会考而举行会考。就表面的成绩看,广东会考几乎全体及格,广西会考是几乎全体不及格。考官们所自毁毁人的生活力已经太多了,我们现在要求的是: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创造的考成所要考的是生活的实质,不是纸上的空谈。在下面所举的几个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知道创造的考成是一个什么东西。......
2023-11-23
(在平时须留心学校情形,熟悉学校行政组织大概,当会宾客时,才能应对合度,彬彬有礼。(在每个人自己桌屉中的图书,必须日常整理,不得散乱。)(九)会烧饭菜:包括小锅饭、小锅面、小锅菜十味以上。(在十二岁以上,必须学会洗补衣服、晒晾、折浆。规定每星期洗衣一次。)(十四)会游泳:包括仰游俯游等。)(十五)会急救:包括医治小毛病,救溺,救触电,救中煤毒等。)(十六)会唱歌:包括独唱,合唱等。......
2023-11-23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末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毋需乎创造。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12]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13],传了黄梅[14]的教义。歌德[16]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2]八大山人,姓朱名耷,明之宗室。......
2023-11-23
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生活教育,是打倒吃人的教育。前星期日来晚了,听说大家在此地讨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叫“吃人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他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他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他不教学生动手,用脑。(二)教学生吃别人。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则刚刚相反:(一)他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原载于1939年12月1日《生活教育》第1卷第20期。......
2023-11-23
人的生活,必须是相当工具,才能表现出来。我们要想纠正中国教育,使他适应于中国国民全部生活之需要,第一就须承认文字、书本只是人生工具的一种,此外还有许多工具要运用来透达人生之欲望;第二就须承认我们从前运用文字、书本的方法是错的,以后要把他们用的更加得当些。空谈生活教育是没有用的。中国教育已到绝境,千万不要空谈教育,千万不要空谈生活;只有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才是真教育,才是真生活。......
2023-11-23
新教育与旧教育之分,其在兹乎?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例如试验甲乙二教授法之优劣,则必将试验时之一切情形,归为一致。盖尝论之,教育之所以旧者五,革而新之,其唯试验。试一观今日国中之教育,应有而无,应无而有者,在在皆是。乃时人不察,误认试验为尝试。彼真试验者则不然。无法以即物穷理,则物仍不可格,知仍不可致。[1]本篇原载于1919年2月《新教育》第1卷第1期。......
2023-11-23
给育才学校之创学旨趣,披上一件“民族形式”之外套一次在报上看见一首《木偶十字诀》,把一个木头菩萨描写得惟妙惟肖,可算是民众或通俗文艺的杰作。当时我就想给育才学校之创学旨趣,披上一件“民族形式”之外套,几经修改,完成了这育才十字诀:一个大脑。因为这个十字诀稍微有点新内容。患难给有志者以战斗之情绪与战胜之智慧。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四日[1]本篇原载于1951年4月《育才学校》。......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