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红外扫描遥感技术:监测地球热辐射,判断污染类型和程度

红外扫描遥感技术:监测地球热辐射,判断污染类型和程度

【摘要】:因为地球连续地发射红外线,所以这类遥感测量系统可以日夜连续进行监测。红外扫描遥感技术就是利用红外扫描仪接收监测对象的热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后,加以测量,获得它们的波长和强度,借以判断不同物质及其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普通黑白全色胶片和红外胶片对上述红外线光区电磁波均不能感应,所以需用特殊感光材料制成的检测元件,如半导体光敏元件。图9-38为红外扫描遥感系统工作过程示意图。

地球可被视为一个黑体,根据理论推算,平均温度约300K,其表面所发射的电磁波波长为4~30μm,介于中红外(1.5~5.5μm)和远红外(5.5~1000μm)区域。这一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在由地球表面向外发射过程中,首先被低层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等组分吸收,只剩下4.0~5.5μm和8~14μm的电磁波可透过“大气窗”射向高层空间,所以遥感测量热红外电磁波范围就在这两个波段。因为地球连续地发射红外线,所以这类遥感测量系统可以日夜连续进行监测。

地球表面的各种受监测对象具有不同的温度,其辐射能量随之不同;温度越高,辐射功率越强,辐射峰值的波长越短。红外扫描遥感技术就是利用红外扫描仪接收监测对象的热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后,加以测量,获得它们的波长和强度,借以判断不同物质及其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例如:水体热污染、石油污染情况,森林火灾病虫害环境生态等。

普通黑白全色胶片和红外胶片对上述红外线光区电磁波均不能感应,所以需用特殊感光材料制成的检测元件,如半导体光敏元件。当红外扫描仪的旋转镜头对准受检目标物表面扫描时,镜头将传来的辐射能反射聚焦在光敏元件上,光敏元件随受照光量不同,引起阻值变化,从而导致传导电流的变化;让此电流流过具有恒定电阻灯泡时,则灯泡发光明暗度随电流大小变化,变化的光度又使感光胶片产生不同程度的曝光,这样便得到能反映被检目标物情况的影像。这种影像还可以通过阴极射线管的屏幕得以显示,或进一步由计算机处理后以直方图的图像形式输出。图9-38为红外扫描遥感系统工作过程示意图。(www.chuimin.cn)

图9-38 红外扫描遥感系统工作过程示意图

(a)扫描过程;(b)红外扫描仪(示意);(c)检测器输出(沿飞行路线);(d)照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