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3S技术是指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统称。3S技术及其集成是构成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中最核心的技术。2000年3月30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宣布开放GPS卫星的L2频道民用服务,进一步改善GPS卫星服务的精度和可靠性,拓宽了GPS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范围。......
2023-06-30
生态监测应以空中遥感监测为主要技术手段,地面对应监测为辅助措施,结合GIS和GPS技术,完善生态监测网,建立完整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达到科学评价生态环境状况及预测其变化趋势的目的。目前应用的生态监测方法有地面监测、空中监测和卫星监测,以及一些新技术、新方法。
(一)地面监测方法
在所监测区域建立固定监测站,由人徒步或车、船等交通工具按规定的路线进行定期测量和收集数据。它只能收集几千米到几十千米范围内的数据,而且费用较高,但这是最基本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因为地面监测得到的是“直接”数据,可以对空中和卫星监测进行校核,而且某些数据只能在地面监测中获得,例如降水量、土壤湿度、小型动物、动物残余物(粪便、尿和残余食物)等。地面监测采样线一般沿着现存的地貌,如小路、家畜和野畜行走的小道。采样点设在这些地貌相对不受干扰一侧的生境点上,监测断面的间隔为0.5~1.0km。收集数据包括植物物候现象、高度、物种、种群密度、草地覆盖,以及生长阶段、生长密度、木本植物的覆盖;观察动物活动、生长、生殖、粪便及残余食物等。
(二)空中监测方法
一般采用4~6架单引擎轻型飞机,每架飞机由4人执行任务:驾驶员、领航员和两名观察记录员。首先绘制工作区域图,将坐标图覆盖所研究区域,典型的坐标是10km×10km一小格。飞行速度大约150km/h,高度大约100m,观察记录员前方有一观察框,视角约90。,观察地面宽度约250m。
(三)卫星监测方法
利用地球资源卫星监测大气、农作物生长状况、森林病虫害、空气和地表水的污染情况等。例如:在地球上空900km轨道上运行的地球资源卫星,每隔18d通过地球表面同一地点一次,从传感器获得照片或图像,其分辨率可达10m。通过解析图片可获得所需资料,将不同时间同一地点的图片进行分析,可监测油轮倾覆后油污染扩散情况、牧场草地随季节的变化,以及进行大范围内季节性生产力的评估等。
卫星监测的最大优点是覆盖面广,可以获得人难以到达的高山、丛林的资料。由于目前资料来源增加,因而费用相对降低。但这种监测方法难以了解地面细微变化。因此,地面监测、空中监测和卫星监测相互配合才能获得完整的资料。(www.chuimin.cn)
(四)“3S”技术
生态监测是以宏观监测为主,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其中,生态监测平台是宏观生态监测的基础,它必须以“3S”技术作为支持。“3S”技术即遥感(remote sensing,R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三项技术的集合。
遥感包括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获取地学信息种类与质量上已有很大进步。它可以提供的生态环境信息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信息(几何精度可有30m、10m、5m、1m不同级别);生物量信息(植被种类、长势、数量分布);大气环流及大气沙尘暴信息,气象信息(云层厚度、高度、水蒸气含量、云层走势等)。遥感具有观测范围广、获取信息量大、速度快、实用性好及动态性强等特点,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常规方法难以获得的资料,这些资料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小,比较可靠。
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便携式接收机与均匀分布在空中的24颗卫星中的4颗进行无线电测距而对地面进行三维定位的测试技术。测试点的精度分为十米级、米级、亚米级多种,测试速度可达is/点,全年可以满足生态环境实地调查的需要。还可用于实时定位,为遥感实况数据提供空间坐标,用于建立实况环境数据库,并同时为遥感实况数据发挥校正、检核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各类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全方位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使用这项技术,可以结合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的数据和多种地面调查数据,按照各种生态模型,测算各种生态指数,预报、统计沙尘暴的发生、发展走向及危害覆盖区域。这一技术还可以在生态环境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机理模型,定量、可视化地模拟生态演化过程,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调控实验。
以上三项技术形成了对地球进行空间观测、空间定位及空间分析的完整技术体系。它能反映全球尺度的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提供全球或大区域精确定位的宏观资源与环境影像,揭示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3S”技术是宏观生态监测发展的方向,也是其发展的技术基础,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遥感将在生态监测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3S”技术的核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传统的监测手段只能解决局部问题,而综合且准确、完整的监测结果必然要依赖“3S”技术。利用“3S”技术进行生态监测时还要注意RS、GPS、GIS三项技术的结合,单独利用其中任何一项技术很难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监测和评价。
有关环境监测的文章
所谓3S技术是指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统称。3S技术及其集成是构成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中最核心的技术。2000年3月30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宣布开放GPS卫星的L2频道民用服务,进一步改善GPS卫星服务的精度和可靠性,拓宽了GPS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范围。......
2023-06-30
开展生态监测工作,首先要确定生态监测方案,其主要内容是:明确生态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工作范围,并制订相应的技术路线,提出主要的生态问题以便进行优先监测,确定我国主要生态类型和微观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依据目前的分析水平,选出常用的监测指标分析方法。图6-7 生态监测方案制订及实施程序......
2023-11-23
2)完整的RS-232C总线接口有22根线,采用标准的25芯DB插头座。4)采用RS-232C总线连接系统。一些设备与PC连接的RS-232C总线接口,因为不使用对方的传送控制信号,只需3条接口线,即“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和“信号地”。......
2023-08-29
目前中国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环境标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表述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并纳入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做法,混淆了依法具有强制效力的技术法规与自愿采用的标准之间的界限,不利于利用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在国际贸易和市场管制工作中维护国家权益,不利于防止国外污染环境的产品和技术向国内转移。......
2023-11-23
图9-15为一种岸边设置的栈桥式固定水质自动监测站示意图。为适应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特殊环境监测,也需要设置流动监测站,如水质监测船、水质监测车。监测站房配有水电供给设施、空调机、避雷针、防盗报警装置等。......
2023-11-23
GPS 整个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空间部分、地面支撑系统、用户设备三部分。图4-4弹载接收机组成图弹载接收机GPS 测量系统的特点是可对炮弹或火箭弹进行实时定位, 向地面发送定位信息所需的线路带宽较窄, 被测目标数量不受限制。弹载设备接收GPS 卫星L 波段信号, 经变频放大后, 通过遥测信道转发到地面,在地面完成对GPS 信号的测量和数据处理。地面设备包括GPS 接收设备和数据处理分系统。......
2023-06-15
新技术下合作学习策略可分为小组分组策略、交流沟通策略、知识共享策略、激励反馈策略、教师指导管理策略、评价策略。因此,在新技术下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师生需要掌握一些交流沟通策略。新技术下合作学习知识共享策略主要包括:1.创立学习小组共同文化,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激发学生知识共享动机知识共享实质上就是学生通过合作,将自己的观点与合作者的观点进行碰撞、表征、整合与相融,以解决问题的过程。......
2023-11-03
图3-10为RS-485端口半双工连接的电路图。其中RS-485差动总线收发器采用SN75LBC184。RS-485的驱动器必须能驱动32个单位负载加上一个60Ω的并联终端电阻,总的负载包括驱动器、接收器和终端电阻,不低于54Ω。因此,所有RS-485的接口芯片上都必须有限流和过热关闭功能,以便在发生总线竞争时保护芯片。图3-11为两点之间的全双工RS-485连接电路。......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