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环境监测

【摘要】: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或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根据生物所处的环境介质,生物监测可分为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空气污染生物监测和土壤污染生物监测。从生物分类法划分,生物监测包括动物监测、植物监测和微生物监测。本章分别介绍各环境介质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监测以及生态监测。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其中,生物需要不断直接或间接地从环境中吸取营养,进行新陈代谢,维持自身生命。当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受到污染后,生物在吸收营养的同时,也吸收了污染物质,并在体内迁移、积累,从而受到污染。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或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

生物监测具有物理化学监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特点体现在:①生物监测反映的是自然的、综合的污染状况;②能直接反映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③可以进行连续监测,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④生物可以选择性地富集某些污染物(可达环境浓度的103~106倍);⑤可以作为早期污染的“报警器”;⑥可以监测污染效应的发展动态;⑦可以在大面积或较长距离内密集布点,甚至在边远地区也能布点进行监测。因此,生物监测方法是物理和化学监测方法的重要补充,二者相结合即构成了综合环境监测手段。

根据生物所处的环境介质,生物监测可分为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空气污染生物监测和土壤污染生物监测。从生物分类法划分,生物监测包括动物监测、植物监测和微生物监测。以生物学层次划分,生物监测方法主要有生态监测(群落生态和个体生态),生物测试(毒性测定、致突变测定等),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的测定等。以采用的方法划分,生物监测主要有实验室内的生物测试和现场生物调查两种方法。(www.chuimin.cn)

利用生物进行环境污染监测,早在20世纪初就引起了生态学家的注意。例如:利用植物叶片受害症状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利用地衣的种类、数量和盖度来说明空气质量变化,利用生物群落特征和变化监测水体污染状况,利用金丝雀和老鼠来监测矿区瓦斯含量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生物监测技术发展较迅速,相比之下,土壤污染生物监测工作开展和应用较少。近几年,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生态监测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章分别介绍各环境介质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监测以及生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