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环境监测|土壤样品采集、注意事项

环境监测|土壤样品采集、注意事项

【摘要】:采集土壤样品包括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确定样品类型,进行物质、技术和组织准备,现场踏勘及实施采样等工作。将在一个采样单元内各采样点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样,组成混合样的采样点数通常为5~20个。如需同时掌握在土壤上生长的作物受污染的状况,可在季节变化或作物收获期采集。(三)采样注意事项采样同时,填写土壤样品标签、采样记录、样品登记表。

采集土壤样品包括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确定样品类型,进行物质、技术和组织准备,现场踏勘及实施采样等工作。

(一)土壤样品的类型、采样深度及采样量

1.混合样品

如果只是一般地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对种植一般农作物的耕地,只需采集0~20cm耕作层土壤;对种植果林类农作物的耕地,采集0~60cm耕作层土壤。将在一个采样单元内各采样点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样,组成混合样的采样点数通常为5~20个。混合样量往往较大,需要用四分法弃取,最后留下1~2kg,装入样品袋。

2.剖面样品

如果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土壤剖面层次分层采样。土壤剖面指地面向下的垂直土体的切面。在垂直切面上可观察到与地面大致平行的若干层具有不同颜色、性状的土层。

典型的自然土壤剖面分为A层(表层、腐殖质淋溶层)、B层(亚层、淀积层)、C层(风化母岩层、母质层)和底岩层,见图5-2。采集土壤剖面样品时,需在特定采样点挖掘一个1m×1.5m左右的长方形土坑,深度在2m以内,一般要求达到母质层或地下水潜水层即可,见图5-3。盐碱地地下水位较高,应取样至地下水位层;山地土层薄,可取样至风化母岩层。根据土壤剖面颜色、结构、质地、疏松度、温度、植物根系分布等划分土层,并进行仔细观察,将剖面形态、特征自上而下逐一记录。随后在各层最典型的中部自下而上逐层用小土铲切取一片片土样,每个采样点的取样深度和取样量应一致。将同层土样混合均匀,各取1kg土样,分别装入样品袋。土壤剖面采样点不得选在土类和母质交错分布的边缘地带或土壤剖面受破坏的地方;剖面的观察面要向阳。

图5-2 典型的自然土壤剖面

图5-3 土壤剖面挖掘示意图(www.chuimin.cn)

土壤背景值调查也需要挖掘土坑,在剖面各层次典型中心部位自下而上采样,但不可混淆层次、混合采样。

(二)采样时间和频率

为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可随时采集样品进行测定。如需同时掌握在土壤上生长的作物受污染的状况,可在季节变化或作物收获期采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规定,一般土壤在农作物收获期采样测定,必测项目一年测定一次,其他项目3~5年测定一次。

(三)采样注意事项

(1)采样同时,填写土壤样品标签、采样记录、样品登记表。土壤样品标签(见图5-4)一式两份,一份放入样品袋内,一份扎在袋口,并于采样结束时在现场逐项检查。

图5-4 土壤样品标签

(2)测定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铲、竹片直接采集样品,或用铁铲、土钻挖掘后,用竹片刮去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土壤部分,再用竹铲或竹片采集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