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作为网络行为的发起者和执行者,终端安全问题是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终端安全已经成为制约信息安全的瓶颈,尽管在安全技术和培训中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资金,但终端安全问题仍频频发生。终端所发生的安全问题可简单归结为3类。......
2023-11-23
1.风险分析
(1)风险描述
终端未安装软件防火墙软件:如果终端不安装软件防火墙软件,就不能对终端的访问端口与应用协议进行控制,终端将面临数据流不可控的风险。恶意进程、端口、协议不加以及时阻断,终端安全性得不到保证,会威胁整个网络系统。
终端安装软件防火墙软件:如果终端安装了软件防火墙软件,但不能检测软件防火墙软件的版本和规则特征库等信息,就不能对软件防火墙软件进行有效的升级,进而影响软件防火墙软件的正常使用。如果软件防火墙软件停止启动,而又不能恢复启动,就相当于没有安装软件防火墙软件,可能会导致泄密事件的发生。此外,如果防火墙软件不能进行IP、端口和协议的有效访问控制,就会给恶意进程可乘之机,引起泄密事件的发生;如果软件防火墙配置了访问控制规则,但访问控制规则没有生效,防火墙将形同虚设。
(2)相关风险点
终端防火墙风险点见表A-15。
表 A-15
(a)基于资产使用生命周期分析
资产使用生命周期包含入网前、运行阶段、维修阶段、报废阶段,终端防火墙风险在资产使用生命周期的体现如下:
风险点(1-2):这些风险主要出现在运行阶段,入网前、维护和报废阶段,不安装软件防火墙软件只会影响终端本身,且因为终端未接入网络,不会给网络造成威胁。如果终端未安装软件防火墙软件就接入网络,可能会导致终端泄密事件的发生,如果在入网前阶段如果没有进行控制,将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在运行阶段,如果终端都安装了防火墙软件并且正确使用,将不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如果没有做好控制措施,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
风险点(3-8):这些风险主要出现在运行阶段。入网前、维护和报废阶段,软件防火墙软件不更新只会影响终端本身,且因为终端未接入网络,不会给网络造成威胁。这些风险出现在系统运行阶段,如果不能发现防火墙软件的版本特征库等信息,就不能对软件防火墙软件进行有效的升级,进而影响防火墙软件的正常使用。如果防火墙软件停止启动,而又不能恢复启动,就相当于没有安装防火墙软件。恶意程序可能会控制终端系统,造成泄密事件的发生。该类风险如果不加以防范,会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导致的损失较大,风险较高。
风险点(9-14):这些风险主要出现在运行阶段。入网前、维护和报废阶段,终端不接入网络,不会对外访问,不存在这些风险。这些风险出现在系统运行阶段,如果终端软件防火墙不能启用IP地址、端口以及协议控制规则,很容易导致安全隐患,恶意程序可能会控制终端系统,造成泄密事件的发生。该类风险如果不加以防范,会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导致的损失较大,风险较高。
(b)相关信息风险分析
在线信息风险
风险点(1-2):软件防火墙软件对于终端运行的所有工作均起到保护作用,未安装软件防火墙软件的终端容易被恶意程序控制,进而导致在线信息相关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导致敏感信息泄漏。
风险点(3-14):软件防火墙软件的正常运行,与程序版本和特征库版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线信息与此关联更为明显,不能及时更新软件防火墙软件程序版本和特征库版本,可能无法有效针对新发现的攻击。软件防火墙在不运行或者访问控制规则不合理时,恶意程序可能控制终端或者有意无意地进行非授权的访问,进而导致在线信息相关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导致敏感信息泄漏。
存储信息风险
风险点(1-14):该风险可能导致终端上存储的信息被恶意代码窃取,造成信息泄漏。
(c)基于资产使用人员风险分析
内部人员
风险点(1-14):该类风险发生在内部人员高级管理岗位(如区域负责人等高层领导),由于其终端含有企业核心信息和涉密信息,风险非常高;该类风险发生在地市部门主管、网络管理员、配置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财务部人员等关键岗位业务人员,则由于该类终端对业务支撑非常关键,且一般包含关键业务信息,风险较高;如果该类风险发生在开发人员、研发人员等,则由于该类终端支持业务和对正常运营起保障作用,相当重要,风险为中。
临时人员
风险点(1-14):如果该类风险发生在辅助人员岗位(如食堂、车队、绿化等人员),该类终端一般不涉及业务、不包含敏感信息,风险为低。
外来人员
风险点(1-14):该风险不涉及此类人员。(www.chuimin.cn)
(d)合规性要求
合规性要求见表A-16。
表 A-16
2.风险管控
(1)风险点(1-2)
事前处置:终端在接入网络前,必须安装终端防火墙软件,并根据业务需要配置合理的访问控制规则,然后才能接入到网络中使用。没有安装防火墙的软件的终端不允许接入网络,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给终端安装防火墙软件。
事中处置:在运行中发现终端未安装防火墙软件(可能是被人卸载或者禁用),马上将该终端断开网络访问,并上报管理人员。
事后处置:对于该类风险,保留日志记录,如果出现安全事件,可以追溯责任人。
控制流程见图A-10。
图 A-10
(2)风险点(3-8)
事前处置:终端入网前按照实际业务需求情况,先配置好访问控制策略和软件防火墙特征库升级策略,然后接入网络。
事中处置:接入网络后,关闭与业务系统无关的端口,除授信的IP地址可以访问重要(敏感)信息终端外,其他IP地址全部禁止访问。重要(敏感)信息终端只能访问授信的IP地址及端口,指定终端仅开放与业务系统相关的应用协议。如果终端未启用软件防火墙,应该禁止访问网络,待启用后再准入网络;终端有未授权的访问行为,应禁止访问网络并及时通知管理员;另外,软件防火墙特征库要及时更新,未更新的采取强制更新的措施。
事后处置:对于该类风险,保留日志记录,如果出现安全事件,可以追溯责任人。
控制流程见图A-11。
图 A-11
(3)风险点(9-14)
事前处置:终端安装前安全管理人员应评估软件防火墙软件的功能与性能,保障软件防火墙软件的功能正常后再安装并接入网络。
事前处置:软件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失效后,先暂时断网处理并通知安全管理人员,然后检查原因,排查故障,处理完成后再接入网络运行。
事后处置:对于该类风险,保留日志记录,如果出现安全事件,可以追溯责任人。
控制流程见图A-12。
图 A-12
3.风险控制效果
终端软件防火墙软件,可以对终端的IP访问、端口访问、协议访问、共享服务访问等进行限制。管理员可对远程IP地址、本地端口、远程端口、网络协议、是否开启共享端口等进行设置,确保终端仅能访问指定的合法IP、端口和协议,从而可以有效应对非法访问和保障业务数据安全。
有关终端安全风险管理的文章
终端作为网络行为的发起者和执行者,终端安全问题是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终端安全已经成为制约信息安全的瓶颈,尽管在安全技术和培训中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资金,但终端安全问题仍频频发生。终端所发生的安全问题可简单归结为3类。......
2023-11-2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终端软件自动分发的方式,集中统一为终端需要安装的软件进行自动分发,并自动在终端上运行。相关风险点终端软件自动分发风险点见表A-11。入网前,终端不接入网络,无法对该终端进行软件自动分发操作;维护和报废阶段,终端不运行,也不存在这些风险。终端入网运行后,如果没有应用软件自动分发与自动安装,会增加管理员的工作量而降低工作效率。......
2023-11-23
如果不对该终端网络访问风险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将会导致信息外泄、资源滥用甚至全网范围内的灾难性事件。将终端违规网络访问风险按照终端使用人角色分析如下。风险点(1-4):任何岗位角色都会使用网络,都会涉及终端违规网络访问风险问题,因此,该风险与内部人员相关:a)高级管理岗位,如区域负责人等高层领导,风险不大。该风险与外来人员:外来厂家人员、外来维护人员风险重大。......
2023-11-23
因此终端系统的补丁是否及时打上,与终端的安全程度密切相关。相关风险点终端系统补丁风险点详见表A-9。表 A-9相关资产使用生命周期风险点(1-4):该类风险涉及入网前与运行阶段。......
2023-11-23
表 A-1以下将分别从资产使用生命周期、资产使用人员、资产承载的信息和合规性4个方面对以上18个风险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风险发生的阶段、风险检测的条件和风险损害等。入网后,由于运行过程中涉及敏感信息和生产数据,如果不对终端密码口令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导致的损失较大,风险较高。表 A-2基于以上风险点分析,如采取相关技术和管理手段管控18个风险点,终端密码口令部分管理将符合等级保护相关要求。......
2023-11-23
目前对于终端的配置,推荐使用终端安全配置中心的方式,通过终端安全配置中心根据用户角色对终端实现全方位的安全等级配置,从而降低因为终端配置而带来的安全风险。表 A-27相关风险点终端基本配置风险点见表A-28。基本配置风险对终端的影响在资产使用生命周期的体现如下。维护阶段和报废阶段,基本配置不合理,风险较低。与信息安全关系基本配置的风险涉及在线信息安全风险和存储信息风险。......
2023-11-23
表B-13 异常资源占用风险的风险点列表基于资产使用生命周期分析资产使用生命周期包含:入网前、运行阶段、维修阶段、报废阶段,异常资源占用的风险对终端的影响在资产使用生命周期的体现如下:风险点(1-4):终端CPU使用率持续高,这些风险主要涉及入网前和运行阶段。终端入网后,如果该终端的CPU使用率持续高,导致终端正常的工作不能开展,风险较高,如果终端运行了关键业务,则风险更高。......
2023-11-23
在使用阶段,移动存储介质违规进行格式化和分区的,技术上无提示和禁止措施,造成安全策略执行不到位,有可能造成注册、授权等工作重复进行;更有甚者如果格式化分区后还能够正常使用,将会造成更大安全风险。外部移动存储介质为非注册授权类介质,健康状态不可控,存储内容不可知,如果私自接入内网,将会引起较大的安全风险。......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