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今日教育,它必须是乌托邦的。无疑,直到今天,乌托邦一词一直被视为是空想的代名词。乌托邦精神是人的根本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乌托邦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根本性品质,找回乌托邦,教育就找到了自我。人类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乌托邦式的教育,只有这种教育才会营造一种公平、民主、充满人蕴的文化氛围,只有这种教育才能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真正有理想、有道德、有智慧的高素质与高境界的人。......
2023-11-23
【作者】张胤
【内容提要】对当前教育科学研究中出现的“后现代”热潮,我们需要一些反思,从社会背景、文化适应性以及教育现状等角度对中国教育的后现代问题做出梳理,探讨后现代教育这一命题在我国现阶段的真实性和适用性,并引起对我国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理”的思考。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第三条道路
后现代主义受到国内文化圈的日益重视只是自90年代以来的短短几年的事情,然而其所引发的探讨和辩论的深度及广度却是空前的。围绕后现代展开的学术浪潮至今不衰,且愈加热烈。教育界对“后现代”问题同样也投入了相当的关注,对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观的介绍、传播、呼应,或以之为依托对现存的和传统的教育展开激烈地批判而见诸于文字的不在少数,几近形成一股教育研究的后现代风尚。
必须承认,后现代以及在此旗帜下所提出的各种纷繁而丰富的思想——包括教育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危机的深刻反省和对之进行解剖与诊治的全新尝试。一方面,它用另类的思维方式和犀利的话语解构现存社会,批判种种不合理的弊端,揭露所谓现代文明的虚伪;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又对人类生存状态的迷茫提出了独特的诠释和精辟的见解。后现代倡导的很多观点,包括多元化、开放性等,对于反思当代社会和当代教育无疑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它也许预示着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某些未来趋势。(www.chuimin.cn)
然而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后现代主义并非是一个经过严格论证过程和具有严缜表述规范的思想体系,后现代主义迄今并没有提出比较系统和具体的、可供切实操作的、令人信服的社会和教育的改造方案,而更多是一种理念层面的反思。同时,后现代发端于发达的西方社会,它所阐发的思想是否对相对落后的当代中国具有文化思想和经济基础的普适性,这仍然需要考证和校验。考虑到我国教育界,特别是激进的教育研究者对后现代主义的推崇和信奉,就必须更加审慎地考察后现代主义是否真的切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教育的现实状况,研读后现代主义对于中国当代教育是否是一个真命题,判断后现代主义是否是中国教育走向的真理和传统教育转型的目标。
具体而言,在教育领域,需要对以下三组前提性的理论问题做出回答:一是后现代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经济等背景环境的切合性与适应性如何?二是教育的后现代化是否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中国教育是否可以跨越现代化而直接跳跃到后现代?教育的后现代跳跃是否可能以及必要?三是教育受到的后现代启示究竟是什么?
如果对上述问题经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而得到明晰的肯定结论,那么后现代主义就可能成为改造当代中国教育的驱力,为中国教育转型提供新的契机;反之,盲目地接纳与追踪则有可能导致由于漠视国情而引发新的“教育浮躁”,造成深刻的教训。
有关创新与创造教育的文章
尤其是今日教育,它必须是乌托邦的。无疑,直到今天,乌托邦一词一直被视为是空想的代名词。乌托邦精神是人的根本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乌托邦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根本性品质,找回乌托邦,教育就找到了自我。人类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乌托邦式的教育,只有这种教育才会营造一种公平、民主、充满人蕴的文化氛围,只有这种教育才能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真正有理想、有道德、有智慧的高素质与高境界的人。......
2023-11-23
事实上,乌托邦精神更为深刻的、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却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超越,对内在精神的向往与关怀。没有乌托邦精神,教育就难以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境界。笔者认为,只有具有高尚情怀、境界、内在精神与理念的乌托邦性教育,才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2023-11-23
50年来的美国政府教育政策和战略一言以蔽之就是科技取向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50年代的“向科学进军”到80年代后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极其鲜明地确定了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方向。这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存亡的根本,关系国家强盛的关键。对此,中国教育应有前瞻性的思考和政策措施。这种政策若不迅速改变的话,中国将会经受教育、经济和政治上的苦果。......
2023-11-23
第一章创造与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人类社会进入智慧至上时代,这就要求人们要不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创新与创造的核心。中华民族之所以号称世界上伟大的民族、聪明的民族,一个显著标志就在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第一节坚持创新振兴中华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应该进一步弘扬我们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2023-12-05
创造性、自发性、个性、真诚、关心别人、爱的能力、向往真理等,全都是胚胎形式的潜能,属于人类全体成员的,这就为当代教育学强调教育对象的能动性、主动性、个性化和创造性找到一种可能性或一种萌芽。所以说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
2023-11-23
[2]显然,今日社会的发展尤其需要教育的解放力。因而,教育的解放是实现其对今日社会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的前提条件。教育的解放,绝不是要使教育完全脱离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完全无视社会现有的环境、制度与结构。也就是说,教育的解放意味着教育将由对社会的适应转化为对社会的建构。[2]“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目前尤其如此。”......
2023-11-23
教育现代化研究与任何一种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一样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资源作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研究本该有自身的知识传统和积累,这种传统无论是来自国外,还是来自国内。而在教育现代化研究中不仅要利用“现代化理论”家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教育现代化“理论家”的知识。看来,教育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理论虽说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它们之间仍然具有紧密的关系,同时教育现代化理论应当具有自身的特殊内容。......
2023-11-23
教育现代化研究同样需要方法论。从目前教育现代化研究的现状来看,教育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缺失是很严重的,看不出有什么方法论来支持其研究。不过在比较教育领域,《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一书倒反映了比较方法论。极大多数的教育现代化研究没有方法,有些研究带有很强的臆测特征。教育现代化研究中是否也要运用那些教育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性的研究方法呢?......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