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现实生活与学生主体性建构的创新教育

现实生活与学生主体性建构的创新教育

【摘要】:现实教育教学活动中,也有大量事例证明,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感的培养、创造性发展,以及主体性的全面生成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建构,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根本属性,发展人就要发展人的最本质属性,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发展人、完善人,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源泉和动力,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体现,在活动中确证。人的活动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也就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活动与人的生活是同一的,人怎样活动,人也就怎样生活。因此建构人的主体性就必须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实现,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种促进其主体性建构、发展和完善的学校生活。

伴随着科学认识论的反思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人的情感、意志和理念对世界的构成作用得到了普遍重视,生活领域在人们的视野里由隐而显,并日益显示出其丰富的内涵。很多哲学家都把目光投向人的生活领域,提出了所谓“生活世界”的理论(现象学)、“以生活为中心的哲学”(实用主义)、“生存哲学”(存在主义)等等。在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来看,生活世界是一个前科学的、在先被给予的世界,是一个直观的奠基性世界,是先验的自我通过意向性所普照的富有意义、富有价值的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根基,科学世界产生于生活世界,应始终回缚于生活世界。只有返回生活世界,才能克服自然科学所设计的虚幻的客观物质世界模型,唤起人们对真正的“内在世界”的向往。在实用主义那里,人与世界之间非反省的(前科学的)、原初的自然交往和生活关系被称作“原经验”(杜威)或“纯粹经验”(詹姆斯),原经验或纯粹经验是主体与客体、人与环境“未予分裂”的原始统一体,它把反省的认识(科学认识)作为自身内涵的一个潜在环节,反省的认识来自经验,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经验,使生活艺术化,所以必须返回经验世界,使科学重新成为生活、实践和艺术的奴仆。这种哲学认识论的发展也不同程度地在教育认识中得到了反映。(www.chuimin.cn)

以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为代表的德国文化教育学将追求“总体的人的教育生成”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和归宿。他们从20世纪的社会问题、文化氛围、教育危机的现实出发,反对将人片面化、畸形化的做法,力图纠正工业文明带来的对人异化的不良后果,企求人重新回到精神生活中去,不要在金钱社会中“物化”为没有灵性的“机器人”。他们将教育看成是回到内在心灵生活,张扬个体精神世界的最佳道路,他们将教育上升到人的哲学高度,将教育的本质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将教育前景与社会发展前景联系起来,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人应该总体的生成,知情意全生命的活生生生成。他们还提出了一些特有的基本范畴,如体验、理解、陶冶、唤醒等来揭示或解释教育教学现象及其规律。(注:邹进著:《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00—204页。)存在主义者主张,教师不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提供”给学生,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情绪、情感、创造能力以及知识对于学生生活的意义,教师要维护自身的主观性,要通过自己真诚选择和负责的态度激励学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要允许学生最大限度的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更为突出的是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主张把社会生活移进课堂。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创办的帕夫雷什中学里高悬着这样的标语“你在这所学校应该探索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生活的目的。”(注: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页。)罗杰斯则创造了一种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实现。

现实教育教学活动中,也有大量事例证明,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感的培养、创造性发展,以及主体性的全面生成起到了积极作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情感体验,引起兴趣,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关注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价值,调动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动手、动脑,想办法、找资料,独立自主地去研究探讨,从而增强其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创造不是凭空而生的,它来自于生活与实践的需要,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其创造之源。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山东省有17件作品获奖,其中只有3名选手来自城市,其余来自科技并不发达的农村,原因就在于与农村孩子相比,城市孩子书面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包办所有家务,使孩子远离生活实践,这就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注:城里的孩子创造力哪去,《教育文摘周报》,1998年9月30日。)所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建构,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