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者论人的本性,创新与创造教育提出

马克思主义者论人的本性,创新与创造教育提出

【摘要】: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人本主义心理学者从人的个性生命出发研究人之所以为人;马克思主义者从人的社会生命出发探讨人之所以为人。在人本主义人性观和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我认为考察人性必须从人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两方面入手。

1.人性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

以往对人性的研究,都是从脱离社会的人出发,这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观。“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现实的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的人。”[1]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2]这句话质直言明地宣布: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研究的人是社会化了的人,是人类社会。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类的存在物;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和动物可以根据自我意识等来区别,但最后的本质区别是生产劳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能动地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实践创造了人。生产总是指社会个人的生产,因而人是社会的动物,而且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也结成了同事关系、师徒关系、爱情关系等,法律和政治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表现。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在谈及人的价值时,马克思肯定人的内在价值,但更强调人的外在价值即社会价值,人的外在价值表现在人对推动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www.chuimin.cn)

3.人类本性是不断改变的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人们的“内在本性”以及人们的对这种本性的“意识”,向来都是历史的产物。“永恒的人性是不存在的,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4]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人性也在不断地完善,最终会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在那里人是自然和自己的主宰者。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人本主义心理学者从人的个性生命出发研究人之所以为人;马克思主义者从人的社会生命出发探讨人之所以为人。前者重视人的潜能、人的创造性人的好奇心健康人格,强调个体自我实现的内在价值。但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人的社会生命;而后者正是从人的社会生命入手,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体后天发展的根本作用,得出劳动创造了人,历史创造了人的精辟论断,它在肯定人的内在价值的同时,特别强调了人的外在价值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在人本主义人性观和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我认为考察人性必须从人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两方面入手。首先,每个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是现实的,可感的对象,他不是虚幻的,超验的,一切对人的认识都必须从这里出发,即承认人是一种实然的存在。其次,正如人本主义者所描述的人的终极价值在于自我实现,马克思主义者所阐明的人最终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那样,人性渴求有一个完美的境地,在那个境地,人是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者,即同时承认人又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最后,人总是一定社会中的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他不是被动地适应既定的存在,而是创造性地、能动地超越种种给定性,实现自己所追寻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确证。人总是存在于这种实然与应然的肯定与否定的动态过程之中,从这里才能窥见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