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在本质上教育就是一种关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活动,教育过程也是一种对受教育者的主体素质的培育过程。应当指出,教育人本论虽然是以个人本位论来立论的,但它决不排斥教育的社会本位。因而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个人的主体的发展。其中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及水平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教育界中普通认为教育要求是教育者、社会、家庭等对受教育者所提出的要求。......
2023-11-23
1.人性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
以往对人性的研究,都是从脱离社会的人出发,这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观。“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现实的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的人。”[1]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2]这句话质直言明地宣布: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研究的人是社会化了的人,是人类社会。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类的存在物;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和动物可以根据自我意识等来区别,但最后的本质区别是生产劳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能动地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实践创造了人。生产总是指社会个人的生产,因而人是社会的动物,而且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也结成了同事关系、师徒关系、爱情关系等,法律和政治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表现。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在谈及人的价值时,马克思肯定人的内在价值,但更强调人的外在价值即社会价值,人的外在价值表现在人对推动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www.chuimin.cn)
3.人类本性是不断改变的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人们的“内在本性”以及人们的对这种本性的“意识”,向来都是历史的产物。“永恒的人性是不存在的,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4]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人性也在不断地完善,最终会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在那里人是自然和自己的主宰者。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人本主义心理学者从人的个性生命出发研究人之所以为人;马克思主义者从人的社会生命出发探讨人之所以为人。前者重视人的潜能、人的创造性人的好奇心与健康人格,强调个体自我实现的内在价值。但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人的社会生命;而后者正是从人的社会生命入手,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体后天发展的根本作用,得出劳动创造了人,历史创造了人的精辟论断,它在肯定人的内在价值的同时,特别强调了人的外在价值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在人本主义人性观和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我认为考察人性必须从人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两方面入手。首先,每个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是现实的,可感的对象,他不是虚幻的,超验的,一切对人的认识都必须从这里出发,即承认人是一种实然的存在。其次,正如人本主义者所描述的人的终极价值在于自我实现,马克思主义者所阐明的人最终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那样,人性渴求有一个完美的境地,在那个境地,人是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者,即同时承认人又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最后,人总是一定社会中的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他不是被动地适应既定的存在,而是创造性地、能动地超越种种给定性,实现自己所追寻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确证。人总是存在于这种实然与应然的肯定与否定的动态过程之中,从这里才能窥见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有关创新与创造教育的文章
因而在本质上教育就是一种关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活动,教育过程也是一种对受教育者的主体素质的培育过程。应当指出,教育人本论虽然是以个人本位论来立论的,但它决不排斥教育的社会本位。因而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个人的主体的发展。其中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及水平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教育界中普通认为教育要求是教育者、社会、家庭等对受教育者所提出的要求。......
2023-11-23
[2]显然,今日社会的发展尤其需要教育的解放力。因而,教育的解放是实现其对今日社会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的前提条件。教育的解放,绝不是要使教育完全脱离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完全无视社会现有的环境、制度与结构。也就是说,教育的解放意味着教育将由对社会的适应转化为对社会的建构。[2]“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目前尤其如此。”......
2023-11-23
创造性、自发性、个性、真诚、关心别人、爱的能力、向往真理等,全都是胚胎形式的潜能,属于人类全体成员的,这就为当代教育学强调教育对象的能动性、主动性、个性化和创造性找到一种可能性或一种萌芽。所以说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
2023-11-23
尤其是今日教育,它必须是乌托邦的。无疑,直到今天,乌托邦一词一直被视为是空想的代名词。乌托邦精神是人的根本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乌托邦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根本性品质,找回乌托邦,教育就找到了自我。人类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乌托邦式的教育,只有这种教育才会营造一种公平、民主、充满人蕴的文化氛围,只有这种教育才能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真正有理想、有道德、有智慧的高素质与高境界的人。......
2023-11-23
事实上,乌托邦精神更为深刻的、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却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超越,对内在精神的向往与关怀。没有乌托邦精神,教育就难以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境界。笔者认为,只有具有高尚情怀、境界、内在精神与理念的乌托邦性教育,才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2023-11-23
教育现代化研究与任何一种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一样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资源作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研究本该有自身的知识传统和积累,这种传统无论是来自国外,还是来自国内。而在教育现代化研究中不仅要利用“现代化理论”家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教育现代化“理论家”的知识。看来,教育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理论虽说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它们之间仍然具有紧密的关系,同时教育现代化理论应当具有自身的特殊内容。......
2023-11-23
图3-4-1 微电子组装互连接头形式a)THT组装 b)SMT组装 c)BGA组装 d)Flip-Chip组装Sn-Pb钎料由于熔化温度低、钎焊工艺性能好、储量丰富,在电子工业诞生之日起就得以大量应用。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含铅钎料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我国也已制定了“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止管理办法”限制含铅钎料的使用。在政府层面的推动下,无铅化已经成为电子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3-06-26
教育现代化研究同样需要方法论。从目前教育现代化研究的现状来看,教育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缺失是很严重的,看不出有什么方法论来支持其研究。不过在比较教育领域,《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一书倒反映了比较方法论。极大多数的教育现代化研究没有方法,有些研究带有很强的臆测特征。教育现代化研究中是否也要运用那些教育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性的研究方法呢?......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