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载体与体现,生物核心素养不断地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注意。只有深刻理解了生物核心素养,才能准确理解在核心素养下不断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只有深刻领会,才能为即将全面铺开的新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
2023-11-23
(一)界定
对于复习课,人们常有一种误解,认为复习课就是知识技能的再现,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复习课作为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环,在这种课型的结构中,知识技能的再现是一种手段,只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看,复习课就应包括实然的复习课和应然的复习课。
1.实然的复习课
这种课复习的取向非常明确,是为知识技能的再现而复习的课,如单元复习课、期中复习课、期末复习课、总复习课等。
2.应然的复习课
这种课无论从目标还是从内容看都是新授课,是一种特殊的新授课,是以复习为主,通过复习引申出新认知,既为巩固又为发展而复习的课。(www.chuimin.cn)
因此,笔者所定义的复习课可以设定为:巩固、强化、梳理知识技能,使之系统化、网络化,或通过巩固、强化、梳理知识技能,使认知水平全面提升乃至构建知识结构的全新理念的课。
(二)目的
教学目的不同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具体的,是具体情形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目的是教育者的主观愿望,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是一种理想、方向和指针,它的实现是不可预期的、漫长的,它必须通过教学目标这一载体驶入它的航向。因此,教师在设置每阶段或每节课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教学目的,否则,教学便会偏离了方向,驶入误区。[4]
根据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和复习教学的特征,复习课的目的可以归纳为:第一,科学化。通过复习课使知识结构整体化、系统化、网络化,“科学化”有别于“科学性”,后者是一种静态,而“科学化”偏重其实现的过程,是一种动态,也可被认为是学科目的,它是以学科目标作为载体,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复习、整理来加强对该学科的了解,对其知识的掌握,从而培养学习的技巧、思维和综合能力。第二,理智化。通过学习发展人的理智与情感,包括渗透于学科的思想品质的陶冶,以及在学习及反复学习过程中引发的对科学的热爱、信仰和执着的追求。第三,和谐化。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格发展及和谐的人物(大自然)意识。
有关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文章
生物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载体与体现,生物核心素养不断地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注意。只有深刻理解了生物核心素养,才能准确理解在核心素养下不断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只有深刻领会,才能为即将全面铺开的新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
2023-11-23
(一)人与工具人与工具维度指的是个人能够运用语言、符号、信息技术等进行有效互动的核心素养。通过分析发现,语言运用和信息收集与处理是人与工具核心素养里的两个关键点。其核心是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
2023-11-23
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强调学科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也是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生物学具有鲜明的动态性特点,因此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剩下的东西”就是素养,是学生能够真正带回家的。......
2023-11-23
核心素养以整合的方式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反思能力和自我认知素养的养成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体现了核心素养之间的系统性。同时,核心素养是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体现为行为意向、行为技能水平等。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统整了个人和社会的需求。......
2023-11-23
从世界范围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大体分为两个潮流。在培育“核心素养”方面正在采取先进举措的地区当推大洋洲。在亚洲,日本参照欧美国家的核心素养模型,在自身长期以来的“学力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的“21世纪型能力”模型。新加坡界定的核心素养同心圆模型,由“价值”“社会情感素养”与“21世纪型素养”三个部分构成。它以“价值”为核心,形成同心圆的配置。......
2023-11-23
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立德树人的宏观要求有机结合,具体描述了高中生物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是高中生物学课程设计的准绳,也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只有深刻理解生物学科的本质及其教育价值,才能明确生物学科教育的根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3-11-23
学者和老师们将这些基本要求总结为“三维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心素养成了“三维目标”的“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超越。因此,从文字表述上看,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与“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相通之处,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与完善;而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与“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拥有共同的追求,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与概括。......
2023-11-23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素养”的界定不是片段要素的罗列与相加,而是作为一体化的“整体模型”来处置的。从世界各国的核心素养的界定,可以发现新时代的教育思维:第一,注重“所有的人”的发展。这样,“核心素养”的概念自然应运而生:未来社会的创造来自每一个人的能动性,牵涉到每一个人能否凭借自身的力量与同他者协同,创生基于知识的新的回答与价值。毫无疑问,把“表层相关关系”解释为“因果关系”的判断是错误的。......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