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核心素养驱动的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核心素养驱动的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要】:但现在可以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把这个实验拍成影片,在课堂播放,这样学生既了解了实验方法,又认识了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影视教学是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它有许多传统教学达不到的优势,因此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运用影视教学不仅可以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苗,还能将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例如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操作演示时不能让每个学生都仔细地观察到,再比如一些由于客观因素无法进行操作的实验,比如面包发霉内在结构的变化等,或是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来进行实验的描述,学生兴趣低,没有掌握到基本的操作方法。这些问题都是传统生物实验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使用影视教学就是较好的选择。

(一)突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每个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有些实验的操作步骤多且复杂,在多人的班级中做实验的示范操作,学生不易观察清楚,利用影视教学技术把整个实验做成动画幻灯片等,在学生做实验前给学生看,可以规范操作步骤,掌握操作要领。如显微镜的操作,操作不好会损坏显微镜的镜头、玻片,对操作步骤要求特别严格,而且不能正确操作的话直接影响到以后的生物实验,我们通过课件以动画形式展示如何取镜、安放、对光、调焦,怎样转换高倍镜等,一步步地展示出来,而且,以交互的形式让学生反复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每一步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各步操作的要领熟记在心,为以后的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进行“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就可以先利用影视教学,这一实验中学生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注意,否则很容易造成危险,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学生对橡皮管吸气和呼气来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吸气时如果控制得不好,很容易将石灰水吸到口中,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危险性,但是这样的危险性教师还不能用现实的实验操作进行演示,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影视教学将这一问题展示出来,因为影视教学的短片可以自己制作,所以教师在制作时将危险发生的具体情况做出来,这样学生切身感受到危险性,在操作中就会特别注意,知道运用什么方式来呼气吸气,这样真实的情境会使学生从内心中意识到事情的危险,就不会再去犯这样的错误,这样的演示比教师的交代更有效果。

(二)完成不能顺利进行的生物学实验

一些实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这时就可以利用影视教学做成影片等,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的认识,理解所学知识。如:在认识“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时,由于这个实验材料不好找,加上实验过程较长,在班上无法实施,所以,以前都是老师按照书本讲解实验过程,内容空洞、抽象,学生都是被动接受实验结论。但现在可以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把这个实验拍成影片,在课堂播放,这样学生既了解了实验方法,又认识了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在进行面包发霉的实验时,学生只能从外在看到面包发霉的情况,但是不能了解到面包发霉过程中内部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因此在进行这类实验时就可以采用影视教学,现在网络上有许多三维动画,这些动画能清晰地描述物质的内在结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动画,将面包发霉时内在的结构制作成影片,给学生播放,让学生能从内在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和面包内在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www.chuimin.cn)

平时的实验由于外界条件或操作不够规范的原因,实验得到的结果不明显或不理想,不利于学生观察,影响实验分析,通过影视教学技术制成幻灯片等,可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分析实验。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以前我组织学生操作时,最后叶片见光部分和不见光部分的颜色没多大区别,这就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分析。但如果把这个实验制成幻灯片,先在班里讲述一遍,这样学生既认识了实验步骤,又观察到了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很容易得出实验结论。

(四)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这几年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给我的感觉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实验效率低下,是因为课堂上,老师在讲述实验时,由于内容比较乏味,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听或不看,这样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时,不了解实验步骤,操作不规范,使得做实验时力不从心,一节课下来,内容根本不能按时完成。如果把实验课制成幻灯片、影片或动画,老师就能关注学生,学生也能从画面中增强感性认识,认识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影视教学辅助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实验观察能力,实验分析能力,更有利于优化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