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强调学科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也是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生物学具有鲜明的动态性特点,因此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剩下的东西”就是素养,是学生能够真正带回家的。......
2023-11-23
(一)将核心素养渗透课堂,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在课堂上渗透生物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发挥很大作用,比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将生物核心素养与教学环节及课堂相结合,把生物知识与核心素养相整合,让学生体会这种素养所带来的生命观和新的思维方式,要让生物核心素养更好的渗透课堂,就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生物教学中添加问题教学,利用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经验。有效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考,锻炼学生解题思维。
(二)注重设计科学教学目标,锻炼学生探究能力
明确设立科学、合理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一步。设置目标时,应将生物核心素养与生物教学有机地建立联系,研读生物课程标准,领会新课标下生物核心素养的实质,还要考虑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在这种新环境中适应并快乐无顾虑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生物问题,面对真实的生物现象,进行观察、提问、进行实验、得出结果、最后分析交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要尊重客观事实,科学研究。
(三)注重核心素养教学评价,注重课后反思总结(www.chuimin.cn)
在具体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成果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生物核心素养在课堂的渗透成效的评价,可以反映出教师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衡量学生的素养水平。但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注意方式的多样化,也要平等地评价教师的教学环节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评价的多样化、公平化和详细化,这可以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认同感。最后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计划或者调节生物核心素养渗透方式,进行总结反思调整,不断在总结中进步,在总结中提高。
(四)促进教学改革,认知生命观念
要促进中学生物教学改革就要不断优化中学生物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让学生对生物及生命的认知更加深刻。生物是一门贴近生活,凸显生命观念的学科。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因此,从教学改革中,把生物、生命、生态概念放进教学,逐步地引导学生去了解、理解、尊重生命,从而更好地热爱、探索生命。通过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让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从而加强对生命和自然界的认识,也可以加强学生生命观念与意识。
生物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载体与体现,生物核心素养不断地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注意。只有深刻理解了生物核心素养,才能准确理解在核心素养下不断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只有深刻领会,才能为即将全面铺开的新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
有关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强调学科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也是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生物学具有鲜明的动态性特点,因此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剩下的东西”就是素养,是学生能够真正带回家的。......
2023-11-23
(一)人与工具人与工具维度指的是个人能够运用语言、符号、信息技术等进行有效互动的核心素养。通过分析发现,语言运用和信息收集与处理是人与工具核心素养里的两个关键点。其核心是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
2023-11-23
核心素养以整合的方式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反思能力和自我认知素养的养成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体现了核心素养之间的系统性。同时,核心素养是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体现为行为意向、行为技能水平等。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统整了个人和社会的需求。......
2023-11-23
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立德树人的宏观要求有机结合,具体描述了高中生物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是高中生物学课程设计的准绳,也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只有深刻理解生物学科的本质及其教育价值,才能明确生物学科教育的根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3-11-23
学者和老师们将这些基本要求总结为“三维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心素养成了“三维目标”的“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超越。因此,从文字表述上看,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与“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相通之处,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与完善;而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与“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拥有共同的追求,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与概括。......
2023-11-23
从世界范围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大体分为两个潮流。在培育“核心素养”方面正在采取先进举措的地区当推大洋洲。在亚洲,日本参照欧美国家的核心素养模型,在自身长期以来的“学力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的“21世纪型能力”模型。新加坡界定的核心素养同心圆模型,由“价值”“社会情感素养”与“21世纪型素养”三个部分构成。它以“价值”为核心,形成同心圆的配置。......
2023-11-23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素养”的界定不是片段要素的罗列与相加,而是作为一体化的“整体模型”来处置的。从世界各国的核心素养的界定,可以发现新时代的教育思维:第一,注重“所有的人”的发展。这样,“核心素养”的概念自然应运而生:未来社会的创造来自每一个人的能动性,牵涉到每一个人能否凭借自身的力量与同他者协同,创生基于知识的新的回答与价值。毫无疑问,把“表层相关关系”解释为“因果关系”的判断是错误的。......
2023-11-23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外,给学生增加一些探究性实验,将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使他们不仅为追求发现而学,而且为追求自身发展而学。所谓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以教师所给的启发性问题为指导,通过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思考分析得出结论的一种实验形式。......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