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载体与体现,生物核心素养不断地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注意。只有深刻理解了生物核心素养,才能准确理解在核心素养下不断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只有深刻领会,才能为即将全面铺开的新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
2023-11-23
(一)教学设计与实施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人们通常把教学设计与实施视为不同的教学环节,极少去分析它们的区别。其实,它们是共处于教学系统中的两个关系密切,但含义不同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设计,它是对教学过程的系统规划。我们所说的教学设计一般是指课堂教学设计;我们所理解的课堂教学设计一般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结合教学的具体实际,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这种系统规划实际上就是对想要实施的教学活动进行预期性的描述,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分析教学内容和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手段、方法,构思教学结构与流程的过程。
教学实施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和设施条件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认识的主体,师生和生生之间通过互动、合作方式,按照教学设计所规划的思维和行为的变化目标及变化步骤,将教学设计的意图物化为学生学习活动并获得素质发展的过程。
显然,从概念上看,两者的明显区别是:设计是实施的计划形式,是“蓝图”,是对实施的规范;实施是设计的操作形式,是“施工”,是对设计的执行和验证。设计是教师的单边活动,实施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交互、协同活动。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是性质、功能、基础各异的两种实践活动(www.chuimin.cn)
教学设计与实施在教学系统中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们相互之间具有极大的依赖性,表现为无设计就无所谓实施,无实施也就无所谓设计。于是许多人将二者视为性质和功能相同的活动,但若仔细分析,则可发现二者是性质、功能和基础都各异的两种实践。
第一,从性质上看,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设计是以思维为主的教学认识过程,是对教学目标、结构、方式等进行预测、决策和规划的活动。其主要特征是思辨。实施活动则是以行为为主的行动过程,是一种执行、贯彻规划的施教活动,它以已确定的教学设计方案为依据,其主要特征是操作。这就是说,设计主要是一种智能活动,实施则主要是一种技能活动。设计是教学的意图理想化、教学方式定型化、教学时空结构化,实施则是理想化、定型化和结构化设计的行为演绎和操作运用。
第二,从功能上看,教学设计的对象主要指向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属于改善教学过程的探究,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探索和认识教学过程的运行机制和本质特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设计的结果是还未物化的教学方案。而教学实施的对象直接指向学生。教学实施的过程是师生双边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学实施的结果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品德情操得到发展。
第三,从基础上看,设计对理论(指教育理论和学科理论)具有较大的依赖性。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是设计者具备先进的价值观念,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坚实的学科理论知识的体现。实施则对技能具有较大的依赖性。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是主观能动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的贯彻,因此实施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为执教者教学的语言能力、无声语言能力、动机激发与维持能力、课堂气氛的营造能力、师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反馈调控能力等实施操作能力的高低。[1]
一般地说,教学设计是形成课堂教学质量的先决环节,有优秀的教学设计,才有高效优质的教学。但是,由于设计与实施具有上面所说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实施与设计往往存在一定“落差”,倘若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技能有缺陷,则尽管有好的设计,也不一定能得到优质的实施。一个技能欠缺的老师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设计来执行,那么他的教学效果肯定会更糟糕。同样,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也许不经过系统设计也能上好课,但是,如果是有了系统设计才上课,那么他的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有关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文章
生物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载体与体现,生物核心素养不断地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注意。只有深刻理解了生物核心素养,才能准确理解在核心素养下不断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只有深刻领会,才能为即将全面铺开的新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
2023-11-23
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强调学科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也是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生物学具有鲜明的动态性特点,因此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剩下的东西”就是素养,是学生能够真正带回家的。......
2023-11-23
(一)人与工具人与工具维度指的是个人能够运用语言、符号、信息技术等进行有效互动的核心素养。通过分析发现,语言运用和信息收集与处理是人与工具核心素养里的两个关键点。其核心是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
2023-11-23
核心素养以整合的方式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反思能力和自我认知素养的养成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体现了核心素养之间的系统性。同时,核心素养是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体现为行为意向、行为技能水平等。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统整了个人和社会的需求。......
2023-11-23
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立德树人的宏观要求有机结合,具体描述了高中生物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是高中生物学课程设计的准绳,也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只有深刻理解生物学科的本质及其教育价值,才能明确生物学科教育的根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3-11-23
学者和老师们将这些基本要求总结为“三维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心素养成了“三维目标”的“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超越。因此,从文字表述上看,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与“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相通之处,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与完善;而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与“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拥有共同的追求,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与概括。......
2023-11-23
从世界范围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大体分为两个潮流。在培育“核心素养”方面正在采取先进举措的地区当推大洋洲。在亚洲,日本参照欧美国家的核心素养模型,在自身长期以来的“学力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的“21世纪型能力”模型。新加坡界定的核心素养同心圆模型,由“价值”“社会情感素养”与“21世纪型素养”三个部分构成。它以“价值”为核心,形成同心圆的配置。......
2023-11-23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素养”的界定不是片段要素的罗列与相加,而是作为一体化的“整体模型”来处置的。从世界各国的核心素养的界定,可以发现新时代的教育思维:第一,注重“所有的人”的发展。这样,“核心素养”的概念自然应运而生:未来社会的创造来自每一个人的能动性,牵涉到每一个人能否凭借自身的力量与同他者协同,创生基于知识的新的回答与价值。毫无疑问,把“表层相关关系”解释为“因果关系”的判断是错误的。......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