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和老师们将这些基本要求总结为“三维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心素养成了“三维目标”的“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超越。因此,从文字表述上看,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与“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相通之处,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与完善;而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与“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拥有共同的追求,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与概括。......
2023-11-23
(一)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演变
针对20世纪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并缺乏整合”“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象,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提出:关于“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者和老师们将这些基本要求总结为“三维目标”。
2014年3月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实践创新。其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核心素养的界定;而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实践创新构成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6个方面。
(二)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继承和超越(www.chuimin.cn)
“三维目标”是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目标,并没有明确界定全面发展的学生是什么样的;而核心素养则紧紧围绕“面向未来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即学生应具有的核心素养。如果说对于全面发展之人的培养来说,“三维目标”回答了“怎样培养全面发展之人”的问题,那么核心素养则直接回答了“全面发展之人是什么样的”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心素养成了“三维目标”的“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超越。
“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提出都体现了人们对培养全面发展之人的愿望,都是对改变传统教育现状而做的努力,这决定了二者一脉相承的关系。例如:“三维目标”在“双基”基础上增加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则通过强调“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与融通来培育全面发展之人。因此,从文字表述上看,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与“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相通之处,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与完善;而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与“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拥有共同的追求,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与概括。
有关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文章
学者和老师们将这些基本要求总结为“三维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心素养成了“三维目标”的“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超越。因此,从文字表述上看,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与“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相通之处,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与完善;而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与“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拥有共同的追求,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与概括。......
2023-11-23
生物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载体与体现,生物核心素养不断地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注意。只有深刻理解了生物核心素养,才能准确理解在核心素养下不断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只有深刻领会,才能为即将全面铺开的新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
2023-11-23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外,给学生增加一些探究性实验,将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使他们不仅为追求发现而学,而且为追求自身发展而学。所谓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以教师所给的启发性问题为指导,通过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思考分析得出结论的一种实验形式。......
2023-11-23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四大维度中独具生物学学科特色和育人价值的一个素养,是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进一步整合抽象。生命观念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后获得的标志性的学习成果,是衡量学生是否受到了良好生物学教育的标尺。结合上述观点做如下解读:生命观念是在生物学概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对生命本质及生命现象的科学认知及理性态度。......
2023-11-23
科学探究过程中倡导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观察、触摸乃至探究活的生物体,与面对模型、标本、挂图甚至观看录像片相比,学生的情感体验要丰富、鲜明而深刻得多。只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才能使生物课程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观念的束缚,才能使生物教学摆脱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全方位地展现“和谐、......
2023-11-23
(一)立足课堂教学,挖掘生命观念的具体素材现阶段,课本中能够具体体现生命观念的素材主要表现在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以及进化与适应这三个方面。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学生要充分认识生物的这种相关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这种相关特性解释更多的生命现象,进而全面提升生命观念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进化与适应”这一模块知识,更加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命观念素养,使学生得到更好成长。......
2023-11-23
(一)人与工具人与工具维度指的是个人能够运用语言、符号、信息技术等进行有效互动的核心素养。通过分析发现,语言运用和信息收集与处理是人与工具核心素养里的两个关键点。其核心是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
2023-11-23
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强调学科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也是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生物学具有鲜明的动态性特点,因此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剩下的东西”就是素养,是学生能够真正带回家的。......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