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核心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核心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内涵就是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和核心素养的理念是一致的。同时,在社会发展方面,核心素养可以帮助每个人建立公民身份、行使公民权利、积极融入社会,支持个人在社会文化网络中,积极地回应情境的要求与挑战,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总之,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需要、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生存能力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满足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是提升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对核心素养的关注,意味着在当下教育变革的浪潮中,人才质量标准的重新定位。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国际上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进行综述,有助于提升核心素养本土定义的适切性。

自1985年卡莫委员会提出五大“关键能力”开始,澳大利亚就一直致力于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在核心素养的内涵、构成评价准则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梅耶委员会认为,关键能力是个人在学习、工作及生活环境中所需的能力,是对知识和技能的整合与应用体现,使个体未来能有效地参与工作与适应成人生活的社会环境。据此,该委员会还提出了七大核心素养分支: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交流思想和信息的能力;计划与组织活动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运用数学方法与数学技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技术手段的能力。到21世纪初,经合组织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研制的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为世界各国建立本土化的核心素养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DeSeCo项目指出,核心素养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该项目通过多学科的整合,归纳出“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方面的核心素养。2006年,欧洲联盟将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为:核心素养是一系列可移植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是个体获得个人成就和自我发展、融入社会、胜任工作的必备素养,并且指出这些素养的培育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完成,且成为终身教育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欧盟提出终身学习八大核心素养,包括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文化觉识与文化表达。

梳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对核心素养的思想基础、价值取向、具体内容的认识有共通之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剖析核心素养的定义:

维度一,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思想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诠释学生经历教育后必须拥有怎样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成为怎样的人才。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内涵就是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和核心素养的理念是一致的。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不是囿于某单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而是非情境化的,适用于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而且各国各地区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指标大多都可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架构划分,分为人与工具互动、人与自己互动、人与社会互动,从分类框架上体现综合性。再者,各个国家在核心素养体系建构中均提到的创新素养的培养也是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成分。(www.chuimin.cn)

维度二,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在于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在个人的自我实现与发展方面,核心素养必须为人们追求生活目标提供帮助,为实现个人兴趣及终身学习的愿望提供动力,有助于满足个人“优质生活”需求,获得个人成功的人生。同时,在社会发展方面,核心素养可以帮助每个人建立公民身份、行使公民权利、积极融入社会,支持个人在社会文化网络中,积极地回应情境的要求与挑战,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核心素养不仅可以营造“成功的个人生活”,更可以有助于建立功能健全的社会,达成“优质社会”的发展愿景。

维度三,核心素养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等多方面,其含义比“知识”的意义更加宽广,并不指向某一学科知识,而是强调个体能够积极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方法获得知识和技能;比“能力”的意义更加宽泛,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它是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以三维整合的方式呈现,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如国际上重视的语言交往、信息处理、问题解决、社会合作、创新意识等素养,都是学生获得知识、习得能力、发展情感后相互融合的产物。总之,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需要、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生存能力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满足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是提升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