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职机电类专业课堂改革:构建课程群,加强逻辑联系

高职机电类专业课堂改革:构建课程群,加强逻辑联系

【摘要】:在建设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避免课程群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还要考虑影响课程群建设成效的因素。在组建技艺劳育课程群时,其群内的课程内容组织需要教师群体的帮助,而在应用课程群教学时,首先要求教师熟悉群内课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课程的实践内容,以及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课程的独立性,又不能破坏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这就需要教师群体对课程群进行一定的了解。

(一)课程群构建的基本过程

在吸收借鉴相关院校课程群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了解课程群构建的具体过程,以个案研究的方式了解课程群构建的具体过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构建了“大技艺劳育系列基础课程群”,其主要形式是以校园网络平台为载体,通过建设服务全校的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平台,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资源建设、实践环节等多个方面,重视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打破了学校之前电工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基础四门基础课分属各二级学院的机构设置现状,加强了课程间的关联性、课程内容的逻辑连贯性、基础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在教师团队完成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上运用访谈法对我校大技艺劳育教学部的教师团队进行访谈,咨询课程群建设相关问题,总结出课程群构建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课程组建设计、教师团队建设等环节。

(二)分析课程群建设的影响因素

课程群的构建是一个长期动态交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构建高职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在吸收借鉴其他院校课程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访谈结果以及自身在项目参与过程中的实际经历,对构建课程群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为本课题研究构建高职“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提供有效帮助,总结课程群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下。

确定课程群的群内课程组成,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学校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之前的相互联系确定目标课程,课程确定后进行合理的课程整合规划。整个过程环节要以先进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指导,并在遵守课程改革和课程构建相关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完成教师团队的组建及教师成员的相关培训,教师团队是构建课程群的主体,组建教师团队时要以教师自身的意愿为主,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是影响课程群构建的重要因素。团队组建完成之后对教师进行相关课程理念及课程群概念的讲解,让教师深入了解课程群的内涵以及相关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准备。

在课程群资源开发的环节,可以借助校园网络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资源的开发要注意根据学校师生用户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自身的认知基础为参考,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此外,网络课程群平台的搭建要注重关键模块的开发,如师生用户的互动交流模块。

在建设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避免课程群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还要考虑影响课程群建设成效的因素。有效性是反映课程群建设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即师生在使用课程群的过程中达到自身需求的满意程度。再次整理调查问卷,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影响课程群建设成效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师群体的积极性、教学策略的选用等。[2]

1.教学资源的开发

课程群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不能以建设课程群为最终目的,要以长效使用为目标,为广大师生提供长期的学习需求。在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社会用人单位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逐渐变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与能力。建设技艺劳育课程群如果只是以“搬运式”的方式将书本的知识整合到一块,不进行更新与完善,长此以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群就失去了其建设意义,造成资源的浪费。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改变教育的重要手段。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内容主要包括: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水平。在该计划的影响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大多数学校基本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便利。因此,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在建设完成后要进行持续不断地更新与完善相关的学习资源,将海量分散的网络资源进行收集与整理,筛选出对师生学习有帮助的以及师生学习需要的资源,给师生提供长期久远的学习帮助。

2.教师群体的积极性

新课改指出教学应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角色虽然发生了转变,但其仍然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肩负重要使命,起着促进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罗宾逊也曾强调教师的兴趣及其对课程发展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影响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无论是在技艺劳育基础课课程改革建设课程群的过程中,还是在应用课程群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中都离不开教师群体。(www.chuimin.cn)

在组建技艺劳育课程群时,其群内的课程内容组织需要教师群体的帮助,而在应用课程群教学时,首先要求教师熟悉群内课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课程的实践内容,以及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课程的独立性,又不能破坏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这就需要教师群体对课程群进行一定的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向学生普及课程群的先进性,引导学生应用课程群自主学习。因此,提高教师群体的积极性,鼓励教师群体参与课程改革过程是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建设成败的关键。

3.教学策略的选用

教学策略狭义上是指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适应学生认知需求的教学实施措施。我国现阶段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完成该任务的主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前提。调整教学策略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群内的知识。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建设是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完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程体系,并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培养综合性技术技能型人才。

建设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是将高职机电专业培养方案中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具有逻辑联系的相关课程重新整合规划构建成一个新的有机课程系统。技艺劳育课程群作为一个综合的有机课程系统,需要教师群体共同努力通过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为课程群内容的组织提供参考意见。此外,教师在应用课程群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群体间的个体差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从两方面综合考虑选用教学策略,既要保证课程群中课程的独立性,又要体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在应用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确定课程群构建的基本原则

根据后现代课程理论依据指导,高职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的构建要注重课程群的开放性、关联性和整体性,但其本质上依然要遵循一般课程的构建规律。因此在构建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殊性,同时也要遵循一般课程的基本构建原则,使课程群的构建既符合一般课程构建的原则,又能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1.系统性原则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将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从整体出发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进行系统结构的调整、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协调,达到优化系统的目的。系统论强调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目的性的特点。

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是一个由多门课程要素依据相关逻辑关系或课程共性整合而成的一个有机的课程系统。从整体性角度来看,与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十分吻合。因此,电工电子课程群的建设也要遵从系统论的原则,从整体出发,分析课程群与课程要素之间的联系、课程要素与课程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课程群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课程群的结构调整,课程间的整合优化,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使课程群系统切合师生用户的实际需求。

2.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的建设要把“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作为根本原则,以该原则为出发点,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课程群建设的根本目标。课程群的建设就是为了协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群的建设既要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要能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

在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根据教学内容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受到引导和启发,解决学习困惑。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根据学情确定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从而调整课程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