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功能、方向各不相同,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教学媒体的特点性能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利用人的多种感官的结合,不是1+1=2的结果,而是1+1>2的结果。......
2023-11-23
(一)师生间缺乏沟通
所谓课堂教学则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教师的信息素养,态度,知识与技能都会影响学生,影响他们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互动,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互动,达到双向反馈的效果。但现在不少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按照课件的教学内容,传授知识点,但是却忽略了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只能忙于看课件。课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课堂本应是生动活泼的,却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教师和学生很少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人机对话取代了人际对话。这样学生忙于看课件,教师忙于操作课件,没有互动交流的课堂使得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缺乏了解,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传统“三中心”教学方式
在目前的技艺劳育过程中,尤其是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地突出教学的手段,突出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学活动上,仍以“教师为中心”(www.chuimin.cn)
现代社会强调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说明现代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注入现代多媒体教学,但老师的观念并没有转换过来,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在利用多媒体阐述知识,忽视了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多媒体成了教师“填鸭式”的新手段,教师直接用语言和多媒体上面的字面内容来逐渐替代传统的黑板、粉笔。整个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进程跟着教师的讲课速度走。除此之外在课前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也是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进行讲解,课堂教学是预设性的,而不是生成性的,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地位。
2.教学环境上,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
网络化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开放性、交互性等,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然后教师对于网络化的使用则仅仅局限于本班的班级课堂之内,使网络化的优势很难发挥。
有关高职机电类专业技艺劳育的课堂改革研究的文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功能、方向各不相同,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教学媒体的特点性能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利用人的多种感官的结合,不是1+1=2的结果,而是1+1>2的结果。......
2023-11-23
通过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即与重庆五大功能区产业布局重庆“6+1”支柱产业、重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江新区产业体系紧密对接,建立高职教育与工业文化的三大对接机制,即专业对接与契合机制、专业改造与新增机制、专业调整与退出机制。[1]第三,打造“工业文化”博物园。......
2023-11-23
(一)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既指决策者,也指执行者等领导的观念转变,相较于学校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学校环境、学校宿舍、学校风气等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更需要资金以及时间的支撑和改变,学校领导在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资金投入时,需要严格执行并权衡利弊,如果只是花费于形象工程和见效快的某些建设,这将不利于高职校园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建设。......
2023-11-23
技艺劳育概念的生发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象之物,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涵养且能够被实践验证的科学产物。在这样的转换之下,技艺劳育的“营养成分”既索取了现实情景赋予的时代养分,同时也有汲取、传承和发扬“技艺育人”与“劳动育人”所内含的理论精髓。因此,基于“技艺劳育”的词根关系,可以将其理论逻辑分别解构为技艺育人观、劳动育人观以及技艺劳育观。......
2023-11-23
单纯的对客体的认识不能称为知识,只有个体赋予客体以意义才能生发出知识。技艺劳育课程就提供了一个让学生拥有表层与深层意义建构的机制。知识的来源主要以教材和教师的搜集整理为主,经过精心遴选过的知识将以条理化、系统化的方式成为学生进行表层意义建构的原材料。这种转换的过程实际上是赋予这些客观知识以意义,并用其指导工作的开展。......
2023-11-23
根据第三章的调研结果,学生十分关注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的实践实训环节,在进行课程内容开发时要注重实践环节的开发,以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期望。此外,技艺劳育基础课程的课程内容还应涵盖相关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满足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需求。本章节主要从评价的内容、形式和功能等方面来说明如何进行技艺劳育基础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2023-11-23
新时代高职技艺劳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进行系统的构建,形成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高职技艺劳育体系。课程设置应符合学生特点、学校特色,整合不同专业的劳动教育资源,确保技艺劳育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三)搭建技艺劳育综合实践基地,创新发展技艺劳育形式拓展劳动教育内容,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是构建新时代高职技艺劳育的新形态,是拓展大学生个性成长空间的重要方式。......
2023-11-23
挖掘技艺劳育的实践逻辑,有利于探寻技艺劳育实践中的不足、问题及成因,进而有助于“病态诊断”和精准施策。所谓技育关系,就是指技艺与育人之间的联系。柏拉图的“哲学观”认为,技艺如同“知识”或“理念”,不仅具备“强人”的功能,同时深蕴育人的现实价值,即让人在技艺学习的过程中成为“美德之人”。(二)技劳关系:重专技,轻通技技艺劳育在实践逻辑层面的第二类关系是“技劳关系”。......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