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技艺劳育:揭示高职机电类知识联系

技艺劳育:揭示高职机电类知识联系

【摘要】:无论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文创业,这些产业从业人员的各类知识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③知识间的联系主要发生在工作过程之中。这两个维度分别代表着两类不同的知识间的“联系”。工学交替式的设计有助于明确知识在时间维度上的联系。基于真实工作任务形成的知识间的联系才是真实的、有效的联系。

无论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文创业,这些产业从业人员的各类知识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一种合乎理想的完备的知识就代表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这个网络可以被视为教育社会学家迈克·杨(Michael Y.)口中“职业知识概念化”的载体。迈克·杨认为,职业知识的获得需要搭建理论知识和工作知识之间的桥梁,而这一桥梁便是“再情境化”——通过一定的课程模式、教学策略将理论知识融入工作实践之中,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工作实践需要的工作知识,更能够获得实现了“情境化”的理论知识,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工作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的有机整合,而整合之后所形成的便是职业知识,这一过程便可称之为职业知识的概念化。这个过程能够使学生的认知超越当前的岗位实践经验,当工作场景发生了变化时,依然能够从容应对。知识间的关系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作知识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情境中灵活运用和组合。而且知识间的联系实际上也正是知识“再情境化”的路径。因为当学习者在关系网体会到了某类知识的价值与功能后,他(她)就能凭借这一基本认识在不同情境中合理安排知识的位置与出现的时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会学习”。

对于一线从业人员而言,这些联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这些知识并不是按照传统的学科逻辑进行组织的,而是围绕工作任务加以组织的。工作任务及其生发出的工作目标是从业人员学习与利用知识的出发点。从业人员是基于“如何完成这个任务”或“如何达成这个目标”而调取知识,并非学问环境中的基于“如何构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正如杜威所言:“职业是信息和观念的组织原则,是知识和智力发展的组织原则。职业给我们一个轴心,它把大量变化多样的细节贯穿起来,它使种种经验、事实和信息的细目彼此井井有条”。在杜威眼里,职业“好像磁铁一样吸收资料,又好像狭水一样保存资料。这样组织知识的方法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是和需要联系的”。②知识间的联系是发生在职业情境下的联系。那么职业情境中的元素(如岗位性质、工作场所人际关系等)会对个体知识的组织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每个人中的作用方式和效果会有所不同。③知识间的联系主要发生在工作过程之中。工作过程是从业人员使用知识的基本逻辑,只有在工作过程中才能凸显知识间最真实的协作关系。④知识特征兼具普遍性与个性化的特征。有些联系发生在跨职业乃至跨行业的工作过程之中,但是有些联系则更多地凸显出个人对知识理解的结果。

知识间的联系包含两种类别:一种是空间层面的联系,即各类别知识之间的关系;另外一种是时间层面的联系,现有知识与以前知识以及未来知识间的联系。这也是杜威口中的“知识”,因为他认为知识就是认识一个事物和各方面的联系。体现在知识特征中就是过去的知识、现在的知识以及未来可能的知识。这样,知识就具有了时空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分别代表着两类不同的知识间的“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从业人员的这种“联系”呢?

技艺劳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提供了培养这种联系的环境与要素。

工学交替式的设计有助于明确知识在时间维度上的联系。工学交替本质上是检验知识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螺旋式设计。它允许学习者通过“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多环节重复,不断检验已有知识特征的合理性,使用过去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进而形成过去的知识与现在和未来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当我们通过数轮“理实交叉”后建立起了稳定的知识在时间维度上的联系后,我们对待工作任务或任何工作情境中的事物就更为“自由”。因为我们拥有了针对工作任务和事物的广泛的联系,这些联系能够帮助我们间接地了解和处理一个新任务和新事物。(www.chuimin.cn)

技艺劳育发挥了真实问题、任务的驱动功能,抑或是培训中心中来源于工作现场但又经过了特殊设计的工作任务,能够成为学生形成知识间空间维度联系的抓手。基于真实工作任务形成的知识间的联系才是真实的、有效的联系。因为这种联系暗含了对非良构问题解决的思维,是接近真实需求的。

技艺劳育为学习者提供了参与真实的工作过程与项目的机会。真实的工作过程与项目是学生组织知识联系、形成真实、有效的知识串联逻辑的基础。职业教育中脱离工作过程的知识系统化,与普通教育中脱离知识学科逻辑的系统化一样,都无法最佳呈现出知识演化与应用的状态。

老师的参与,为学生知识间联系的修正、完善与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参照和指导。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知识特征具有普遍性与个性化双重特点。在工作场所中与老师基于观察与模仿的互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反省原有知识联系,学习老师(专家)知识联系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询问、模仿等体悟老师是如何在工作过程中使用知识的,以及为什么这些知识在此刻可以被使用,它的价值如何。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个性特征,以及对问题的独到理解与习得的经验相融合,以创造出具有个性化,且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间的联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