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安鼓乐保护与实践:文献综述

西安鼓乐保护与实践:文献综述

【摘要】:一批以专门研究西安鼓乐的学术机构相继建立,例如,1980年西安音乐学院成立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室,其重点研究项目为长安古乐研究,由雷家駪、冯亚兰负责,1985年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长安古乐学社”。2008年,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成立,下设西安鼓乐研究所等。《长安鼓乐研究论文选集》[4]《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研究25年》[5]以及《西安鼓乐研究综述》[6]等文已做了详细的归纳与梳理。

西安鼓乐自20世纪50年代为学术界关注并进行系统研究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涉及乐律学、乐谱学、乐器学、形态学文化学、美学等诸多问题,形成了一批专注于此的学者、研究家;保存、积累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为我们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有益参考。同时,西安鼓乐作为活态的民间乐种,其曲目众多,结构复杂,旋律多样,传统音乐内涵丰富,也为诸多作曲家创作具有历史文化含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音乐作品提供了基本音调和创作素材。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安鼓乐曾一度成为音乐界的学术热点,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研究方法逐渐多样,诸多专家学者投入极大精力,仔细考证,细心梳理,广泛调查,深入学习,激烈辩论,推动了以西安鼓乐为核心的陕西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一批以专门研究西安鼓乐的学术机构相继建立,例如,1980年西安音乐学院成立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室,其重点研究项目为长安古乐研究,由雷家駪、冯亚兰负责,1985年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长安古乐学社”。1981年,经陕西省文化局批准,正式成立“唐燕乐研究室”,由李石根负责。2008年,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成立,下设西安鼓乐研究所等。以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为代表的鼓乐教学、创作、科研集体,展开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为鼓乐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平台和理论实践阵地,使西安鼓乐研究逐渐步入科学化、专业化道路。《长安鼓乐研究论文选集》[4]《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研究25年》[5]以及《西安鼓乐研究综述》[6]等文已做了详细的归纳与梳理。(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