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镐是有才华的,他的中篇小说《襄河一片月》获得过武汉市芳草文学奖,中篇小说《这里真有过风流》获得武汉大学文学创作成果一等奖。这次送来的反映海峡两岸亲情、友情、爱情的长篇小说《红肚兜》书稿,洋洋洒洒,纵横捭阖,近40万字,更是元镐将近40年文学创作经验积累的成果,是他关注海峡两岸关系、思索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心血结晶。这既是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的期盼,也是《红肚兜》这部小说的主题追求。......
2023-11-23
曾昭抡先生是我国化学界的大师,是中国化学学会和《中国化学会会志》的创始人之一。他毕生从事科学、教育和进步社会活动,堪称我国学术界学高、德高的一代宗师。
可是,这位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却因为参与起草《对于有关我国科学体制问题几点意见》和《我们对高等学校领导制度的建议》的进言,遭到公开的批判,曾昭抡等六位教授都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嗣后,曾先生被免除了一切职务,以近乎流放的形式下放到武汉大学接受“改造”。这真是天赐良机,使得我与基万学兄等一批青年教师成为先生的科研助手,在这位学术大师的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我们对先生尊重有加,虚心向他学习,生活上关心他,从没有把他当作“阶级敌人”看待。
明朝思想家顾炎武有诗曰:“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曾先生下放到武大时,已是年过花甲,这棵“老树”确实在珞珈山开出了绚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曾先生在武大的9年时间,是他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上出成果最多的时期,也是他心情最愉快的一段岁月。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与疾病作顽强抗争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正是这场“横扫一切……”的“革命”,最终残酷地把一个孤独的(夫人俞大是北大西语系著名教授,“文革”初受到冲击自缢,先他而去,无子女)、体弱多病的老人推向了生命的终点。一代宗师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使我们这些受益于他的学生,甚至未能与先生做最后的诀别,因为那时我们也失去了人身自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经过拨乱反正,中央纠正了历史上的冤案、假案和错案,恢复了一大批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科学家的名誉。1981年3月,经中央批准,教育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曾昭抡先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为他平反和恢复了名誉。1999年12月11日,由国家教育部、民盟中央、中国化学学会等多个单位发起,在北京大学举行了曾昭抡先生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如果先生在九泉之下有知,他一定会感到欣慰,先生为之奋斗一生所树立的爱国精神、献身科学和开拓精神,正在后辈中发扬光大!
这次大会组织委员会决定出版曾昭抡先生的日记,这也是这次纪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今大学者,大多有记日记、写随笔的嗜好,曾先生也不例外。据我与先生9年多的交往,曾师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博闻强识,他不仅博古通今,而且能熟练地驾驭英、德、法、俄、日多国文字。他的记忆力尤为惊人,对阅览过的化学文献几乎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当我们向他请教学术问题时,他可以准确地告诉所需文献的出处。我常常说,聪明的人,了不得;而聪明加勤奋的人,如虎添翼,更是不得了,曾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大学者。(www.chuimin.cn)
提到曾先生的文稿和日记,我们不能不深感遗憾。由于历经沧桑,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几次抄家,不少重要文稿丢失了,有的被某些人据为己有,有的被拍卖。曾先生有不少日记、文稿丢失了,这对研究他的学术思想是不可弥补的缺憾。现在仅存的《访苏日记》和《武大日记》,也是万劫之后侥幸流传下来的,可谓珍贵的史料。
我的学兄基万教授,既是曾先生从前的科研助手,又是当年化学系党总支书记,他对曾先生的工作、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1999年5月25日,在武汉大学纪念曾昭抡先生诞生100周年大会上,他做了《缅怀曾昭抡先生在武汉大学的杰出贡献》的发言,后刊载于《化学通报》1999年第11期上。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基万兄对曾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心。
5年以前,基万教授受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领导之托,着手整理曾先生日记。这是一件十分艰难、细致的工作,不仅涉及字迹的辨认、历史事件和典故的考证,而且还牵涉英文和俄文的翻译问题。基万兄怀着对先师的缅怀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经过7个多月的研读和勘正,这本30万字的日记终于整理出来了。其间,为了获得出版的授权和核实某些史料,他曾经与先生的亲属、朋友和学生进行联系,体现了他的严谨治学与认真负责的态度。
本来出版这本日记是由各方共同决定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一拖就是4年多的时间。好在我的学兄基万是一位既有耐心又非常执着的人,他不断地做各部门的工作,才使得这本日记最后付梓,着实令我辈高兴!
当基万兄嘱我为曾先生的日记写个序言时,我甚感惶恐,觉得自己力不胜任。我建议请位德高望重的大佬来撰写。可是,基万兄执意不肯。我本着对先师的怀念和感恩之情,才不揣冒昧,写了以上的赘言。是以为序。
(本书于2007年9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关珞珈野火集的文章
元镐是有才华的,他的中篇小说《襄河一片月》获得过武汉市芳草文学奖,中篇小说《这里真有过风流》获得武汉大学文学创作成果一等奖。这次送来的反映海峡两岸亲情、友情、爱情的长篇小说《红肚兜》书稿,洋洋洒洒,纵横捭阖,近40万字,更是元镐将近40年文学创作经验积累的成果,是他关注海峡两岸关系、思索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心血结晶。这既是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的期盼,也是《红肚兜》这部小说的主题追求。......
2023-11-23
为了写这篇序言,我认真阅读了《师恩浩瀚》书稿的内容简介、前言、后记和部分篇章,特别是有关武汉大学的第五篇。在我浏览了炳延先生的《师恩浩瀚》书稿以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是一位感情丰富和知恩图报的人,这一点贯串在书的始终。读《师恩浩瀚》有感,特写了以上一段文字。......
2023-11-23
当我拿到他的打印书稿《阳光心态看世界》时,我感到非常欣慰,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啦!当我浏览了《阳光心态看世界》的书稿后,我立即想到了赵朴初先的《宽心谣》,他是著名的佛学家、诗人、作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华新的《阳光心态看世界》一书,有点像赵朴初先生《宽心谣》写作的心态。是的,《阳光心态看世界》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可以说是美不胜收,百看不厌。......
2023-11-23
摆在我面前的《新闻教育改革论》书稿,就是张昆教授先后在两所大学教学与研究的成果,再次见证了校际交流的必要性。新闻媒体历来是敏感的,对“改革”二字也常常是回避的。该书共分为三编,即人才培养论、教学改革论和学科建设论,每编都有许多闪光的思想。......
2023-11-23
接着,他应嘉纳德教授的邀请,于2007年7月底,前往哈佛大学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隆乾做了《论有机主义教育》的演讲。总的来说,关于“才智有机建构主义教育”的立论是能够成立的,是科学的。但瑕不掩瑜,这些仍不影响《有机建构主义教育》成为一本创新之作。读《有机建构主义教育》有感,写了以上赘言,对本书的出版予以推荐。......
2023-11-23
我想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句名:“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正是他做学问的成功之道。正是由于我怀有这个想法,所以当学校拟任命他为研究生院副院长时,我明确向他表示不太赞成他出任这个职务。......
2023-11-23
近日,我收到从广州寄来的一个快件,是《高教探索》杂志编辑部刘第红先生的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书名叫《穿裙子的云》。想象力是人与生俱有的,特别是在少年儿童时代,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这就是人们所说天真烂漫的童年。为此,我特推荐中小学的教师、学生和家长们读一读《穿裙子的云》这本书,对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有裨益!......
2023-11-23
2013年新春之际,央视综合频道新推出的《加油,少年派》迅速获得了一片喝彩声。我有理由推测,《加油,少年派》中的“少年派”是从《少年派奇幻漂流记》中借用来的,因为此前我国并没有“少年派”这个词汇。这所中学有来自省内外的学生25000多名,被称为是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