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珞珈野火集:曾昭抡日记序言,致敬一位中国化学大师

珞珈野火集:曾昭抡日记序言,致敬一位中国化学大师

【摘要】:曾昭抡先生是我国化学界的大师,是中国化学学会和《中国化学会会志》的创始人之一。这次大会组织委员会决定出版曾昭抡先生的日记,这也是这次纪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1999年5月25日,在武汉大学纪念曾昭抡先生诞生100周年大会上,他做了《缅怀曾昭抡先生在武汉大学的杰出贡献》的发言,后刊载于《化学通报》1999年第11期上。当基万兄嘱我为曾先生的日记写个序言时,我甚感惶恐,觉得自己力不胜任。

曾昭抡先生是我国化学界的大师,是中国化学学会和《中国化学会会志》的创始人之一。他毕生从事科学教育和进步社会活动,堪称我国学术界学高、德高的一代宗师。

可是,这位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却因为参与起草《对于有关我国科学体制问题几点意见》和《我们对高等学校领导制度的建议》的进言,遭到公开的批判,曾昭抡等六位教授都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嗣后,曾先生被免除了一切职务,以近乎流放的形式下放到武汉大学接受“改造”。这真是天赐良机,使得我与基万学兄等一批青年教师成为先生的科研助手,在这位学术大师的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我们对先生尊重有加,虚心向他学习,生活上关心他,从没有把他当作“阶级敌人”看待。

明朝思想家顾炎武有诗曰:“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曾先生下放到武大时,已是年过花甲,这棵“老树”确实在珞珈山开出了绚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曾先生在武大的9年时间,是他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上出成果最多的时期,也是他心情最愉快的一段岁月。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与疾病作顽强抗争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正是这场“横扫一切……”的“革命”,最终残酷地把一个孤独的(夫人俞大北大西语系著名教授,“文革”初受到冲击自缢,先他而去,无子女)、体弱多病的老人推向了生命的终点。一代宗师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使我们这些受益于他的学生,甚至未能与先生做最后的诀别,因为那时我们也失去了人身自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经过拨乱反正,中央纠正了历史上的冤案、假案和错案,恢复了一大批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科学家的名誉。1981年3月,经中央批准,教育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曾昭抡先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为他平反和恢复了名誉。1999年12月11日,由国家教育部、民盟中央、中国化学学会等多个单位发起,在北京大学举行了曾昭抡先生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如果先生在九泉之下有知,他一定会感到欣慰,先生为之奋斗一生所树立的爱国精神、献身科学和开拓精神,正在后辈中发扬光大!

这次大会组织委员会决定出版曾昭抡先生的日记,这也是这次纪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今大学者,大多有记日记、写随笔的嗜好,曾先生也不例外。据我与先生9年多的交往,曾师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博闻强识,他不仅博古通今,而且能熟练地驾驭英、德、法、俄、日多国文字。他的记忆力尤为惊人,对阅览过的化学文献几乎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当我们向他请教学术问题时,他可以准确地告诉所需文献的出处。我常常说,聪明的人,了不得;而聪明加勤奋的人,如虎添翼,更是不得了,曾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大学者。(www.chuimin.cn)

提到曾先生的文稿和日记,我们不能不深感遗憾。由于历经沧桑,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几次抄家,不少重要文稿丢失了,有的被某些人据为己有,有的被拍卖。曾先生有不少日记、文稿丢失了,这对研究他的学术思想是不可弥补的缺憾。现在仅存的《访苏日记》和《武大日记》,也是万劫之后侥幸流传下来的,可谓珍贵的史料。

我的学兄基万教授,既是曾先生从前的科研助手,又是当年化学系党总支书记,他对曾先生的工作、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1999年5月25日,在武汉大学纪念曾昭抡先生诞生100周年大会上,他做了《缅怀曾昭抡先生在武汉大学的杰出贡献》的发言,后刊载于《化学通报》1999年第11期上。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基万兄对曾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心。

5年以前,基万教授受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领导之托,着手整理曾先生日记。这是一件十分艰难、细致的工作,不仅涉及字迹的辨认、历史事件和典故的考证,而且还牵涉英文和俄文的翻译问题。基万兄怀着对先师的缅怀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经过7个多月的研读和勘正,这本30万字的日记终于整理出来了。其间,为了获得出版的授权和核实某些史料,他曾经与先生的亲属、朋友和学生进行联系,体现了他的严谨治学与认真负责的态度。

本来出版这本日记是由各方共同决定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一拖就是4年多的时间。好在我的学兄基万是一位既有耐心又非常执着的人,他不断地做各部门的工作,才使得这本日记最后付梓,着实令我辈高兴!

当基万兄嘱我为曾先生的日记写个序言时,我甚感惶恐,觉得自己力不胜任。我建议请位德高望重的大佬来撰写。可是,基万兄执意不肯。我本着对先师的怀念和感恩之情,才不揣冒昧,写了以上的赘言。是以为序。

(本书于2007年9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