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民主斗士谢韬先生逝世,悼念之情溢于言表

民主斗士谢韬先生逝世,悼念之情溢于言表

【摘要】:代表团由我国10所大学的校长组成,人民大学谢韬副校长是代表团成员之一。再后来,我听到谢韬先生不幸患脑溢血,这是2009年1月8日发生的。可是,谢韬先生一直没有苏醒过来,在阴阳两界苦苦支撑着。谢韬先生毕竟是历经坎坷的人,他与死神抗争了一年十个多月后,于2010年8月25日上午9点零5分停止了呼吸,享年89岁。我在北京有很多学生,他们把谢韬先生不幸逝世的噩耗告诉了我,我立即给小庆打了电话,表示了我的悼念。

谢韬先生是四川省自贡市人,1944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社会学系,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延安新华总社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编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副院长等职务。他才思敏捷,著作颇丰,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敢于说真话,率先提出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构想,是中国知识分子杰出的代表。

我认识谢韬先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我们常在一起开会,由于我们都立志于教育改革,所以常常交换对教育问题的看法。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当时武大的毕业生都慕名报考人大的研究生,如曹远征、范恒山、陈章良等。我记得,1984年秋,我借在京开会的机会,特意到中国人民大学参观学习,受到了谢韬副校长的热情接待。当日下午我召集了在人大读研究生的武大毕业生,听他们介绍人大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和自己学习的体会,对我校借鉴人大的经验颇有帮助。

1985年7月14日,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访问日本,参加在东京召开的中日第一次大学校长会议,代表团团长是北大校长丁石孙,我是副团长。代表团由我国10所大学的校长组成,人民大学谢韬副校长是代表团成员之一。日本参加会议的有40所大学,会议的主题有二:一是讨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二是研讨中日大学合作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在中日双方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此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会后,中方代表参观了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和筑波大学以及筑波万国博览会。在访问期间,我与谢韬副校长交谈得最多,他极为赞赏武大进行的各项教育改革试验,我们都表示今后应加强两校的合作,充分发挥两校文科的优势。

谢韬教授卸任后,并没有退出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他一直积极致力于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的组建工作。1989年2月底,他从深圳到武汉,住在湖北大学招待所,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组建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武汉分会。我们应邀到湖北大学开会,讨论成立武汉分会的有关事宜,参加会议的还有李成文、冯天瑜、王千弓和张薇之等人。

此后,我们彼此多年没有联系,但无时不在关心着对方。2007年2月底,我将自己的自传《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恭敬地寄给谢韬先生,真心希望得到他的指正。4月3日我收到了他的回信,现摘要如下:

道玉同志:

你的来信与文章《论中国教育之改造》已仔细拜读。今天又收到大作《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自白》一书去年我已拜读,是一个老友向我介绍的。对你的改革精神,坚毅奋斗始终如一的精神,至深敬佩。关于当代教育之改造,我也有一些想法和感受,我很赞成你的看法。但困难在于,教育改造在中国不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没有政治体制的民主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会阻力重重……你和钱老的创造教育思想举步艰难,天天喊素质教育,很多人实不知素质教育为何物,所有教育都在应试教育支配之下,越演越烈。大学生、研究生都是中学和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把大学生捆绑在分数、考试不敢独立思考的学制上。大学已丧失理想、理性思考的光彩。我完全赞成你的改革大一统教育体制的思想,我认为除此之外别无出路。你树立起教改的旗帜,人们会凝聚力量的。(www.chuimin.cn)

我心里清楚,并不是我在教育改革上做得好,而是谢韬先生对我励志教育改革的支持,因为我们志同道合。在我国,改革本来是艰难的,励志改革者更是凤毛麟角,所有我们需要互相鼓励和支持。

再后来,我听到谢韬先生不幸患脑溢血,这是2009年1月8日发生的。当我得知这一不幸的信息后,我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儿子谢小庆打了电话,衷心祝愿他早日康复。可是,谢韬先生一直没有苏醒过来,在阴阳两界苦苦支撑着。谢韬先生毕竟是历经坎坷的人,他与死神抗争了一年十个多月后,于2010年8月25日上午9点零5分停止了呼吸,享年89岁。

我在北京有很多学生,他们把谢韬先生不幸逝世的噩耗告诉了我,我立即给小庆打了电话,表示了我的悼念。后来,我从作家胡发云处知道了小庆的电子邮箱,我又发去悼念信和挽联。我写道:“当我惊悉谢韬先生不幸逝世后,深感悲痛!近年,一些富有思想的老年知识分子陆续仙逝,让人感到十分沮丧。但是,他们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会继续影响中国的民主进程,这是坚信无疑的。”并随信发去一副挽联:

沉痛悼念谢韬先生

民主斗士历经坎坷铮铮铁骨垂千秋

自由思想冲破樊笼改革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