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回忆高尚荫院士的几件往事

回忆高尚荫院士的几件往事

【摘要】:今年是高尚荫院士诞辰100周年和逝世20周年,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2009年3月27日下午举行座谈会,缅怀这位我国病毒学的奠基人。高尚荫先生的长女高西玲教授也参加了会议。按照会议的安排,我作为学校的原领导代表发了言,回忆了我与高先生交往的几件往事。在实行学分制的过程中,高先生是积极支持的,他功不可没。按照分工,高先生分管研究生教育和外事工作。

今年是高尚荫院士诞辰100周年和逝世20周年,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2009年3月27日下午举行座谈会,缅怀这位我国病毒学的奠基人。座谈会在生命科学学院一楼一间会议室举行,约50多人参加会议。学校的副校长周创兵参加了,其他与会的有学校前任的校长和副校长,高尚荫先生早年的学生代表。高尚荫先生的长女高西玲教授也参加了会议。

按照会议的安排,我作为学校的原领导代表发了言,回忆了我与高先生交往的几件往事。我是1953年进入武大化学系学习的,那时高先生是理学院院长,年仅26岁就被聘为武汉大学的教授,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还是大学的足球运动员。于是,他成了我们学生的偶像,对我们50年代的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与高先生直接接触是在1966年4月以后,我被任命为学校的副教务长,高先生是学校的副校长。但是,没有多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他很快靠边站了,我后来也受到极大的冲击。直到1971年以后,我们先后被“解放”,高先生又恢复了副校长的职务,分管科学研究工作。

1977年4月中旬,我被借调到国家教育部,筹备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不久又被中央任命为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等教育司司长。1978年3月中旬,党委书记纪辉和高先生一起到北京,向教育部汇报学校的工作,刘西尧部长和李琦副部长接待了他们。我告诉纪书记和高先生,教育部将在全教会的纪要中提出实行学分制,武大不妨先行一步。听后,高先生说:“学分制是个好的制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我们学校可以大胆试行。我就是学分制培养出来的,有亲身的体会,可以向大家介绍学分制的一些情况。”回校后,武大积极酝酿和筹备,1979年试行,从1981年全校推广,成为全国率先实行学分制的大学。在实行学分制的过程中,高先生是积极支持的,他功不可没。

在对外开展学术交流方面,高先生是一直走在前面的。刚开始,我们苦于不了解国外的情况,总是打不开局面。高先生先后于1931、1935年分别获得美国劳林斯大学、耶鲁大学的学士和博士学位。他率先提出与美国几所大学建立姊妹学校的关系,并于1981年应邀访问美国,与包括耶鲁大学在内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从而打开了我校对外交流的新局面。(www.chuimin.cn)

按照分工,高先生分管研究生教育和外事工作。他对研究生工作十分关心,一直强调要保证研究生的质量,绝不能滥竽充数。最初学校研究生处的处长和几名干部都没有从事过教学和科研工作,有人认为他们不懂业务,难于抓好研究生工作。于是,我请高先生亲自挑选研究生处长,他十分重视,分别找了文理科几个人谈话,最后他亲自挑选经济系的李守庸教授当处长,对加强我校研究生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发展我校新兴学科,逐步改变我校学科老化的问题,并向着多学科综合大学的方向发展,我曾先后多次请教高先生,请他从方向上帮助把关。他对我说:“时代在前进,学科也要随时代不断地发展。他分析说,21世纪新的技术革命时代,科学将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纵深发展,从宏观上将向无限的空间发展,从微观上讲,将向着物质微观结构方向发展。根据这个分析,结合我校的特长,应当建立空间物理学系和病毒学系。”在普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校于1982年先后建立了这两个系,使之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色系。果然不出所料,这两系的建立对我校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每年招生时,这两个系成了最热门的系,高分学生大部分也都被这两个系所录取,许多优秀的学生都考取了国外的研究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在缅怀高先生的时候,我真诚地感谢高先生对我的教育与帮助。我们现在纪念这位著名的病毒学家,就是要继承他的学术事业,发扬他用一生凝结的勤奋、严谨、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